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67500000016

第16章 黄芪类方(2)

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治疗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及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常用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本方常加葛根、川芎、丹参;腰椎间盘脱出、颈椎病、骨质增生症、肩周炎、中风后遗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也有效,常配合怀牛膝、石斛、葛根、丹参等。

本方还能治疗创口不愈。笔者曾治疗一位老农,手掌脚掌皮肤皲裂数月,搔痒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观其人黄肿貌,即用本方合玉屏风散,重用黄芪60克,2剂后即不搔痒、疼痛消失,1周后即脚掌裂口愈合,活动基本正常,2周后皮肤已经光滑如初。

在笔者看来,黄芪桂枝五物汤其实是一张调理方,特别适合于黄芪体质的中老年人日常调理。这些人多肌肉不发达,皮肤缺乏弹性,平时缺少运动,食欲虽好,但经常疲乏,头晕,气短,一动就气喘,尤其是在运动时更感力不从心,甚至出现胸闷胸痛,或头晕眼花。运动心电图常提示心肌缺血。面色黄暗,其舌质多淡红,舌体比较胖,或紫暗,两下肢多浮肿。这些人的经久不愈的头痛、胸痛、身痛、肢麻等,均可考虑使用本方。

另外,从许多报道来看,本方中黄芪的用量宜大。有报道本方(黄芪60~120g,芍药15g,桂枝6~10g,生姜10g,大枣20枚)加味治疗多发性神经炎35例,感觉障碍甚者加当归10g,运动障碍甚者加附子5~15g,白术10g,另用生姜浸酒外涂。结果临床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3例(5)。另有报道用本方重用黄芪60g以上治愈2例雷诺病(6)。还有报道以黄芪100g,赤芍药10g,桂枝3g,防风10g,加减治疗17例五十肩(肩周炎)患者,治愈12例,好转2例,无效2例,1例中断治疗。服药最少者6剂,最多者16剂(7)。

黄芪建中汤

《金匮要略》

黄芪一两半(30g)桂枝三两(15g)甘草二两(10g)大枣十二枚(20g)芍药六两(30g)生姜三两(15g)胶饴一升(30g)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金匮要略》规定:“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虚劳是慢性衰弱性疾患,里急是指腹痛呈痉挛性,诸不足是指表里俱虚,所以本方证应有自汗恶风、身体重或轻度浮肿、大便不实等证。在笔者看来,本方证可以解释为“桂枝体质”的慢性腹痛伴黄芪证者,或“黄芪体质”伴慢性腹痛者。还有,本方是小建中汤加黄芪,故可以看作是桂枝类方的小建中汤证加黄芪证者。其方证为:

1.慢性腹痛、喜温喜按;

2.易自汗或盗汗、形寒恶风、面色萎黄、身体重或有轻度浮肿;

3.舌质淡红或暗,脉虚大。

本方的组成与黄芪桂枝五物汤似乎相差不多,但本方重用芍药,且有胶饴、甘草。芍药能解挛急、止疼痛,胶饴能补脾胃,甘草能缓急,故本方用于慢性腹痛伴见黄芪证者。而黄芪桂枝五物汤重用黄芪、生姜,能除湿、散寒、通经络,故用于肢体麻木不仁伴黄芪证者最为适合。

——以慢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症、血卟啉病等多见本方证。刘氏报道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溃疡病50例,疗效满意。他认为本方对虚寒型溃疡病疗效确实。辨证时必须抓住以下特点:胃脘痛为时日久,痛处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喜热怕凉,脉多虚缓或虚弦,舌苔淡白。如果痛处拒按,不分食前食后,有时如同刀割,口干舌燥而不思饮,大便干结,辨证属于瘀血症者,本方的疗效便不显著(8)。一些慢性肝炎、慢性肠炎的患者往往伴有消化道溃疡或有该病史。只要见自汗、面黄、舌质暗淡者,也可使用本方。

——以形寒微热、自汗盗汗、面黄虚浮为症状的贫血、神经衰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低热等病也可见本方证。杨氏曾治1例溶血性黄疸,患者发热、盗汗、腹泻、大便黏液带血、头晕心悸、面色萎黄、全身倦怠感明显,据其脉大、舌淡、面色萎黄、便溏、小便自利等证,投黄芪建中汤,20剂后自觉症状改善,血象上升,继续以本方加味治疗3月而愈(9)。

黄芪建中汤中的胶饴,就是民间所说的麦芽糖,味甘甜。如果患者不喜甜食,或腹胀、舌苔厚者,可以用麦芽代替。如患者便秘,可以冲服蜂蜜代替。蜂蜜既能补中,又能润肠通便,是一药两用。

补中益气汤

《内外伤辨》

黄芪一钱(30g)人参三分(10g)当归二分(10g)白术三分(10g)甘草五分(15g)陈皮三分(10g)升麻三分(10g)柴胡三分(10g)原作散,煎后热服。现代多作煎剂或丸剂。

补中益气汤是金代名医李东垣所创制的一张名方,用于治疗一种叫作“脾胃内伤”的病症。这种病症具有较明显的热感,患者有烦躁、头痛、口渴、脉大等。这种发热与传染病高热不同,是患者体质下降虚弱后产生的一种虚性发热。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内伤的“始得之证”,可惜李东垣没有对方证作严格的规定。以药测证,补中益气汤证中应有黄芪证、柴胡证、人参证、白术证、当归证。黄芪证的自汗而浮肿、易感冒、四肢麻痹,柴胡证的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人参证的心下痞硬、形神憔悴,白术证的浮肿、小便不利,当归的腹痛、身痛,在补中益气汤证中都应存在。补中益气汤证如下:

1.面色萎黄呈贫血貌,体型瘦长或昔肥今瘦,舌淡红,舌质嫩,苔薄白;

2.自觉发热或恶风寒,全身倦怠感明显,有轻微的胸胁苦满感,手足冷,自汗恶风;

3.或内脏下垂,或子宫下垂,或脱肛,或腹泻,或便秘,或腹痛,或头痛,或昏晕,或浮肿,或小便不利等。

补中益气汤证多见于体型比较瘦长的患者。其方证是黄芪证与柴胡证的结合体,黄芪证伴见胸胁苦满、寒热往来者,或柴胡证伴见自汗、恶风、浮肿、贫血面容者,或玉屏风散证兼见胸胁苦满者,或小柴胡汤证伴见全身营养状态不良时,都可使用本方。

补中益气汤证与柴胡桂枝汤证颇为相似,其区别在于:①体力上补中益气汤证偏于低下,面色、神情均有明显虚弱枯瘁表现。②病程上补中益气汤证多呈慢性化倾向,而柴胡桂枝汤证则不一定。③柴胡桂枝汤证中的桂枝证比较明显,如自汗、恶风、腹痛、关节痛等,而补中益气汤证的黄芪证比较明显,如浮肿、尿量减少、贫血、肌无力、全身倦怠感等。

补中益气汤证应与黄芪建中汤证相鉴别:黄芪建中汤证以慢性腹痛为特征,而补中益气汤证以浮肿、自汗、身体重、无力感、慢性腹泻、食欲不振等为特征。

——发热性疾患多见本方证。补中益气汤原本是治疗发热的,李东垣说本方为甘温之剂,“能除大热”。这种大热,显然不是白虎汤证,也不是承气汤证,而是一种虚弱体质的发热,临床以非感染性发热、低热、长期性慢性化的发热为多见,某些流行性感冒也可见此种发热。甘氏报告以本方重用柴胡、升麻治疗气虚型流感30余例,均能迅速退热,一般3~4天即复常(10)。李氏报告77例小儿夏季热患者中,13例使用补中益气汤,柴胡升麻倍量,平均退热时间为3天,1周内2例复发,以本方再治而愈(11)。

——肌弛缓性疾患多见本方证。肌弛缓性疾患主要指胃肠道平滑肌、横纹肌、括约肌等张力弛缓。由于病种不同,临床应随证加减。有报告本方加枳壳、山楂、鸡内金、郁金、山药、大枣等治疗胃下垂108例,全部患者均经X线透视确诊,见胃张力减低,蠕动减慢,经治15~60天后,治愈50.9%,显效25%,有效21.3%,总有效率为97.2%(12)。顾氏报告用本方治疗子宫脱垂23例,脱垂程度呈Ⅰ、Ⅱ、Ⅲ度者分别占21.7%、43.5%及34.8%,经治疗痊愈76.2%,有效9.5%,无效14.3%(13)。陈氏报告用本方加茯苓、苡仁、冬葵子等治疗产后尿潴留24例,其中22例为产钳分娩,2例顺产但产程过长,均为先后用热敷及西药治疗无效者,尿潴留时间为48~144小时,服用本方后快者1剂,慢者3剂,小便即恢复正常(14)。此外,补中益气汤对重症肌无力、肾下垂、老年性虚性便秘、脱肛也有治疗作用。

——以眩晕、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疾患,如低血压、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等。体型瘦长患者的低血压多见,常伴有胘晕、四肢冷等证。何氏以本方加枳壳、五味子为基本方治疗低血压16例,患者血压均在80/50~86/56mmHg,并已排除心脏疾患者,经6~24剂治疗后血压达100/70mmHg而获显效者6例,余10例均高于90/60mmHg(15)。日本有用本方治疗男性精子过少的报道,这种男性多有眩晕、倦怠、消瘦等症。

——乳糜尿亦有补中益气汤证。曹氏报告以本方辨证加减治疗14例,13例获不同程度的疗效(16),后又报告治疗30例,治愈19例,好转8例,无效3例,不仅能使尿液变清,还能改善贫血状态,恢复体力(17)。

——癌症的治疗中本方常与化学疗法、放射线疗法并用,以对抗以上疗法的副作用。武田氏等用本方提取物2.5g,1日3次,服用2~21个月,治疗抗癌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治疗15例,其食欲不振、全身倦怠感等均有显著改善,白细胞、淋巴细胞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并使承受化疗时间从4.19±0.48月增至10.17±2.03月(18)。

——五官科疾患中的补中益气汤证比较多见。中医认为五官是清气充盈之处,“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李东垣语)。麻痹性斜视、角膜云翳、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或视网膜剥离、角膜溃疡、白内障、夜盲、眼干燥症等眼病常见本方证。鼓膜内陷、耳鸣、神经性耳聋、复发性口疮、慢性鼻炎、慢性咽喉炎等也多见本方证。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面确实是非常广的,而方剂治病的病种越多,应用的面越广,对方证的把握越应严格,这是古方应用的规律。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黄芪四两(60g)当归二钱(10g)赤芍药一钱半(10g)地龙一钱(5g)川芎一钱(10g)红花一钱(5g)桃仁一钱(10g)水煎服。

本方是清代名医王清任针对中风半身不遂而制的方剂。王氏指出:“人之半身不遂,由元气亏损。夫人之元气,分布周身,若亏损过半,经络自然空虚,……故半身不遂。”后世将此说法归结为“气虚血瘀”。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血液循环的动力是“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亦血瘀。一旦气血不能荣养肢体,便致萎废不遂。补阳还五汤是一张补气活血的方剂。方中主要以大剂量黄芪补气,小剂量当归、赤芍药、川芎、地龙、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适用于中风气虚血瘀证。

临床用好补阳还五汤的关键是对气虚血瘀证的把握。这里所指的气虚证,主要是指黄芪证,因为本方中黄芪的用量重达四两,黄芪证的自汗而浮肿及麻木不仁是必见的。瘀血证则主要表现在舌质上,舌质多紫暗,或有瘀点瘀斑。当然,若血液流变学检查出现血液黏度增高的话,也是诊断瘀血证的重要依据。补阳还五汤证如下:

1.半身不遂,肢体麻痹不仁,或身体痛;

2.浮肿,下肢为甚,自汗,恶风;

3.舌质多淡胖,呈紫暗色,或有瘀斑瘀点。

本方虽然以半身不遂为主要适应病证,但临床应用不必拘泥于此。凡见“气虚血瘀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糖尿病、神经炎、坐骨神经痛、顽固性头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及自身免疫性疾患的慢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均可使用本方。

临床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心脑血管疾患有良好的疗效,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还能降低血液黏度。王氏报告,60例8天内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患者,其中定位有颈动脉系者占95%,椎基底动脉系者5%,91.7%的患者伴高血压,43.3%伴冠心病,20%伴糖尿病,随机取30例以补阳还五汤治疗,并以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注射液治疗的30例作为对照,结果可见随着疗程的延长,两组的疗效均逐步提高,但至2月时本方显效率比对照组明显为高,多数服用本方者在三周即可见效,于2月达最佳疗效。此时获基本治愈者11例,显效14例,好转1例,无效4例,但服药超过2月,疗效就不再显著提高。经过血液流变学测定,全血比黏度、血清比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沉K值及纤维蛋白含量均在服药二周后较药前显著下降(18)。郑氏以本方治疗冠心病41例,经治疗2月后其中21例轻度心绞痛患者获显效者5例,改善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7%。显示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心电图的26例中,显效4例,改善17例,经治疗4月好转者1例,心电图总有效率为53.7%。此外,对主要症状总有效率为71%。经心阻抗微分图计测心输出量也有增加趋势,经6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血浆比黏度、血沉及血沉方程K均显著降低,全血比黏度、全血还原比黏度及血液压积也有下降趋势,9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者经治疗后明显下降,优球蛋白溶解时间也有所缩短(20)。

本方是黄芪类方中的活血化瘀剂,与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汤的区别如下:桂枝茯苓丸证是桂枝证加瘀血证,可见少腹痛、上冲感、头痛、面暗红、妇人月经不调等证,舌质紫暗坚老;血府逐瘀汤证是柴胡证加瘀血证,可见面色发青、情绪起伏、胸闷痛、两肋下按之硬、脉弦等证;本方的黄芪证比较突出,主治病症多为肢体运动或知觉的异常,同时伴有自汗、浮肿等,舌质多暗淡而胖。

本方证与黄芪桂枝五物汤证都属于气虚血瘀证,但本方证的瘀血程度比黄芪桂枝五物汤证严重,反映在由四肢麻木而为半身不遂,舌象由暗而为紫。

参考文献

1.易宁育.全国药理学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药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成都:1977.88

2.陈梅芳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6):16

3.吴葆德等.新医学,1984,(6):298

4.谷志平.河北中医,1987,(6):11

5.岳美中.岳美中医学文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257

6.阮士军.北京中医杂志,1985,(4):35

7.吉田麻美.国外医药·中医中药分册,1996,(4):30

8.阮士军.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5,(3):34

9.矢数道明.日本东洋医学会志,1961,11(4)

10.李量德.中医临床与保健,1990,(4):14

11.金学仁.中医杂志,1982,(1):72

12.付忠芬.吉林中医药,1982,(4):29

13.刘善元.中医杂志,1963,(3):20

14.李蔚普.江西中医药,1955,(6):43

同类推荐
  • 华佗神方治百病

    华佗神方治百病

    全书涉及到病理、诊断、临症、炼药、养性服饵以及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耳科、鼻科、眼科、齿科、喉科、皮肤科、伤科、结毒科、急救科、治奇症、兽医科等各种常见病症的证治与方药,并有经验秘方,累计数干余方。其用药简便廉验,功于实用,实为一部简便实用的中医临症方书。家庭生活必备书,处方用药好良师,全书涉及到病理、诊断、临症、炼药、养性服饵以及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耳科、鼻科、眼科、齿科、喉科、皮肤科、伤科、结毒科、急救科、治奇症、兽医科等各种常见病症的证治与方药,并有经验秘方,累计数干余方。其用药简便廉验,功于实用,实为一部简便实用的中医临症方书。
  • 郭谦亨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郭谦亨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本书分“家传史略”、“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四个部分对中医名家姚树锦等五位当代世家的学术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
  • 袖珍药物手册

    袖珍药物手册

    随着临床医学、药学的飞速发展,新药不断涌现,加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这对临床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迅速、准确地开出规范的处方,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迫切希望能有一本方便实用的药物手册,临床工作中或遇到用药中的问题时可随时查阅。据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袖珍药物手册》。
  • 扁鹊心书

    扁鹊心书

    《扁鹊心书》成书于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是一部综合性医书。共分为为三卷。托名扁鹊所传,由北宋窦材辑,清代胡念庵参论。本书共分三卷。主要内容介绍灸法。卷上论以经络、灸法(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等施治原则;卷中、卷下介绍各病症的治疗,后列气海、石门、关元等二十二个灸穴(其中包括手、足三里)。书后有附方,多用丹药及附、桂等热药,内载“睡圣散”,于灸前服用,使昏睡而不知痛。
  • 新汤头歌诀读本

    新汤头歌诀读本

    本书与清·汪昂的《汤头歌诀》一脉相承,调整了其格局,并对格诀、语言做了较大修润,补充了大量的资料。
热门推荐
  • 诡蝶杀人事件

    诡蝶杀人事件

    小说讲述了发生在桐城的一起高智商罪犯越狱案。用蝴蝶诡异杀人的罪犯洪胜,在法院宣判死刑当日离奇越狱成功,行为学家肖海清、痕迹专家王健等人随即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追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妃常穿越:二嫁太子妃

    妃常穿越:二嫁太子妃

    “王妃,想活下去就安分点。”看着眼前蓝眸如妖孽的冷酷男子,莫小小觉得不是所有的穿越都会是好的开始。一纸休书,她重获自由,却仍逃不开囚牢。美女惜颜,凤身霞冠,十里红妆。
  • 尚如初传奇

    尚如初传奇

    尚如初本乃凡人,却身不由主进入江湖武林;生逢乱世,又阴差阳错学会一身绝世武功。一路来相遇美人无数,心中唯对一人心有所属,纵有歹人恶棍设下阴谋欺他年少无知,但他终凭内心纯净荧荧,化险为夷。待屡遭身周之人欺骗诡计,感江湖无爱,人心叵测,便因愤恨嫉俗,性转为坏,只道天下之人负过我,我便倾仇以复之……命运无论如何,徒令人生‘谁悲失路之人’之慨!
  • 天上地下神仙红包群

    天上地下神仙红包群

    一位普通的学生,在帮助一位女生与歹徒格斗,失血过多住进了医院。出院后,他发现自己就像个没事人……并且,加入了一个红包群……各种奇幻的故事慢慢的开始
  • 陋室疯语

    陋室疯语

    陋室闲文,发自真心;洗涤自我,返璞归性;不为附和,但觅知音。
  • 锦绣雪歌

    锦绣雪歌

    一朝穿越,某人就面对这样的情况——穿到一间房,四面都是墙。抬头见房顶,低头见Baby。话说,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啊?她不过就是睡了一觉醒来,居然就换了个时空,换了个地方,甚至还换了个身份,直接就从女孩变成母亲了!旁边躺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宝宝,哭的挺大声。于是乎,一岁的宝宝问她“猫咪,爹地呢?”答曰“去童话世界里旅游去了。”两岁时,宝宝又问她“猫咪,爹地呢?”答曰“被他师父给抓回去,造福一方了。”三岁时,宝宝又问她“猫咪,爹地呢?”答曰“猫咪还没有找到,不知道那一款适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满眼春风百事非我依然在

    满眼春风百事非我依然在

    全文甜剧!不虐!不虐!不虐!!他以为她是具有心机的女人多支持~他本不屑于她可她以后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他的心弦叶少追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女主是个特种兵!以后还会许多玄幻的事情!!!另外我们的张大公子身家也不简单!中药世家拥有着黑白俩道权利的他和有着神秘过去的她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来这里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 化风为景

    化风为景

    一次偶然的意外,使季滢风和慕景衍再次相遇,慕景衍一眼就认出来她,可她已不记得当年发生的事,慕景衍便在一旁默默地守护着她,爱着她,在这个过程中,过去的事一桩桩,一件件的浮出水面,成为两个的阻挡,但最终两人放下隔阂,放下前尘往事,共同走完了余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