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9000000007

第7章 信息起源(6)

不幸的是,由于合伙人的欺骗,德福雷斯特的公司曾两度倒闭。1912年,他甚至无辜受到美国纽约联邦法院的传讯,因为有人控告他的公司推销积压产品,进行商业诈骗。愚昧的法官判决说,德福雷斯特发明的电子管是一个“毫无价值的玻璃管”。顶着随时可能入狱的巨大压力,德福雷斯特转而来到加利福尼亚旧金山附近的帕洛阿托小镇,继续坚持不懈地进行真空三极管的改进实验。在爱默生大街913号小木屋,德福雷斯特把若干个三极管连接起来,与电话机话筒、听筒相互连接,再把他那只“走时相当准确的英格索尔手表”放在话筒前方,经过三极管放大的手表“嘀嗒”声几乎把耳朵震聋!

在帕洛阿托的德福雷斯特故居前,至今仍矗立着市政府树立的一块小小的纪念牌,上面书写着:“李·德福雷斯特在此发现了电子管的放大作用”,用来纪念这项伟大的发明为新兴电子工业所奠定的基础。这个地方,后来成为了世界闻名的美国硅谷。

德福雷斯特的贡献不止于此,他一生获得了300余项专利,是一位多产的发明家。除了电子管之外,他的发明还包括在电影胶片边缘录制声音的技术、医学上使用的高频电热理疗机等。然而,他的技术发明并没有给他带来更多的财富,由于他在商业上的屡屡失败,许多重要的专利都低价卖给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就连电子管放大器的专利,也只卖了39万美元。但是,他的发明当之无愧地为他赢得“无线电通信之父”“电视始祖”和“电子管之父”的称号。1961年7月30日,88岁高龄的李·德福雷斯特在加利福尼亚的好莱坞去世,安葬于绿树环绕的圣弗朗多公墓。

电子管的诞生为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程控电话、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虽然电子管一开始主要用在无线电装置里,但人们不久便发现,真空三极管除了可以用来进行放大作用外,还可充当开关器件,而且其速度要比继电器快成千上万倍。因此,电子管很快受到计算机研制者的青睐,计算机技术也因德福雷斯特的发明迎来了新的技术革命。

1.2.6神奇的魔盒

自从1866年,人类实现了跨洋有线电报通信后不久,人们已在考虑能否采用电报的方式快速传递图像,从此开始了电视的发明之路。

1873年,英国电气工程师史密斯在用一种叫硒的物质去改良海底电缆的装置时,发现了一种怪现象,这就是硒遇见阳光后就像电池一样会产生电。硒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被发现,并被确认是一种不导电的元素。史密斯的发现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美国工程师肯阿里在听到这个奇特的发现后,就在两块金属板中间夹上硒做成一个特殊装置。这个装置在阳光照射下,会从金属板上发出微弱的电流,因为这是光发电,所以他把这种装置叫作“光电池”。这样,硒的光敏性的发现,为设计电视提供了重要材料;光电池的发明,使光电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

光电池这种在强光下产生强电流、在弱光下产生弱电流的现象,非常像能随着声音的大小而使电流变化的电话,这使肯阿里产生了新的灵感:电话能够传送声音,那么用光电池的电能不能把图像或景物传送到远处去呢?

1875年,肯阿里自己研究并制作了一个光电池实验装置,他在中间放上由黑白小点组成的图像的照片,又把许多硒的小颗粒密集地排列在一块板上,另外又做了一个用小灯泡密集排列的装置,每个小点和小灯泡之间一个对着一个都用电线连接起来。肯阿里的设想是,把由黑白小点组成的图像放在硒板前用灯光照射,由于硒对光的感应,黑点的地方接受的光比较弱,硒粒发出弱的电流,白点的地方发出强的电流,这样,硒粒产生的强弱电流通过电线,传到装置上的各个小灯泡,这样一幅灯光的图就会出现。设计原理是对的,但却没能实现,原因是硒所产生的电流实在太弱,不能使小灯泡发亮,而且在许多小硒粒上一个一个连接电线就存在很大困难,实验失败了。

1884年,在肯阿里实验的基础上,德国发明家保罗·尼普科研制了一种图像扫描圆盘,这是一块布满极密小孔的网板,在图或景物前旋转,使光从小孔中通过,当光射到硒粒上时,随着光的变化而产生电流。电流通过电线传送到远处,使远处的小灯泡发光。而在远处的接收部分,尼普科采用同样的一个布满极密小孔的网板,用和发送部分同样的速度,在发光的小灯泡前旋转,小灯泡的光通过网板小孔射到白纸上,一幅和发送部分一样的图或景物就会放映出来。这种光电转换装置虽然设计合理,但同样由于光电池所产生的电流太弱,图像相当模糊,远远达不到实用要求。尼普科的实验使科学家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光电池的效能提高,才能满足设计需要。

1912年,德国的耶斯塔和盖特发明了“光电管”。光电管能够根据光的强度,而转换为不同强度的电能,和光电池相比,光电管的效能可就大得多了。经过研究改进,1924年,光电管达到了完善的地步,已用于各个方面。这时,美国的李·德福雷斯特已经发明了三极管,这是一个有放大作用的装置,它能把微弱的电流放大。这样,电视机诞生的条件越来越成熟了。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了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的“电子电视”收发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

1924年,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最先研制成功了机电扫描式黑白电视机。1888年出生于英国苏格兰的格拉斯哥的贝尔德,从小就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大学毕业后在美国一家电器公司工作。他对当时科学家们正在思考的问题很感兴趣:既然马可尼能够利用远距离发射并接收无线电波来传递无线电报,那么同样道理用来发射和接收图像也是可行的。1923年,他潜心研究提出了这样一个设想:一张拍摄得很好的照片有着不同的光亮和阴影。如果在靠近一块硒板的地方放张照片,再把一束光投射到照片上,并移动光束照遍照片的各个部位反射到硒板上,那么,硒板上便会随着图像的明暗变化而产生各种强度不同的电流(这一过程被称为图像的“扫描”过程)。产生的电流随后被输送给发射机,由发射机用线路或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再由接收机接收,并把电波转换成明暗不同的图像(这一过程被称为图像的“显像”过程)。通过努力和实验,他得到了一幅静止的图像。如何才能得到活动的图像呢?贝尔德离成功还有一段漫长的距离。

为了实验的成功,贝尔德不仅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还不断向朋友借钱,到了最后,几乎身边一切可用的材料都利用上了:旧收音机器材、霓虹灯管、用盥洗盆做的框架、破茶叶箱、从废物堆里捡来的电动机、用马粪纸做成的四周戳有小洞的“扫描圆盘”,还有装在旧饼干箱里的投影灯、几块透镜及一些电热棒和可以间断发电的磁波灯和光电管,等等。这些凌乱的东西被贝尔德用胶水、细绳及电线连在一起,成了他的实验装置。经过上百次的反复尝试,贝尔德终于在1925年10月2日的清晨制造出了第一台能传输图像的机电扫描式黑白电视机。尽管画面很模糊,噪声也很大,但能在一个不起眼的黑盒子中看到栩栩如生的图像,仍引起了公众极大的兴趣,人们把刚问世的电视称为“神奇的魔盒”。

为了把自己的发明推向市场,贝尔德做了很多次公开实验,并最终得到了赞助商的信任。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8年底,贝尔德又研制出机电扫描式彩色电视机,并成功地把图像传到大西洋彼岸,在英国首次进行了机电式彩色电视试播。他发明的摄像机有三个摄像管,分别摄取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图像,当这三种颜色的图像按场顺序投影在屏幕上时,由于速度极快,三种颜色的图像就混合成自然色的图像。

但是到了1935年,英国广播公司却用电子扫描式电视机取代了机电扫描式电视机。贝尔德的机电扫描式电视机被性能更好的电气和乐器工业公司的全电子扫描系统击败,他只好转而去研究新的彩色电视系统。1946年,贝尔德因疾病不幸去世。至此,电视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由于贝尔德是第一个让人们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电视机的奇妙的人,因此人们称其为“电视机之父”。

电视机的发明,不是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在它的发明过程中也有许多科学先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是人类群体科学智慧的结晶。最初的电视机在今天看来,未免有些怪里怪气、原始而又粗糙,但这正是向更高度发展的开始。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从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到液晶电视机等,电视机的外形发生了极大变化,既有超大屏幕电视机,也有像两个香烟盒一样大小的小电视机。电视机的性能和质量也大大提高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球出现了世界性的电视机热潮,到70年代,全世界就已生产了近3亿台电视机。

无线电广播和电视机的出现,加速了人类的文化交流,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行为模式。它将整个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够迅速地了解地球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至此可以说,现代通信技术使人们有了“顺风耳”“千里眼”,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在某种意义上也使我们居住的地球变小了。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发展起来,而各种各样性能不断改善的通信系统的应用,又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与其成果广泛的、实际的应用,不断给人类带来福音,对世界经济、政治和其他领域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展示的美妙图画,无疑将把人类带进一个崭新的世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使全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交融日益加深,世界格局也因科技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方式也必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同类推荐
  • 网络知识

    网络知识

    一般地说,将分散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起来,彼此间实现互相通信,并且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大家都可以共同使用,实现资源共享的整个系统就是计算机网络。
  • 信息革命

    信息革命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与电子产品相伴的信息技术也已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信息技术普及,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鉴于此,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认真筹划,我们编辑出版了《信息革命》一书。该书以时间为经,在记述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同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对人们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和个人生产生活必将产生积极作用。本书由李大东主编。
  • 无人机:知道这些就够了

    无人机:知道这些就够了

    不久的将来无人机将像智能手机一样司空见惯,而你对无人机的了解有多少?你知道无人机有哪些用途吗?无人机对你和你的家庭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知道这些就够了。
  • 云计算、网络安全和网络盗窃:网络世界防盗初学指南

    云计算、网络安全和网络盗窃:网络世界防盗初学指南

    网络犯罪层出不穷,保护自己的安全,防止受到攻击,似乎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幸运的是,有一些人人都能采取的措施,可以降低成为网络袭击对象的风险。保证基于云计算程序的安全和降低被袭击的风险,关键在于理解云安全的共同责任。云提供商需要全力确保实施尽可能严格的安全策略。
热门推荐
  • 仙之座

    仙之座

    古老的仙座落入人世间,每隔一个时代就会出现一次。这时候的圣君就会想法设法的让他们的子孙来登上仙之宝座,如此横行霸道。到底何人破解?这个时候的人群之中出现一个紫发少年,他会与强大而又可怕的圣君来一场怎样的恶斗?能否登上那个仙座?突破成仙。让我们拭目以待。
  • 串起生命的点点滴滴

    串起生命的点点滴滴

    你曾经思考过人生中的“大问题”吗?比如生命究竟是什么?生命之外还有什么吗?我在宇宙里是怎样的存在呢?为什么会发生不好的事情?本书从《阿维斯陀》(the Avesta)、《薄迦梵歌》(the Bhagavad Gita)、《圣经》(the Bible)、《古兰经》(the Qur'an)、《旧约塔纳赫》(the Tanakh)以及《三藏》(The Tipitaka)等书中摘录了100多句经典名言解答这些问题,不但发人深省,而且信息量十足,带你串起生命的点点滴滴。
  • 桃花缘:匆匆误流年

    桃花缘:匆匆误流年

    曾经,她绝代风华惊艳了人间。曾经,他清冷如仙淡漠了世界。曾经,他们恩爱缠绵成了佳话。后来,他坐拥天下享万丈孤独。后来,她长埋地底受千里冰寒。后来,他们生死相隔天人永别。桃花纷飞了漫天,桃色缱绻了流年。又是谁,乱了谁的流年?
  • 花落城池

    花落城池

    海滨某市的高铁候车大厅里,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女人在看手机,旁边的一个小女孩摇着她的胳膊问:“妈妈,妈妈,我们要去哪里呀?”“去外婆家。”“为什么要带这么多行李?那外婆家在哪里?”“在农村,在饮水乡万户村。”“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那是,那是一个埋藏着妈妈童年回忆的地方。”“哦,那妈妈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呢?”“傻孩子,关于妈妈的童年,那个故事有点长,你现在也听不懂的,以后再慢慢讲给你听,车要来了,我们进站去吧……”
  • 浮生云何以不相离

    浮生云何以不相离

    一介神主,为一人,寻遍世间。他问她:“你为什么对我那么好”她说:“因为我是你师父啊。”他是魔界太子,他隐藏身份坐了她的徒弟,他只知道不管她是谁,她都永远是他师父。【此文不虐~】
  • 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吴江:路漫漫是我的修远兮:什么?她在我怀里我听不见
  • 当反派BOSS必须帮助主角

    当反派BOSS必须帮助主角

    何为幕后玩家?永不上台前,天下人皆不识君,为幕后;一手掌大势,天下事皆为君动,为玩家;合二为一者为幕后玩家。本书又名《保护我方主角》、《主角身后竟然有一个神秘高手》、《我怀疑我是个假反派》、《玩玩游戏就成了世界首富》。
  • 落花归神赋

    落花归神赋

    本是上古天神的她,因为一些原因被打入虚无之中,呆了数千年,因为爱恨,在下凡间转生成一个三岁孤儿,被宇叔捡到,在一个小村庄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是有一天灵希儿将自己的过去封印,可是一伙人杀死了村里人。为了报仇,她开始变强,并发现自己的过去。一切的因果,与他的相遇。性格冷漠的她将和伙伴们进行怎样的故事?
  • 柒耀

    柒耀

    程铭来自未知世界,而这里,充满了怪物与战争,他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的真相,又如何揭穿世界背后的阴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