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35400000152

第152章 文学会使心灵清洁高尚(1)

——山东万松浦书院网站采访录

2007年6月,陈世旭先生来到万松浦书院进行访问与交流,并接受了万松浦书院网站的采访。以下是采访的内容:

采访者:万松浦书院网站陈永 田恩华(以下简称网)

受访者:陈世旭(以下简称陈)

网:陈先生您好,欢迎您来到万松浦书院,并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让我们的话题从您的成名作《小镇上的将军》开始。1979年,您的《小镇上的将军》发表在《十月》杂志上,小说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包括茅盾在内的许多著名作家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听说小说在发表过程中颇多曲折,能和我们分享一下那段难忘的经历吗?

陈:说起来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当时我在县文化馆做群众文化工作,参与组织编写地方民间故事之类,业余我一直在写东西,诗、小说等等。那年《伤痕》发表,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激发了我写类似作品的想法。开始,不断被退稿,后来写《小镇上的将军》,“将军” 这个人物有原型,写起来觉得比较能把握。我是个缺乏想象力的人,特别不善于编故事。小说先后花了半年多才断断续续写完,我先寄到一家曾经向我约过稿的刊物,但没能发表。我想是不是因为作品中反映的民风、民俗在南方很熟悉,缺乏新鲜感,于是我又往离江西很远的一家刊物投稿,那家刊物回信说可以发表,但需要删去一大段场景的描写。我不愿意,舍不得割爱。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单位在图书馆工作的同志买了一些书,其中有《十月》的创刊号,创刊号中有段话说这个刊物不仅是老作家的园地,更是培养青年创作的园地。我看到后很兴奋,就把小说寄去,结果居然发表了。小说发表的时间是1979年9月,正好全国文代会召开,刊物把那期《十月》送到会上去,后来听说反映不错。我想,这里面有很大的偶然性,当然也有必然的东西,比如说这之前十多年的乡村和小镇生活积累,对小说主人公原型的观察和了解等等。

网:1979年,您创作了《小镇上的将军》,20年后,您又为读者们奉献了《将军镇》,从《小镇上的将军》到《将军镇》,这其中又经过了怎样的历程?

陈:写完《小镇上的将军》以后,我有一段时间很茫然。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界风起云涌。优秀的作家作品太多太多。而我刚刚开始学习写作,突然闯入文坛,真是眼花缭乱,心里没底,选材、叙述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有相当一段时间,我很苦闷,感觉这样写下去不行,还是应该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每个作家最终都只有你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当然,有的作家有巨大的想象力,他可能把完全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写得非常真实。这样的作家很多,都是特别有才华的人。对于我这样资质平平的人,写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可能最可靠。

写完《小镇上的将军》之后,我就想,小镇上的“将军”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人,镇子上有很多人,他们是一个群体,我认为这些人都可以进入文学视野,我一个个地写他们,这不都是很生动的人物吗?比如说理发匠、老裁缝、修锁的、补锅的,包括镇长等等,五行八作,这些江南小镇上的人,我对他们很熟悉,我一个个去写他们,给他们作传,写出来后有影响没影响都没关系,但是写了我最熟悉的,也是我最愿意写的。我当时写了一系列的人物,几乎能想到的,脑子里有原型的,我都尽量去写。过了些年,竟然积累到20多万字,所有这些人,他们活动的场景,生活的时代,他们想事情的方式,他们的行为方式,都在一个时代背景下,于是我把这些一个个的人物组成一个小说世界。后来上海文艺出版社很支持我的这个想法,在他们的支持下,出版了《将军镇》。

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您陆续出版了《裸体问题》、《世纪神话》、《边唱边晃》、《一半是黑色,一半是白色》等知识分子题材系列长篇小说。您感受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焦虑与使命感了吗?您想告诉读者们什么?

陈:刚才我也提到了,我的写作受我自己的经历的影响很大。我初中毕业从省城到乡村务农八年,然后才是到县城小镇生活的十来年。《小镇上的将军》之后,我的第二部获奖作品《惊涛》写的就是农村的抗洪,农村题材也是我创作的一个领域,这类作品写得也不少,其中有一部长篇叫《梦洲》,写自己的知青生活。这部作品出来,除了有几位朋友偶尔聊起,几乎无声无息。

我经历中的第三个部分,就是和文化人的交往。首先是我自己进入职业化写作以后,成了一个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接触更多的是你前面提到的在我的作品中出现的知识分子,在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包括我对自己的反省,使我感到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变革历程中人们观念和心理嬗变的一个集中体现。我们讲这个意识,那个意识,其中包括农民意识,说到底不还是知识分子的意识吗?所谓意识,它的物化的结果就是书本。任何的理念、价值观,它的叙述者还是知识分子。在很大程度上,知识分子层面所集中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心灵的历史。如果我们来解剖知识分子的灵魂,来解剖他们思想成长的经历,就是剖析我们这个民族心灵发展的历史。我是从这个意义上来写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你上面的提问很准确,在写作过程中,我的批判成分要多于赞扬成分。当然中国的知识分子首先是有脊梁的,许多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无论是在社会发展方面,还是在民族文化的成长方面。但总体来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觉得知识分子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更有值得解剖的方面。这种解剖在很大程度是一种自我解剖,我觉得这种解剖是非常必要的。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作品的思辨和文学的水准很有限,出版后的影响也很有限,只是一些平庸之作罢了。如果说有什么意义,就是证明自己尽力了。

网: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您是较早进入高校深造的作家之一。此后,您发表了多篇有分量的理论研究文章,理论上的追求对您的创作有何意义?

陈:当我进入职业化写作后,许多问题出现在我面前,迫使我不能不去理解它。对于理论本身,我并非有先天的爱好,只是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很迷惘,不得不去面对。在我的认识中,文学开始很单纯,好事坏事,好人坏人,界限很分明。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已经非常丰富了,人们有了许多反思。但即使如此,其中的界限仍然非常分明,比如说《小镇上的将军》,“将军”落难了,来到了小镇,小镇的人对他非常好,这种“好”本身体现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大家肯定都能接受。但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比如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可能无可挑剔,但他的思想观念可能与整个社会的进步是相悖的。反过来,一些新的行为方式也许不能接受,但他可能是反映着历史主动性的,这就变得有些麻烦。文学本身也是一样,文学的叙述变得非常丰富,非常复杂,出现了文体革命,出现了对各种文学传统和文学价值观的颠覆,出现了很多我不能理解的文学现象。我就要想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是简单地去否定它,还是肯定它,追随它,我想恐怕都不行,我自己要做出判断,要找到做出判断的根据。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根据的,应该找到它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局限性。当我们研究某个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合理性、必然性和局限性的时候,似乎就进入到所谓的理论的层面。我后来写的文章都和我的创作实践有关,是我对当时文学现象的理解和对我自己所选择文学方向的认定,这些文章不一定多么有分量,观点也不一定正确,但都是写作提出的命题和我对这些命题的认知,好多问题都是当时我不能不找出答案的。当你形成某种观点实际是对你自己的某种肯定,说得狭隘一点,我的理论阐述只是为帮助我自己建立写作的自信,我并没有想用这些文章去改变别人的观点。到现在,我越来越明白,每个人在自己的创作中,在自己的生活中都会有自己的准则,不同人的准则有的时候可能是相互冲突的,常常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但我觉得没有关系。一个作家的认识,只要能自圆其说,最后落实到作品,能够被读者所记住、所认定就行了。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正确和错误之分,关键是能不能写出好的作品。比如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文学观,但作品一直没有进步,不被读者认可,还是很无奈。

网:您如何看待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陈: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写作上缺乏先天的才华,要坚持自己的职业只能多用笨功夫。我写东西是要依靠学习和借鉴的。因为不可能和很多人直接交往,我学习和借鉴的方式主要靠读书。读书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基本的,必读的,建立一个尽可能宽泛的知识结构。比如说思想史方面,中国的哲学史,西方的哲学史,不可能把每一位思想家都记得很清楚,但整个的脉络,基本的观点总想大致清楚。孔孟老庄,先秦以来的各家各派,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方世界思想的发展历程,他们对科学和理性的强调,等等。还有文学史也想清楚,中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也就是欧洲文学史。还有中国的法律思想史,中国古代讲“王法”;西方的法律思想史,西方社会民主、科学、法制思想和制度的形成建立;还有东西方历史,世界通史等等,这些都是基本知识。不能成为专家,起码有一点概念上的了解。这是一个基本的知识结构。

同类推荐
  • 名家散文:“跑了丫头”风情录

    名家散文:“跑了丫头”风情录

    本书属文学类,散文、随笔作品集。近20年前,作者离开上海闹哄哄的演视圈,成为美国加州“跑了丫头”(PaloAlto)地区的新移民,在这段漫长的岁月,如何化解乡愁,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受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找到自我的定位,如何体验在异国的爱情和婚姻,如何教育孩子,这些第一手的经验,都化为感性与知性融合的散文。本集是一个新移民在异乡的心灵成长实录,也是美国硅谷腹地风情原汁原味的反映。其次,作者在上海的弄堂出生,长大,本书也收入了一些交错着童年和现实,凭吊和感念的抒情性篇什。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
  • 白雪季

    白雪季

    接近年跟前的腊月一直没有一个好日头,挂在冬日天空中的那轮白色的太阳懒懒地往旱塬村洒那些不太辉煌的光辉,尽管在接近有九的吉利日子的前两天老天爷洋洋洒洒地飘过一场大雪,但旱塬村地势高,四周又无遮拦,夜里一场黑风一刮就把土地上三分之二的雪刮走去充实塬下的沟沟坎坎了,塬上只留下一层薄薄的雪,白白地覆盖着麦地和村庄。可惜塬下的麦地不属于旱塬村,所有旱塬村的老人就觉得很吃亏,就像往年一样站在塬边,看着身边塬上没有被雪覆盖住的冬麦,看着前面塬下白纸样的田野,老人叹口气,就骂狗日的老天。
  •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对北宋时期诗词名家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一评说,对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读者,《北宋词史》将有很大参考价值。词的抒情功能在他们手中有了极致的表现和复杂的变化。宋词的风格表现更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晏殊的温润秀洁、柳永的靡曼谐俗、苏轼的清雄旷逸、周邦彦的精美典丽、李清照的清新流畅、姜夔的清空骚雅、辛弃疾的沉郁顿挫、吴文英的密丽幽邃、王沂孙的晦隐缠绵……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鲁迅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鲁迅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热门推荐
  • 都市绝顶剑圣

    都市绝顶剑圣

    年少时的方少白用祖传药酒救了一位老人,却不知这是一代真人,世称无极,老人为有传承之人,便收方少白为徒,当他学成归来之时驰骋华夏,纵横江湖……
  • 客居诸天

    客居诸天

    祝允明穿越了,就在大婚之日前天,时空本源至宝裹挟下,祝允明被迫离开了功成名就,可以颐养天年的蓝星。于是,为了回家,祝允明开启了莽穿诸天的旅途“我也不想派发系统剥削人啊,可是我要赚回家的路费啊!”“我也不想当诸天最大奸商啊,可是我要赚回家的路费啊!”每当夜深人静,祝允明都会在心底呐喊,然后。。。“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 妄星河

    妄星河

    漫漫长夜,太古纵横,虚无降临,众神陨落。人类文明在一次又一次的毁灭与新生中获得超前的进步。太古强者转生未来,科技与古武,究竟孰强孰弱?
  •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颇有造诣的才子。在俗39年,在佛24年,谜一样的李叔同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感慨和话题。本书内容包括: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宁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等。
  • 兽世之欢喜成荫

    兽世之欢喜成荫

    尹音茵,一个逗比欢乐的女汉子,做膳,成医,种药,古武样样能行,当女汉子穿越兽世,看她如何玩转这个世界。
  • 逆天之九州传说

    逆天之九州传说

    宇宙洪荒,天地玄黄。混沌开,洪荒现。阴阳分,六道生。一个不被天地法则认可的人,他究竟是灭世灾星,还是应劫而生!当一切因果早已是命中注定,那谁是幕后的主宰!既然天道不仁,唯有逆天伐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影军

    影军

    一对兄弟,从军多年的特种兵王,因为一次行动而失去了十多位生死兄弟,痛苦的他们却没办法报仇雪恨,所以打算退伍了之后组建自己的强大军团,用自己的方法去报仇,两兄弟经历了种种磨难,掀起了阵阵腥风血雨,铸就了一段段传奇......
  • 佛系快穿:金手指已到,请签收!

    佛系快穿:金手指已到,请签收!

    文又名#系统她三观超‘症’#顾之初醒来时,在一颗蛋里,她的神情迟疑……良久,她缓缓的戳了下蛋壁,只听“咔嚓——”一声,蛋碎了。顾之初听前辈们说,每个系统的运行不同。比如什么女票系统,逆袭系统,回血系统…可顾之初按照前辈指引的路却一直没成功,反而……后来她是发现,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前辈们的套路!**顾之初契约第一个宿主时,循循善诱:“你想重生吗?想获得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吗?”“我饿了。”“……?”当顾之初契约又一个宿主,微笑说:“我有兵书万卷,无敌机甲,古今传奇,你想……”“我是三好青年。”“……”当顾之初契约第n个宿主后,面无表情的道:“我无所不能,你有什么愿望?”“你是什么原理构成,好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