登陆注册
16170900000033

第33章 三十六计(2)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能言善辩。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齐国田常当政,国内矛盾重重,为转移国人视线,他决定进攻鲁国。孔子派遣子贡去游说各国。子贡到齐国,对田常说:“您伐鲁是一个大错误。鲁国是难伐之国。这个国家城墙不坚固,地域狭小,君主不仁,大臣无用,百姓厌战,您不能攻它。您不如伐吴。吴国城墙坚固,地域辽阔,兵精粮足,大臣贤能,士卒用命,您去攻打吴国吧。”田常大怒:“你把容易的说成困难,把困难的说成容易,这是为何?”子贡答:“您在国内地位尚不稳定,大臣不听话,君主猜忌。灭鲁之患有二:第一,功高而震主,必为君主所疏远;第二,功成而群臣争利,上下相争齐国就危险。为您和齐国打算,伐鲁是不可行的,因而不如伐吴。伐吴难以速胜,使士民效死沙场,大臣疲于奔命,您上无权臣掣肘,下无民众非议,齐国上下就会听命于您。”田常道:“可是我现在已经加兵于鲁国,要转过头攻打吴国,岂不会引起大臣猜疑?”子贡曰:“您暂时按兵不动,待我说吴王出兵攻打齐国,您再以兵相迎就是了。”田常遂让子贡出使吴国。子贡见到吴王夫差说:“现在强大的齐国加兵于弱小的鲁国,与吴国争强,臣替大王担忧。出兵拯救鲁国,是仁义之师,可以显扬英名;攻打齐国,削弱其力量,可以给吴国霸业带来巨大好处。”夫差说:“但我有越国这个隐患,等我先消灭越国,然后再攻打齐国。”子贡道:“灭越国对您的名誉有损,救鲁国对您的声望有益;进攻渺小的越国而畏惧强大的齐国,不是勇者作为。勇者不避艰难,智者不失时机。现在大王保存越国以显示自己的仁慈,攻打齐国、威胁晋国以显示自己的实力,天下诸侯必接踵而来,朝拜吴王,吴国霸业可成。如果大王对越王有所忌惮,臣请求受命见越王,说服他出兵襄助大王。”吴王大悦,请子贡使越。子贡来到越国,越王勾践出迎于郊外。勾践问道:“蛮夷小国,大夫为何屈尊前来?”子贡道:“我劝说吴王攻齐国以救鲁国,吴王以先伐越再伐齐来回应我,如此,越国之亡必然无疑。无复仇之志而徒然令人猜疑,是拙劣的表现;有复仇之志却不慎为人所知,是懈怠的表现;事未发而使机密泄露于外,无疑会处在危险的境地。此三者,是举事复仇者的大患。”勾践曰:“孤不自量力,与吴国征战,战败而受困至此。卧薪尝胆,伺机复仇,誓与敌同归于尽。”于是向子贡请教对策。子贡曰:“吴王残暴好战,国家空虚,人民疲惫,大臣不堪。伍子胥因谏诤而身死,伯嚭以阿谀而当政,国家之亡已为期不远。现在大王发士卒助之以骄其志,卑躬屈膝逢迎之以尊其礼,他肯定会攻打齐国。如果吴国战胜,必然会威胁到晋国。臣请作为使节见晋定公,使他攻打吴国,大王则乘势偷袭其后方,吴国灭亡指日可待。”子贡来到晋国,劝晋定公:“现在齐将与吴开战,如果吴国战胜,必将兵临晋国。”晋定公大惊,忙问该如何应对。子贡说:“休整军队以等待时机,如此而已。”晋定公许诺。这一年春夏,吴先在艾陵破齐,接着在黄池被晋打败。越王勾践趁机袭其后,灭掉吴国。曾经风雨飘摇的鲁国就这样在诸侯的杀伐声中安然渡过亡国危机。子贡并没有出动鲁国一兵一卒,而是借助各诸侯国的力量,使得他们互相攻伐,从而保存了鲁国。所以司马迁评论道:“子贡一出,存鲁,乱齐,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第四计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1],不以战;损刚益柔[2]。

【注释】

[1]困敌之势:困,使……困顿。困敌之势,使敌人的力量困顿。

[2]损刚益柔:语出《周易·损卦》。意谓困敌可逐渐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

【译文】

控制敌人的发展态势,使其由强盛变为虚弱,不必采用进攻的方式,可以积极防御,使得敌人筋疲力尽而逐渐消耗。等敌我双方实力发生逆转时,我方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

【评析】

以逸待劳是把敌人引入圈套进而造成其不利态势的一种计谋。兵书上说:“两军相持,先到战场等待敌人,就能从容不迫,取得胜利;来得晚必然休整不充分,仓促应战。所以,善战之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敌人,而不至于使己方陷入被动,受制于敌人。”兵书中是论战争的劳逸形势,而这里却是探究掌握主动权。其目的不仅仅在于选择地形以伺机破敌,更在于以寡敌众,以不变应万变,以小变应大变,以静制动,以小动应大动,抓住主动权,应对局势变化。以逸待劳,后发制人之计,受到历代军事家的重视。春秋时期,鲁国与齐国交战,鲁庄公一开始就要出击,曹刿以“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道理劝住鲁庄公,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最终以弱胜强。另外,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夷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都是弱势一方先让一步,后发制人,最终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例。本书前面已经讲到了许多,这里再引一例。

明洪武二年(1369),征虏副将军常遇春染病死于军中。明太祖朱元璋命李文忠代替常遇春率其军,会合大将军徐达以攻打庆阳。李文忠军行至太原时,获悉大同被元军围困,情势危急。李文忠便对左丞赵庸说:“我等受命而来,如果是有利于国家的军务,我们可以自己决定。而今大同情况紧急,我们可以顺路前去救援。”于是率军出雁门,驻扎马邑,打败元游兵,擒获平章刘帖木,进至白杨门。当时雨雪交加,满山皆白。军队已经驻扎下来,李文忠不敢丝毫大意,引亲兵在营外巡视,见雪地上疑有行人踪迹,立即策马而还,下令部下向前移动五里后才阻水立寨。诸将不解其意,李文忠说:“之前安营之处是元军伏兵的地方,很危险。今移兵此地,稍觉安全,但须严加防范,警惕元军劫营。”果然不出所料,脱列伯派兵乘夜劫营,被李文忠部队的炮矢射退。次日天色微明,李文忠厉兵秣马,发两营军士前去挑战。此时折腾了一夜的元军正准备埋锅造饭,见明军杀来,也顾不得吃饭,强打精神上马迎战。杀了几个时辰未分胜负,有人屡劝李文忠发兵增援,李文忠泰然自若,并不发兵。待元军战到疲惫不堪之时,李文忠陡然上马,率两路大军左右夹击,如泰山压顶般包抄过来,可怜饥肠辘辘的元军欲战无力,欲逃无路,个个惊慌失措。脱列伯见腹背受敌,正要逃遁,李文忠赶上一枪刺中其马首,战马负痛跳蹶前蹄,将脱列伯掀于马下。元军见主帅被俘,纷纷下马乞降,李文忠大获全胜。李文忠先派小股部队与敌人纠缠,把敌人搞得疲惫不堪,而大部队却以逸待劳,趁机发起猛攻,一举歼灭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1],就势取利,刚决柔也[2]。

【注释】

[1]敌之害大:害,指敌人遭遇的困难。

[2]刚决柔也:语出《易经·夬卦》。在这里,“刚”是指己方,“柔”指敌人。刚决柔,意思是一旦强者出面,弱者只有俯首听命的份儿。计谋中指乘敌之危,乘势取胜。

【译文】

敌人内部出现了严重危机,就要趁机攻打他,给自己带来好处。强者对付弱者,就应该采取这种策略。

【按语】

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则劫其国。

【评析】

趁火打劫,本意是趁着别人家失火,正自顾不暇之际,从事偷盗的勾当。用在战场上,指看到敌人有危机而趁机进行攻打的计策。敌人有内忧,就攻占他们的土地;敌人有外患,就劫掠他们的人民;敌人既有内忧又有外患,就并吞其国家。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只好俯首称臣,几经斡旋才免于灭国。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这时吴国奸臣当道,名将伍子胥也被赐死;又遇上天气干旱,庄稼都枯死,民不聊生。可是吴王夫差却不管不问,一心只想争霸中原。趁着夫差带着精锐主力北上中原和诸侯国举行黄池会盟之际,越王勾践认为灭吴时机已到,就大举进攻,一举打败吴国,夫差被逼自刎。这是趁火打劫的一个生动的例子。因为越国进攻时的吴国,正是“内外交害”之时,国内庄稼歉收,民不聊生;国外正值夫差带兵在外逐鹿中原,此时正符合“劫其国”的计谋。

第六计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1],不虞[2],坤下兑上[3]之象,利其不自主[4]而取之。

【注释】

[1]敌志乱萃:取《周易·萃卦》“乃乱乃萃,其志乱也”之意。萃,原意是草,这里形容像杂草一样纷乱。

[2]不虞:意料不到,不及防备。

[3]坤下兑上:此即注释[1]中提及的《周易·萃卦》,该卦说水聚集在高出地面之处,肯定会东南西北流,导致溃决。在此可以指,一群乌合之众,没有受到良好训练,素质不高,也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和正确指挥,就最终难逃失败。

[4]主:统帅,指挥。

【译文】

敌军一片混乱,往往容易出现来不及提防的空隙,就像水聚集于高处必然会溃决一般,我们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不能自主这一时机,迅速予以消灭。

【按语】

西汉时期,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东北,遂乘城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评析】

声东击西是指在作战时忽东忽西,若即若离,人为地给敌人造成混乱,让敌人摸不清你的企图,或者让敌人误解你的企图,从而发动有效进攻,趁机歼灭敌人。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个诸侯王发动叛乱,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让他领兵平叛。此时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却驻扎在昌邑城坚守不出。甚至汉景帝下诏要周亚夫进兵增援,他还是不为所动。周亚夫暗中派军截断叛军粮道,劫走叛军粮草。

叛军只好先来攻打周亚夫,但几次挑战,周亚夫都坚守不出。几天后,叛军大举进攻军营东南,声势浩大,但周亚夫却让部下到西北去防御。结果在西北遇到叛军主力,由于有准备,所以很快击退叛军。叛军退却时,周亚夫趁机派精兵追击,大胜。

东汉末年,朱隽在宛城围攻黄巾军,他先在城外筑起小山观察城内的情况,然后鸣鼓进攻,但是他下令让一小部分军队大张声势,向西南方向佯攻。这时黄巾军仓皇集中兵力,防守西南。可是朱隽却亲自率领五千精兵出其不意猛攻西北,西北防守薄弱,被朱隽攻入城中。

从以上两个战例来看,运用声东击西这一计谋,须观察对方主帅素质如何。当敌人混乱时,计谋就有成功的可能;否则就有可能弄巧成拙,自取败亡。在前一个例子中,叛军的声东击西之计被周亚夫识破,遭到失败;后一个战例中,朱隽的声东击西之计却大获成功。由此看来,计谋运用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敌方将领和我方将领的军事素养。

第二套敌战计

敌战,即双方实力相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敌战计是双方势均力敌时所用的计谋。

第七计无中生有

诳[1]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2]。少阴、太阴、太阳[3]。

【注释】

[1]诳:欺诈、诳骗。句意为:运用假象欺骗对方,但并非一假到底,而是要巧妙地由假变真,由虚变实,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2]实其所诳也:实,使动用法,使……变实。让对方把假象当成真相,我方则用实象代替虚象。

[3]少阴,太阴,太阳:阴,指假象;阳,指真相。少阴,虚假;太阴,虚假之极;太阳,真实之极。此句指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护真相。

【译文】

我们要制造假象蒙骗敌人,但又不是仅仅只是采用假象蒙骗敌人而已,还要由虚变实。由虚假渐渐转化为真实,造成敌人错觉,使得敌人有败无归。

【按语】

无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如令狐潮围雍丘,张巡缚蒿为人千余,披黑夜,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潮兵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砍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评析】

无中生有这一计谋的运用,刚开始要虚虚实实,麻痹对方;但重点在最后的变虚为实,一举而胜。本来是“无”,要示之以有,这就是诓骗。但是诓骗容易被人识破,不能保持长久,因此以“无”始,却不可以“无”终。只有无中生有,由假变真、变虚为实,才能奏效。“无”并不能打败敌人,但是化“无”为“有”,却能战胜敌人。按语中举了唐代安史之乱中张巡的例子。安史之乱中,叛军将领令狐潮将张巡围困在雍丘,两军对峙四十余日,与外界音讯不通。

同类推荐
  • 迦叶尊者之森林里的秘密

    迦叶尊者之森林里的秘密

    云南,一支有大学生组成的前往军队慰问演出的慰问团在路上遭到不明人物的袭击,五名女学生被劫到缅甸。三年前从北京xxx特种部队调来的炼狱突击队奉命前去营救。然而这一切事件的背后都是因为十年前的一场手术......
  • 高文陛下万岁

    高文陛下万岁

    高文穿越成了塞西尔帝国的皇帝陛下,可他发现这个大陆上的战争太儿戏了,所以,他决定告诉他们什么叫战争的艺术。
  • 中国狼牙

    中国狼牙

    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它从普通士兵角度切入,反映三位有着不同性格、不同家庭出身、不同理想信念的年轻人在特种部队的经历,全景式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残酷悲壮、铁血精诚的训练、战斗及生活的长篇画卷,揭开有着独特个性与崭新风貌的中国特种兵的神秘面纱。
  • 我在东汉做匪

    我在东汉做匪

    汉末中平三年年间,主人公通过只有土匪才会做出的事奠定了他以后的争霸天下的经济基础,在以后,主人公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做任何匪都比不上做官匪来的名正言顺,所以在以后的路途上,带领着由土匪转变成的官兵,依然实行以前做匪的那套政策,他的士兵的农民和官员都有着强烈的土匪意识。
  • 雪狼令

    雪狼令

    新婚之夜,新郎连成志突然逃婚去了朝鲜,新娘陈明慧一路跟踪,却无意间被辽东土豪徐珍所救。这一年正好是农历甲午年,老大的清国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海战陆战气势磅礴,连成志在聂士成总兵的带领下,创立雪狼营特战队,与凶残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而与此同时,随着战争的结束,连成志与陈明慧这对冤家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聂士成与连成志也从教训中萌发了建立现代军队的理想。
热门推荐
  • 我能存储幸运值

    我能存储幸运值

    “是否判定喝水失败?”“是。”“是否判定上台阶摔倒?”“是。”……虽然呛成猴、摔成狗,但是只要看到幸运值余额在不断增长,秦羽就觉得受一点苦不算什么。“是否花费188点幸运值将抽中头奖的几率提升至最高99.99%?”“是否花费3888点幸运值将筑基成功率提升至最高99.99%?”“是否花费8888点幸运值将获得长宣半仙传承的几率提升至最高99.99%?”看吧,这就是天道,有付出就有收获!只要足够幸运,跟我争的人都是陪跑!
  • 云山老道

    云山老道

    我要写一个故事,妄图描绘史诗显然是异想天开,所以将目前的目标定于一个简单而单纯的修道者的故事,其中并不过多的设计,慢慢写下去。
  • 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本书针对“主管学”而作,从主管自身角色定位、上下级关系、有效管理员工、激励、沟通、团队组建管理以及办公室政治等角度入手,集结了主管在工作中最容易犯的88个错误,为主管“扫”出身边的一个又一个“雷区”,并提供了越过雷区的有效方法。
  • 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

    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

    瞻仰黄河之母的仪态,脚踏崎岖盘桓的黄土地,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这“天上来”三个字,是否给人以某种文化的启示呢?诚然,把黄河之源上溯于天,本出于一代文豪李白的天才创造。从文学角度看,这万古传诵的杰作,是对母亲河的讴歌,是对父母之邦的热爱;而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诗人于无意识中点出黄河与天的关系,恰恰昭示了黄河文明的某种特点。
  • 都市新空间(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都市新空间(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科技博览》栏目以宣传“科教兴国”战略,倡导科技进步为已任,是国家电视台科技宣传和科普教育的精品栏目。《都市新空间》将“知识性、趣味性、时效性”有机的融为一体,引发广大观众对科学的爱好与兴趣,提倡创新精神,提高公众素养。带你从生活中有趣的小方面领略科技的大成果。
  • 僵尸你行不行

    僵尸你行不行

    灵魂狗血的穿越到异界,附身到一具神秘的僵尸上,开启了一段秒天秒地秒空气的装逼之旅。
  • 快穿之我在渣大佬

    快穿之我在渣大佬

    #爽文#无意间闯进山谷的系统绑定了沐离,被困在山谷的沐离想着出去玩玩也好便跟随系统去往万千世界做任务。第一个世界:沐离一袭红衣笑靥如花的壁咚一位温润尔雅的少年,朱唇轻启:“影帝,恋爱吗?”第二个世界:少女一身白裙站在桃花树下对着不远处的少年喊道:“同学,谈个恋爱吗?”第N个世界:“我不会再让你跑了!”
  • 我是服主

    我是服主

    沈皓成为了《器世界》的玩家服主,但起初的他只会砍树,不过任何事只要做到极致都能成为大佬,而沈皓就是这样一个人。砍树,沈皓是认真的!
  • 怀兮茶馆

    怀兮茶馆

    相传在唐朝盛世时就有一座茶馆,它像是凭空出现,无人知晓它的来历,也无人得知老板是谁……时间荏苒,千年过去,21世纪时这座茶馆又出现了,奇怪的是每天随缘接客……
  • 穿越只为他

    穿越只为他

    她是一“80后”剩女、他却总是无故出现在她梦里、难道真命天子就是他?她背井离乡、离开亲人、穿越时空只为了他而他却早已心有所属、她该怎么办、难道要祝福他和小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