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35400000107

第107章 遥远的上海

对我来说,上海非常之遥远。小时候住在一个贫穷省份的贫民区里,听大人们说起上海,就像在说外国。十里洋场,冒险家乐园,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穷奢极欲,让人恐惧又让人神往。上海的一切:从手表到袜子、从糖果到雪花膏、从发型到裤腿……几乎没有一样不是最高级的。有家人上海有远亲,便成了巷子里最显赫的人家,连一个坐“上海”牌小轿车上下班的大官都要时常上门,托他们在上海带东带西。至于像我这样交学费都很困难的穷小子,上海则是传说,是幻想。

第一次到上海是在1967年。农场的造反派要打倒一个走资派,派了一个外调小组去那个走资派的东北老家“挖他的老底”,让我做记录。到了地方,人家不买账,只能灰溜溜返回。在大连码头排了一星期队,在海上颠簸了三天,中间还遇到一次台风。到上海,几个人差不多都半死不活。那是一个傍晚,斜阳中的上海笼罩在一片橙色的雾霭里,若隐若现。我们在十六铺好不容易找到一间可以过夜的浴室,交了宿费,买了回家的船票,连饭钱也没有了。那几位因为晕船,呕吐了几天,倒下就不想动弹,我只得负起照顾的责任。抽个空子跑到外面,远远地看了一眼外滩,心想,跟照片上差不多,也就罢了。

上海的遥远,是地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初到上海,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在一切外地人面前,一切上海人几乎都是贵族。很多年后,我对此有了一次更切实的感受。

1980年我在北京进修,有一个节假日,很荣幸地能跟随几位当时如日中天的文坛明星春游。等车的时候,一位少数民族作家很新奇我穿的一件新衣服。我也很得意。那件衣服是我结婚的礼服,一件很挺括的蓝色中山装,面料是我所在的县城很作兴的“快巴”。我当时所在的县文化馆有个人的妻子是上海知青,探亲时,我鼓足勇气请她带的。我一向最怕的就是麻烦人,更莫说麻烦上海人。但因为结婚,更因为对上海的膜拜,这才万不得已。我和妻子以及双方的家没有任何积蓄。结婚只是把两个单身的行李凑到一块了事,没有喜酒也没有仪式,唯一称得上奢侈品的就是上海带来的这件礼服和一件妻子的小棉袄。在县里,几乎所有看到这件礼服的人,没有不羡慕的。我在北京、在节日、在我敬仰的名人中穿上它,自有希望它能对得起人的意思。但我忘记了我并不是在一个老区县城里。当时,听到动静的一位上海作家走过来,朝我打量了一眼,忠告似的用普通话说:“这种衣服我们上海人是不要穿的。”

我知道这位上海作家的好意,他是出于同情并为我惋惜,他希望我更有见识,更懂得什么才是体面,不要这么阿乡,这么老土。我也因此更加深刻地知道了一个外地人与上海的距离。那是一种永远不可以企及的遥远。为了记住这一点,我把那件衣服穿到实在不能再穿还依然留着。此后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有几次路过上海。仅仅就是路过,不逛街也尽可能不惊扰任何人。上海对于我,就像它的那些巍峨森严的楼群,是高不可攀的。

使我对上海生出一点新的认识的,是我最近的一次去上海的经历。年轻的出租车司机很健谈,听出我是外地人,便滔滔不绝地说起最近这些年,外地人怎样在上海疯了似的买房置业,末了叹了口气说:“而今的上海都要让外地人占光了,上海人倒要给挤出去了。”

我为之一怔:什么时候开始,上海人也有了对外地人的心态失衡了呢?

随后我一面郑重声明我不是一个有能力来占上海人地盘的外地人;另一方面,我又劝慰说,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对上海、对外地、对全中国、乃至对全世界,都是。上海的光荣,正因为它是中国的上海,东方的上海,世界的上海,而不止是“上海”的上海。

上海作为“东方巴黎”的崛起,并不是因为老贵族式的傲慢和封闭,更不是因为小男人式的狭隘和浅薄,而是因为它的海纳百川般的开放,哪怕是被动的开放。若永远只有先前散落在东海沿岸的那些破落的小渔村,若没有带着财富、智慧和力气的宁波人、“江北人”以及从国中和世界的四面八方涌入的正当甚至不那么正当的“外地人”,上海会有什么自负可言?今日上海的世家,往上数几代,又有几个是那些小渔村的原住民的后裔?上海的睥睨万方的优越感,本来就是多种文化融汇激荡的结果。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海派文化之所以是海派文化,就因为它并不具备多么深厚的本土根基。移民造成了暂时的波动,却带去了长久的活力。世界上凡移民城市和移民国家,相对于其所在的国家和区域,都是最优秀的城市和最优秀的国家。上海正是一个突出的例证。而当代移民对上海的涌入,反映的还有更加广袤的国土上正在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同时也就是上海的历史性巨变。

同类推荐
  • 丁玲全集(9)

    丁玲全集(9)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与白云最近的地方

    与白云最近的地方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吉狄马加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精选。从苍茫寂寥的大凉山走到历史纵横的古都北京,又从历史纵横的古都北京走到灵魂直接天际的青藏高原,吉狄马加始终坚持自己是一个彝族文化的守望者。他的散文与他的诗歌一样,视域宏阔,洞察敏锐,警譬精妙,蕴含着超凡脱俗的慈爱与悲悯,从而具有了超越种族局限的人类情感,具有了穿越时空暌隔的深邃伦理,具有了史诗的气质和力量。
  • 在水边

    在水边

    本书是著名作家黄蓓佳的作品,黄蓓佳的多部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并被翻译成法文、德文、俄文、日文、韩文出版。代表作品:《我要做好孩子》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随笔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的记录。生活如浩瀚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随手拈来,不拘形式,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随笔精品,这也造就了文笔奇妙的随笔大家。
  • 晚潮

    晚潮

    《晚潮》作者周应英先生,生于一九三六年,湖南岳阳人。世居汨罗楚塘,与屈子祠为邻,幼年就读于该祠湖南汨罗中学,后经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在屈子祠中学任教多年。一九八〇年始调岳阳师范即今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任高级讲师。因而他的为人、教学、诗词无不受到爱国诗人屈
热门推荐
  • 我的女友是女帝

    我的女友是女帝

    【推荐新书:剑临世界】 我,林云!18岁,就读县级二流大学!原本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直到……她,闯入了我的生活,居然还成为了我的女友。 【PS:本书属于慢热型,请大家看完开篇不要放弃,另外书友群是:250287047,最后跪求推荐评论!新书需要成绩!等本书成绩好起来,我天天爆更。】
  • 我缘自何方

    我缘自何方

    刘昊刘三相信当年的大战是真的,但却寻找不到当年大战的真相。可是。。。。。。大部分玄幻小说的打斗过程很精彩,环境人物描写很生动,因此,这些字浪费了一本书很大部分的内容,但是看玄幻小说的都不喜欢那些环境人物打斗的描写。因为他们没兴趣。他们只想看剧情!~~因此,我吸收了前人的教训,我只写剧情,尽量不写环境人物等(其实是我不会写)因为我注重写剧情,所以我更新的章节字数回比较少,请大家见谅。
  • 狐仟雨

    狐仟雨

    世人皆知,古有传说,亦有狐修百年生灵,狐灵善魅,且不知亦有不同,吾今时便与君共睹其别样一世
  • 小张的大学

    小张的大学

    大学绝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它只是一种普普通通的生活;而生活的代价和得到原本就界限难分,小张从入学到被勒令退学,究竟发生了什么?生活的一切很少有解释得透的原因,对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反派首辅改造计划

    反派首辅改造计划

    薛引歌给顾行止当了两辈子的后娘,一朝重生,竟然阴差阳错成了他娘子?为了不让顾行止造反当皇帝,以至于自己落得个英年早逝的结局薛引歌磨刀霍霍开始了改造反派夫君计划——前世没能当上太后,今生当个首辅夫人倒也不错。只是,上辈子、上上辈子打了两辈子光棍的顾行止,居然一直爱的都是她?这是什么绝世小甜文剧情?元素:重生、双处、暗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握剑行江湖

    握剑行江湖

    表面上去行走江湖,实则被师傅赶出门派,可又找不到理由,只能随便编一个了。这一入江湖便如同龙归大海,靠着金手指,开启了自己受虐之旅。
  • 明伦汇编人事典九十一岁至百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九十一岁至百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