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3800000006

第6章 在我们有意识的感觉觉知中的延迟(2)

2.7 延迟的感觉体验的提前

这个证据似乎表明,要对甚至一个单个的皮肤脉冲刺激产生有意识的感觉体验,脑中的适当的神经活动也必须持续直到大约500毫秒。但在主观上我们好像几乎直接就觉知到了皮肤刺激而并没有什么可以感知到的延迟。所以我们面临着一个奇怪的悖论:脑神经活动的要求显示对皮肤刺激的觉知或体验直到500毫秒以后才可能出现,而在主观上,我们相信没有任何这样的延迟我们就体验到了那个刺激。

这个令人头疼的困境有时会困扰我们,直到我开始想到主观计时无需与神经时间相一致(换言之,神经元实际产生体验的时间)。实际上,我们做了一个直接表明这种差异的实验(Libet et al.,1979)。

在这个检验中,我们向感觉皮层施加刺激脉冲序列(其强度接近产生觉知的临界强度),并且重复脉冲500毫秒以造成有意识的感觉体验。(对这个经由皮层引发的感觉,被试报告说出现在手部的皮肤区域,而不是感觉出现在脑中。)接着我们施加了一个单个的接近临界的皮肤脉冲。在不同的检验中,我们在皮层序列开始之后的不同时间施加这个刺激。在每一次皮层刺激和皮肤刺激结对出现的检验以后,我们都要求被试告诉我们两个感觉中哪一个先出现。被试的报告是,经由皮肤刺激产生的感觉的出现要先于由皮层刺激引发的感觉,即使在皮层刺激开始之后数百毫秒才施加皮肤刺激也是如此。只有当皮肤刺激被延迟大约500毫秒,被试才报告说感觉到两个刺激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很明显,相对于由皮层引发的体验,经由皮肤引发的体验就其主观时间而言似乎并没有延迟。相对于由皮肤引发的感觉,由皮层引发的感觉延迟了大约500毫秒。

与我们在皮层刺激的情况中所发现的类似,我们已经有很好的证据证明,要对一个皮肤脉冲有所觉知也要求有500毫秒的脑部活动。然而就主观的时间而言,皮肤脉冲似乎并没有这样一个实质性的延迟。我们要如何处理这个悖论性的体验困境呢?

一个可能答案的线索来自于皮层对皮肤刺激的电反应与对皮层表面刺激的电反应之间的差异。皮肤脉冲引起感觉皮层的一个典型反应,这个反应在皮肤刺激之后10~30毫秒以波或成分(wave or component)的形式开始。这个反应是一个初级诱发电位,紧随其后的是稍后的诱发电位的波或成分。但是施加于感觉皮层表面的刺激脉冲并不会引发任何类似于初级诱发电位的反应(至少用我们使用的强度范围内的皮层刺激是做不到的)。

来自于两个不同位置的刺激(皮肤刺激对皮层表面刺激)的皮层诱发电位反应之间的差异让我提出了一个假设来解释在觉知的时间关系上所面临的悖论。在这个假设中,对于皮肤刺激的觉知事实上一直延迟出现,直到持续大约500毫秒的适当脑活动结束。但是在这个时候,在计时上存在一个主观的转指,将产生体验的时间回指到初级诱发电位反应产生的时间。皮层的初级诱发电位反应在皮肤刺激之后大约10~30毫秒产生,这取决于受到刺激的皮肤与脑之间的距离。10~30毫秒的延迟还不足以被有意识地体验到。这样,对皮肤脉冲的体验或觉知将被主观地提前(反向回溯)到产生初级诱发电位的时间点。从主观上来看,经由皮肤引起的感觉好像没有任何延迟就出现了,即使它实际上要等到500毫秒以后才出现,这500毫秒是为引出感觉体验神经活动必须要满足的要求。

如果没有实验来检验其有效性就不可能严肃地提出这个颇为惊人的假设(没有什么科学假设能够摆脱实验检测或至少是实验设计)。幸运的是,我们能够设计出一个充分的、相当有效的实验检验。

这个检验基于一个有趣的事实:对脑中特定上升感觉通道(换句话说,在内侧丘系神经束中的刺激;)的刺激有两个相关的特征:第一,要引出一个有意识的感觉,刺激必须持续达到大约500毫秒,就好像感觉皮层中的刺激那样。第二,在内侧丘系中的500毫秒脉冲序列的每一个单个脉冲都会在感觉皮层中引起一个可记录到的快速的初级诱发电位反应。这与感觉皮层对皮肤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相同,但与作用于感觉皮层表面的刺激不同,后者并不造成任何这样的初级诱发电位。

按照我们主观时间回指(backward referral)的假设,由内侧丘系脉冲序列中的甚至第一个刺激脉冲造成的假定的计时信号(timing signal)(初级诱发电位反应)也应该使得对感觉觉知的主观报告时间与对由皮肤刺激引起的感觉觉知的主观报告时间相同。所以,在实验检验中,我们用一个有效的单个皮肤脉冲与一个合适的作用于内侧丘系的刺激脉冲序列相匹配。这个实验在设计上类似于我们早前讨论过的一个实验,在那个实验中,一个皮肤脉冲与释放于大脑感觉皮层的一个脉冲序列相匹配。我们要求被试报告就他们的主观觉知而言,两个感觉中哪一个先出现。换句话说,皮层刺激和内侧丘系的刺激都要求重复脉冲持续相似的时间来产生感觉体验,就是报告经由内侧丘系引出感觉与经由皮肤引出的感觉哪一个先出现。

令我们高兴而又惊讶的是,实验的结果肯定了由我们的假设所作出的预测。在内侧丘系脉冲序列开始的同时释放皮肤脉冲,这时被试倾向于报告说两个感觉是同时出现的。但我们知道在经过所要求的500毫秒(更强的刺激是200毫秒)以前,被试不可能体验到由内侧丘系脉冲序列所引起的感觉。如果在持续的时间还不到500毫秒的时候就终止这个序列,那么被试什么也感觉不到。就如同内侧丘系的情况一样,被试报告说在感到经由皮层刺激引起的感觉之前就感到了经由皮肤脉冲引起的感觉。只是在所要求的皮层刺激序列结束的时候再释放皮肤脉冲,被试才报告说同时感觉到了两个感觉。

因此,我们看到皮层刺激和内侧丘系的刺激都要求重复脉冲延续相似的时间来产生感觉体验,但就体验的主观报告时间而言,对由内侧丘系的刺激所产生的感觉的报告要更早一些。正如我们注意到的,这两个刺激在造成感觉皮层的电反应上是不同的。只有内侧丘系的刺激才会引起对它的每一个脉冲的初级诱发电位反应。在这一点上,它与单个的皮肤脉冲的效应是相同的。

有些人提出了这样的批评:这个检验是基于内侧丘系刺激的“非自然的”本性。只要比较内侧丘系刺激与皮层刺激相比照所得出的结果,我们就可以摒除这个批评。这两个刺激的位置都是“非自然的”,但是在它们行为中的任何差异明显都是有意义的。由于对于这两种情况来说产生体验所要求的最小神经延迟是相似的,对内侧丘系刺激所产生感觉的较早的主观时间就必定要被当作是直接的证据,以证明对内侧丘系刺激所产生的感觉体验的主观时间存在回指(backward referral)。

这样我们就有了直接的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感觉体验的主观计时从稍后的最小时间处被提前了,在这个最小时间处,脑活动实际上已足以产生这个体验了。这个主观计时被回指到一个“计时信号”:感觉皮层的初级诱发电位反应。这解释了我们的主观感受与信念,即我们几乎立即就觉知到感觉信号,即使在这个信号与主观感觉之间存在着一个实质的延迟!

我们有意识的感觉觉知在时间上的这种主观回指还解释了另外一种现象:我们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不同的皮肤感觉刺激的主观计时是怎样的?这些刺激在强度和位置上是不同的,但它们在同时被传递。从主观上说,我们感觉或相信所有这些刺激是同时被施加的。我们在早前“对感觉刺激的初级诱发皮层反应做了什么?”这一节讨论过这个问题。

2.8 体验的主观转指

在前一节我们已经看到感觉体验的主观计时与大脑神经元实际诱发那个体验的延迟时间并不一致。感觉体验的主观计时自动并且无意识地回指到对感觉信号作出最初快速皮层反应的那个时间。

对于感觉事件的空间意象也有一个类似的情形。一个人主观上觉知到的感觉意象与造成这个意象的神经元活动的空间模式非常不同。

当直接刺激大脑体感皮层时,我们会看到主观转指(referral)的最为明显和直接的例证:感觉并不来自于实际上的刺激点,而是来自于不同的地方。被试感到或体验到的最终的感觉并不发生在实际造成其产生的脑中,相反,被试感到那个感觉位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这个部位与脑中受到刺激的皮层区域相连。例如,如果某个皮层点受到刺激,被试会觉得他的手受到了刺激。他在主观上将感觉发生的空间位置从脑转指到了某个身体部位。他完全没有觉知到感觉皮层受到刺激区域中的活动。

笛卡尔在17世纪提出了这样的理论:感觉体验只有在脑部适当的区域受到刺激才会出现,但我们在主观上却体验到这个感觉位于正常的感觉输入区域。他提出即使感觉系统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某处被激活,情况也是如此。这个提议与目前我们用来支持这个观点的直接证据惊人的相似。

对于所有正常感觉输入,在其空间位置上都存在相关的主观转指。以一个视觉意象为例,所见物体的光模式激起了某个模式的视神经冲动,这个冲动在经过某些中继站的传送以后到达视觉皮层。与呈现在眼中的实际意象相比,对这个视觉输入作出回应的皮层神经细胞的空间排列以一种非常扭曲的模式出现。事实上,通过对光输入的皮层反应的绘图不可能识别出原初的视觉对象。与我们用眼睛主观看到的意象相比,皮层反应在空间上被极大地扭曲了。但事实上,正是空间上扭曲的皮层表征造成了你所体验到的意象。因此我们必须要得出的结论是,在对视觉意象作出的反应中,脑的扭曲的神经模式在主观上被转指或投射进空间,以此种方式,我们所看到的意象才能更好和更精确地与实际的视觉对象相符合。

现在,我们已经通过实验确立了感觉体验的时间也存在主观转指。其方式与空间转指相类似。尽管在通往皮层的大脑感觉通道中的刺激必须要持续到0.5秒以引起一个有意识地感觉,但被试报告说在主观上这个感觉的出现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延迟。从主观上来说,延迟的体验在时间上被回指到了由感觉皮层的快速初级诱发电位反应提供的计时信号。被试无意识和自动地将感觉事件的时间回指到感觉皮层初始的快速反应的时间。他们并没有觉知到:直到充分的大脑刺激持续达到0.5秒时,感觉体验才实际上开始。

主观转指“修正”神经表征

感觉事件在空间和时间特征上的主观转指具有这样一个效应:在主观上修正感觉事件的神经扭曲(neuronal distortions)。大脑神经元在空间和时间上表征事件的方式塑造了这种扭曲。所以,在我们对感觉事件的有意识体验中,事件似乎在它实际发生的时候出现,而不是在0.5秒以后(事实上我们是在此时觉知到事件的)。更为有趣的是,感觉皮层上特定投射路径提供了空间和时间转指所使用的信号。就像在某些大脑中风的情况中所发生的那样,这个路径的损伤导致患者丧失了在空间上定位刺激和在时间上定时刺激的能力。

还可以利用无意识定位刺激的能力。在盲视现象中,被试可以通过正确地指向一个图像来定位目标,即使初级视觉皮层的损伤破坏了特定的初级投射系统(primary projection system),而被试不能有意识地看到目标。看起来对初级视觉区的特定的感觉投射只是在主观定位时才需要,而对于无意识定位来说是不需要的。

显然,对由感觉皮层提供的信息的主观“修正”是习得的。对主观转指是可以习得的现象的最为直接的证据来自于曾经报告过的一些惊人实验。人类被试带着能将视觉图像上下颠倒的棱镜(prism spectacles)(Stratton,1897;Snyder and Pronko,1952)。起初,被试看到的世界的确是上下颠倒的,而且被试也无法精确地指出视觉区中的点。

然而在持续戴这些棱镜大约一周以后,被试做出的行为就好像他们看到的图像是正常的。在回答关于他的主观体验的问题时,被试报告说他并没有觉知到他所看到的图像是颠倒的,但是,在问他的时候,他记得这些图像实际上的确是上下颠倒的!当然,客观上来说,视觉输入仍旧是正常情况的倒像。换句话说,被试以某种方式学会了忽略颠倒的图像,并且适应了他的视动反应,就好像它们是正放的一样。当把眼镜摘掉,被试在视动精确性上再一次失准了,但在几天之内又恢复了过来。这个实验表明适应性的行为改变并不是因为图像实际上的主观颠倒,而是因为对于颠倒图像的觉知以某种方式被抑制了。

有趣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具有视动转指机制的这种灵活性。当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1950)把青蛙的眼睛转了个向,因此它们的眼睛是“上下颠倒”的,青蛙总是进入到由那些眼睛看到的上下颠倒的视觉场中。它们并没有学着对颠倒的图像作出正确的反应。

视动转指的这些特性让人们想到新生儿的视觉也许对他们还没有适应性地组织好的视觉意象(still-not-adaptively-organized visual images)有困难。他们也许需要在行为上以一种产生符合这个真实感觉意象的方式来学习在行为上指涉这些视觉信息。也许新生儿最初看到的是一幅扭曲的图像,这幅图像相当于感觉输入在视觉皮层上的扭曲表征!也许学着将这幅扭曲的意象转移到一幅“修正”的意象所要花费的时间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新生儿要到出生后大约一个月才能恰当地视物。不知视觉专家是否能够设计一种方法来检验这个假设?

于是我们就面临一个有趣的问题:当大脑皮层的每一个初级感觉区被一个适当的电刺激激活或者被正常的感觉输入激活以后,它是如何引起一个主观感觉自身所特有的品质呢?也就是说,对中央后回的体感皮层的刺激如何引起了主观的身体感觉(触觉、压力、运动、温暖、寒冷,尽管不包括疼痛(though not pain))。对视觉皮层(大脑后部枕叶的纹状皮层)的刺激产生了视觉。对听觉皮层(颞叶的上缘)产生了听觉。尽管这些不同区域的神经元排列有一些差异,但基本的神经元结构和它们的突触连接是相似的。对大脑皮层大部分其他区域的刺激并不会造成任何有意识的体验。这并不是因为神经细胞不对这些非感觉区域的刺激作出反应,而大概是因为处于电兴奋(electrically excited)状态的神经纤维没有能力激活更为复杂的神经细胞的网络,这些神经细胞肩负着非感觉区域的功能。

每一个感觉输入都能够造成每一种感觉的特定的主观品质。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改变了某一个区域的感觉输入,是否还会产生相同的特定感觉?这个问题让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如果我们将听觉的感觉通道接入视觉皮层区,将视觉的感觉通道接入到听觉皮层区会怎么样呢?我们会看到雷声和听见闪电吗?当然不可能在人类被试身上做这种实验,但科学家已经在雪貂(ferret)身上以一种有限的方式实施了这一实验(Sharma et al.,2000;Melchner et al.,2000)。

实验者将新生雪貂的上升视网膜通道接入到MGN(内侧膝状体核medial geniculate nucleus)(这个核通常接收上升听觉通道,然后将其轴突伸入颞叶上的听觉皮层)。连接MGN的正常上升听觉通道在MGN下方被切断并且接入上升的视网膜通道。实验动物在检验以前一直被培育直到成年。研究者在通常的听觉皮层中发现了对视觉刺激作出反应的神经元。与受到正常的神经支配的视觉皮层相比,这些“重新布线”的神经元被组织成定向模块(orientation modules)。除此之外,雪貂还对光刺激作出反应(光刺激出现在只能由改动过的投射区(projection)才能“看到”的视域中),就好像它们感知到的是视觉刺激而不是听觉刺激。所以初级感觉皮层的知觉模态受到它所接受的输入的影响。当然,雪貂并不会告诉研究者它们在主观上知觉到的东西。

主观转指的一般性含义

皮层的感觉反应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的主观转指依赖于感觉皮层的快速和定域的初级反应。没有这样的反应,主观转指就会变得不充分甚至完全缺失。但也许在另外一种意义上,所有的主观体验都“被转指”了。通常,心智事件的主观体验并不能还原到造成体验的神经细胞的活动,或者由这些活动加以描述。正如我们在第1章提到的,人们并不会通过神经元活动的完整知识对由这种活动所造成的主观体验有什么了解。要了解后者,只能要求个体对他们的主观体验作出内省报告,只有个体自己才能够进入他的意识功能。换一种说法就是,一个有意识体验的本性和内容与造成这个体验的神经元活动的模式并不“相像”。人们也许会因此提出所有主观体验的本性和内容从似乎诱发那个体验的神经细胞活动模式转指到了心智领域。

主观转指的神经机制

主观转指还有另一个方面也许对于心-脑关系的本性具有基本的重要性。似乎并不存在一种能够被看作是直接调节或说明这种主观转移的神经机制!

考虑这种情况:初级诱发电位怎么能够担当这样一种反应,无论是感觉刺激的主观定位还是主观定时都要参照于它(are referred)。这是如何发生的?即使感觉刺激的强度低于引发感觉出现所要求的临界强度,初级诱发电位也会出现。紧接着,在没有任何后续诱发电位(evoked EPs)的情况下,它也会单独出现。当刺激的强度达到或超过了临界强度,后来的成分(持续0.5秒或更长时间的诱发电位)才会出现。初级诱发电位仅仅出现在感觉皮层高度定域化的小块区域,但后来出现的诱发电位却并不局限于初级感觉皮层,相关的反应广布于皮层。研究者已经对一个单个视觉事件广泛分布的活动(一个强度超过临界强度的视觉刺激)进行了描述(参见Buchner et al.,1997)。

看起来单靠初级视觉皮层就为主观觉知的定时与定位提供了参照的信号功能。如果是这样,要描述一个能够调节延迟的感觉体验回指到初级诱发电位反应的额外的神经过程就会变得困难起来,尽管这样一种机制并非没有可能。如果初级诱发电位反应扮演着定时的角色而没有其他未知的神经活动参与其中,那么主观转指似乎就是纯粹的,在脑中没有相应的神经基础的心智功能。

但是与神经功能相关联的心智功能的问题远远要比有意识的感觉体验的主观转移这个特定问题广泛得多。所有产生主观意识体验(包括思想、意图、自我觉知等等)的脑过程与涌现的体验都并不“相像”。实际上即使具有与主观意识体验相关联的神经过程的完整知识也无法先验地描述相伴随的神经事件。(必须要将两个现象结合起来研究才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从神经模式到主观表征的转变似乎是在一个从神经模式突现出的心智领域中发生的。(运用某些特定的神经信号来指导感觉转移并不能让我们了解转移是如何达成的。)

并不存在主观感觉转指和其他心智事件的直接的神经描述这个推论是怎样与心身关系的某些哲学观点相联系的呢?首先,这样一个提议并不会造成或构成一个笛卡尔意义上的二元论的例子。也就是说,这个提议并不意味着存在可以相互分离或独立的物理脑和心智现象。我对于心智主观功能的观点是,它是适当的脑功能的涌现属性。没有造成它们的脑过程就不可能存在有意识的心智。然而,尽管心智作为物理系统独一无二的属性从脑活动中涌现出来,但心智它却能展示出在产生它的神经脑中并不明显的现象。这延续了罗杰·斯佩里关于系统的涌现属性所信奉的观点(更为详细的讨论,参见第5章和第6章)。

同一论(Identity theory)大概是最为广泛赞同的关于心物关系的哲学理论(参见Hook,1960)。按照这一理论的一个简化版本,脑结构和功能的外在的可观察的特征——换句话说,物理上可观察的方面——描述了这个系统的外在的或外部的性质。心智事件,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描述了同一个系统或“基质”的“内在性质”。这就是说,所说的基质既要对所描述的外部性质负责,也要对所描述的内部性质负责。同一论承认主观体验(作为一种内在性质)只有拥有他们的个体才能够进入。但是,如果没有一种特定的神经87(物理)事件与心智事件相(像空间和时间上的主观转指)对应,也就不存在共同的基质来提供外在与内在性质的同一。同一论的一个早期的代表人物是已经过世的斯蒂芬·佩普尔(Stephen Pepper,1960),他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哲学教授。在我与佩普尔教授的讨论中,他立刻意识到我们在时间的主观回指上的发现会给同一论造成严重困难。如果这种心智的运转并没有一个神经对应物的话,这个困难就尤其严重。

同一性理论家也许会说在可观察的性质与内在(心智)性质之间的这种看起来的分离仅仅是表达共同单一基质的两个面向(外在的和内在的)的方式而已。但通过应用共同基质这个词语来包含所有属性,这似乎掩盖了困难。此外,所谓的基质只是一个思辨的构造,无法经由任何检测来证伪。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明显的:心智现象与物理上可观察的脑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而且内在与外在的性质彼此都不能通过对方先验地被描述。

一个独立的问题是,如何来看待一个人关于当下(the present)、“现在”的观点或体验呢?在对感觉事件的觉知的出现中有一个达到0.5秒的延迟,这造成了如何定义和理解“当下时刻”这个说法的困难。然而,在时间上的主观回指(转指到感觉皮层快速初级反应的时间)的存在的确将关于当下的主观体验放回进了当下。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奇怪的处境:对当下的实际觉知事实上是被延迟了的,但有意识的体验的内容却与当下相一致。那么,从主观上说,我们的确生活在这个被提前了的当下,尽管我们在感觉信号到达皮层之后的这0.5秒中并没有觉知到这个当下。

将这些含义运用于关于当下的某些观点将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据说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曾说:“当下既非过去也非未来。因此体验当下是一个无时间性的现象。”但是如果我们在0.5秒的延迟之后出现的对于感觉刺激的体验实际上被提前了,那么体验实际上就是对在过去0.5秒发生的一个事件的体验。因此,主观的“当下”实际上是在过去的一个感觉事件的当下,它并非是“无时间的”。

内源的意识事件(我们的思想、想象、非感觉的感受等)与通常的感觉体验不同。我们知道在时间上的回指,感觉体验的提前只有在如下情况才会发生,即由快速感觉输入引发的初级皮层反应可以用来作为转指的训练信号(training singal)的时候。内源的、非感觉的意识事件并没有这样的计时信号可资利用。如果内源意识事件也要求造成觉知的适当的神经激活有0.5秒的延迟——换句话说,如果它们也遵循我们为所有觉知所定下的这种时间上的要求——那么体验到所有内源意识事件也会有一个延迟。这个延迟将从假定来启动所有觉知的无意识神经事件开始。

注释:

(1)即直接将电极置于感觉皮层的输入——译者注

(2)关于无意识的识别和觉知的区别,参见本书第三章。身体已经对某个变化或差异作出识别与对这个识别的觉知是不同的。前者可以在无意识的状况下发生,而觉知本身意味着一种有意识的状态——译者注

(3)痕迹条件作用是经典条件作用的一种形式。在痕迹条件作用中,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呈现之间有一个刺激间歇。习得痕迹条件作用要求有完整的海马体,相反,习得那些没有刺激间歇的经典条件作用则并不要求有完整的海马体——译者注

同类推荐
  • 伦理学

    伦理学

    本书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道德生活的理论、行动的世界,分别从道德意识、道德自我和道德社会这三个方面展示了实验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实用主义伦理思考的基本内容。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 我生有涯意无尽:梁漱溟人生的艺术

    我生有涯意无尽:梁漱溟人生的艺术

    这本书收录了梁濑溟先生对人生、社会、历史、文化、宗教进行的深入探究与思考,为了解和研究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梁濑溟先生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生活情操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资料。书中的主题有人生的意义及态度、欲望与态度、人生观、道德观、儿童心理及青年修养问题、朋友与信用、择业、中国文化问题及构造问题、求学与不老、成功与失败以及谈佛、宗教等方面。该作品是哲学思想的总结,也是其一生精华作品的集萃。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热门推荐
  • 中央宫

    中央宫

    简介:始终代表人族关键战力;始终代表人族生存和发展方向;始终代表人族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央宫】“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人族【极冰】“死得其所,战死杀场是战士的最好归宿。”——人族【究焰】等阶:【能力者】、【驱使者】、【操纵者】……妖族:【妖兵】、【妖将】、【妖帅】……
  • 圣徒之誓

    圣徒之誓

    当天地发生巨变,所有生物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巨变,而那些存活下来的生物,都成了天地间俯瞰天地的强大存在。出生在一个巨大家族,却被人当做傀儡养着的云散发誓,他要改变一切,以圣徒之名发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七号命令

    七号命令

    李斯特?查理,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天才!一般人的智商是49-152,智商超过140,已经是天才,他的智商居然突破500!十二岁上了大学!十五岁获得了物理与生物系双博士学位!十六岁获得了机械与化学系双博士学位!二十五岁在空间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诺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才人物,却以毁灭世界为理想,在一次时空逃亡中,意外穿越到异世界,成了一名战士。在他决定继续自己的理想时,他的长官却将他送去当炮灰,理由居然是......智商低!
  • 呜咽的老城墙

    呜咽的老城墙

    一个冷冰的少女被一个男生挽救回一个阳光、温柔少女的故事
  • 科幻世界·译文版(2019年10月)

    科幻世界·译文版(2019年10月)

    本期看点:小川哲《魔术师》这是一个结合了魔术与时间旅行的故事。小川一水《双星·飓风·离乡人》,描写了怎样的故事,探讨了怎样的女性关系。这次还刊载了去年专辑中的志怪小说《红色齿痕》的同系列故事,以一休为故事线索的《尸舞图》。《新娘》则是一篇仿若神话故事的文学作品。上田早夕里《李林塔尔的后裔》对滑翔翼有所了解的读者想必已经通过“李林塔尔”猜出这是与“飞翔”有关的作品。《最后的锚栓》是第五届“星新一奖”获奖作品,《机巧伊武》的作者乾绿郎则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奇异的“日式蒸汽朋克”世界。《电脑婆婆》的作者泽村伊智是在日本名气颇大的恐怖小说作家。这一次,他带给我们的是一个近未来设定下一家人的日常故事。
  • 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

    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

    一朝成定国公府的二姑娘,人人道她心狠手辣,五行缺德,口是心非,坏事做尽的毒莲花!亲娘爱打扮,整日不着调。亲爹太懦弱,带着妾室儿子躲清闲。大伯母自私狡诈难对付,堂姐貌美如花心机深。前边是狼,后边是虎,董徽瑜扶额叹息,穿成小说中的恶毒炮灰女配,实在是伤不起。女配,永远是男主真爱下的炮灰!女配,永远是女主光环下的陪衬!女配,永远是歹毒阴狠的代名词!女配,永远是手段用尽却一场空!董徽瑜握拳,谁要让我成炮灰,我就把谁炮灰掉!女主?您一边歇歇去吧,整日演戏累不累啊?男主?出门右拐阳关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哎哎,别拉我,你的真爱不是我,男主大人擦亮眼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战龙突击队

    战龙突击队

    为一时气愤,软弱的王东毅然走进军营,以为的潇洒、威风、霸气的军旅生活,但幻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魔鬼般的训练,地狱般的环境,让王东有过无数次想要逃走的念想,但教官说的话让他坚持了下来。荣誉?威风?潇洒?在女孩子的面前装逼?请你告诉我,什么是军人!
  • 探索未知丛书-语文大观一

    探索未知丛书-语文大观一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我要从谷底爬出来

    我要从谷底爬出来

    一个没有伞的女孩子,只能向前奔跑。她知道社会底层群众的需求,知道广大人民的期待,因为她和她的家庭就是其中一份子。在绝境中重生,在仕途中作为,在服务中解脱。本书主要讲述,一个来自寒门的女干部,战胜谷底的黑暗,从深渊中实现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