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40200000035

第35章 弘一法师说经悟佛及格言别录(6)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行已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唐荆川云:“须要刻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于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胡文定公云:“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验。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

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敦品类

教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辱身丧名,莫不由此。求名适所以坏名,名岂可市哉!

处事类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吕新吾云:“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须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盖群情多暗于远识,小人不便于私己,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接物类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着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戏谑,慎勿形言。结怨仇,招祸害,伤阴骘,皆由于此。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公生明者,不敝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又云:“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此余数十年阅历有得之言,其遵守之,毋忽。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弯早耳。”

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林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可使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曲木恶绳,顽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吕新吾云:“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数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言,无累言。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矣。”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晤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损阴骘处。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人也。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辞婉;容其所不及,而谅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体其所不欲;随事讲说,随时开导。彼乐接引之诚,而喜于所好;感督责之宽,而愧其不材。人非木石,未有不长进者。我若嫉恶如仇,彼亦趋死如鹜,虽欲自新而不可得,哀哉!

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吕新吾云:“论人情,只向薄处求;说人心,只从恶边想,此是私而刻底念头,非长厚之道也。”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案此指言人之非者)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精明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州,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吕新吾云:“世人喜言无好人,此盂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个不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顽。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今人见人敬慢,辄生喜愠心,皆外重者也。此迷不破,胸中冰炭一生。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刘直斋云:“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

惠吉类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造物所忌,日刻日巧,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悖凶类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世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摘自弘一法师《改过实验谈》)(弘一法师编订)

同类推荐
  • 禅说心得

    禅说心得

    这婆娑世界便是一片苦海,无论如何都难逃尘世的重压,却又一切尽如镜花水月,繁华过后终成空。无论悲喜,哭过笑过之后,亦为罔然。所以,看惯这尘世浮华之人,苦求解脱,却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依附于禅。那么禅为何物?事实上,禅的本质极其简单,只要放下知见分别、远离价值判断取舍贪著,透彻地直指事物本身,就可以明心见性。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当代妙用

    当代妙用

    本书阐述了作者对当下诸多文化和学科如超心理学、科学、哲学、人文、医学、文学、社学会等等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怀。本书分为“对学者说”、“对学生说”、“对读者说”、“对都市精英说”四个部分,讲述了西部心灵文化在文化、信仰、人生、生存等诸多层面的“妙用”。这“妙用”,包括看世界的目光,包括应世的技巧,包括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包括对人生选择的阐释,包括一个人追求成功时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等等,包罗万象。
  •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上下)》即是作者长期披辨和研究汉译佛教经典、着力厘清繁杂佛教哲学的精要之作。全书共分两卷:上卷“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经典”,主要分析了佛教早中期形成的基础教义、基本概念及诸经典;下卷“大乘佛教思潮和大乘佛教经典”,主要分析了大乘思潮以及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大乘诸经典。佛教作为一种域外的宗教,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汉译经典来实现的。
  • 伊斯兰文化散论

    伊斯兰文化散论

    本书介绍了:《古兰经》名称考释;《古兰经》与圣训的文学价值;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述评;回族穆斯林对中国阿拉伯语教学事业的历史贡献等。
热门推荐
  • 透视医院隐秘:白色巨塔之恋

    透视医院隐秘:白色巨塔之恋

    一个初出茅庐的医学高材生,一家竞争残酷的医院一边是至真至纯的爱人,一边是能协助自己上位的贤内助,是洁身自好,还是随波逐流?磨灭本性,难道就能得道升天?何去何从?这是每一个医生都在思考的……
  • 高手之后勤兵

    高手之后勤兵

    阳平练了葵花宝典,成了星际时代男人中很可怜的一个豆芽菜,所以征兵办的智能电脑很自以为是的把他分到了后勤部的女兵当中,没见过世面,不知道男女之别,更不懂得什么是爱情的阳平,糊里糊涂的走上了战场.这是一个星际时代的武侠世界,却也是一个强者为尊,侠义不再的世界,眼泪改变不了什么,热血也改变不了什么,善良毁于罪恶,痴情是一种心碎,那么,一个小人物似的高手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雕之玉箫浪子__作者:竹寒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守护一生的爱恋__作者:闪闪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遁术

    遁术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无穷变数。崂山派五行遁术,修至大成,可遁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秦岳本是崂山派太清宫的道士,职位“清风”,因为超过年限未能练成崂山派本命大法五行遁术,被贬黜下山,到世俗界担任门派执事。世俗界灵气稀少,被贬下山的修士,基本就等于断了继续修炼的可能,大多数都干脆放荡自己,享受一番花花世界,然后混吃等死。而秦岳到世俗界没几天,却遇到一番意外事故,反而找到一条另类的修炼途径。对门派的本命术法,也有了新的认识。俗话说:没有垃圾的法术,只有垃圾的法师。又:本文描述的世界以及修炼体系和原理纯属虚构,神功秘法,切勿尝试;违者活该,后果自负。
  • 国民男神黎少

    国民男神黎少

    【女扮男装】黎瞑,象征黎明后来有一人告诉他:“黎瞑,犹如黎明,我不管其他人怎么看你,但是我知道,你是唯一带给我黎明的人!”所有人都说黎瞑没有弱点,但是他却露出了笑容:“弱点从前没有,不过现在有了,而且一招致命!”
  • 帝王劫:一世皇妃

    帝王劫:一世皇妃

    穿越那天,王爷说,他就是我的男人。
  • 神莲

    神莲

    这个世界最美最好的安娜王后已经离世,东国的王东神陷入长达十七年的长痛中。直到一个名叫莲儿的女孩出现,一切才发生了改变。东神、莲儿、周和、惜若、陆明之、望月,他们到底有怎样的故事,请看本书《神莲》。
  • 无限之美剧中的美国

    无限之美剧中的美国

    一个神秘的手环,一次意外的空难,开启了一个避祸的空间,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是否能回归,要如何回归,能够回归的时候又是否真的要回归,不论事情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始终缠绕在自己的心头。新建书友群552618072,对这本书有期待的读者请来这了多多的说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 在斗罗中修仙

    在斗罗中修仙

    杨辰来到了斗罗大陆之中,得到了系统的帮助又能做出如何的作为了?(简介介绍的有些无能,请看作品内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背叛神的神》

    《背叛神的神》

    花若葬,将滋养其后世?訄无惑,却将自己逼迫?宫汐颜,稀的又岂止颜?。。命运的交错,三世的记忆,却共有一个想法——即使想与朋友在一起,但也有倾尽全力,将他们推出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