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00500000003

第3章 先秦畜牧业发展新阶段

在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洞养圈养的野兽也越来越多,随着岁月的流逝,部分野兽的性情开始渐渐温顺起来,进而驯化为家畜,这样就开始了初期的畜牧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先秦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畜牧场所,畜牧工具与畜牧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为了养好家畜,当时在管理畜群、修棚盖圈、减少家畜伤亡等方面也有不少创造。

我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始于原始社会时期,到奴隶社会开始的夏代,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分工进一步明显,而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此时,我国畜牧业和家畜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夏代,由于青铜工具的使用,使农牧业有很大的发展,专职人员的放牧,饲养中圈养的发展,饲草的制备贮存,使畜群不断增长。

商代的畜牧业也继续发展,“六畜”已普遍饲养。在殷墟甲骨文中,有刍、牧、牢、厩、庠等反映畜养方式的文字,有反映马、猪去势的文字,也有一次祭祀用牛300头、马300匹以至千牛的卜辞。

这些文字形象地反映了殷商时期畜牧业的发展状况。这一时期黄河流域有野象,有研究表明,商代人曾经驯象。

夏商时期,定期配种和淘劣选优的配种制度使畜群的品质不断提高。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汉族农事历书《夏小正》中,已有关于牲畜的配种、草场分配和公畜去势的记载。去势就是阉割,用于养殖业中以提高存活率和质量。

经过不断的选育和改良,家畜的繁育技术日臻完善和进步,在此基础上育成了无数的家畜家禽品种。其中不仅有伴随我国历史上伟人拼杀疆场的名驹名马,还有无数造福芸芸众生的珍禽良畜。

西周的畜牧业也很发达,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中,记述周穆王到西北地区游历,沿途部落贡献的肉食——动物马、牛、羊,动辄以千百计,反映了当地畜牧业的发达。

《诗经》中也反映了西周畜牧业的情况。《诗经·君子于役》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意思是说,黄昏时分,鸡已经在窝里栖息了,羊牛已经走下山坡归栏了。反映了农村中饲养畜禽的普遍。

《诗经·无羊》说:“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意思是说,谁说你没有羊呢?你的羊一群就有300多头。反映了贵族畜群的庞大。

当时地广人稀,原野不能尽辟,农田一般分布在都邑的近郊,郊外则辟为牧场。据《诗经·尔雅·释地》记载:

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

意思是说,在城市或城镇的周围叫郊区,那里是人们耕种的地方;郊的外围叫牧,是放牧的地方;牧的外围叫野,是野兽出没的地方。由此可见,当时确实已经划出了放牧牛羊和马的各类牧场。

《周礼》中也记载了西周管理畜牧生产的专门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周畜牧业的发展。以养马为主的官营畜牧业也在《周礼》中有集中的反映。

《周礼》中记载了一整套的朝廷设置的畜牧业职官和有关制度。“牧人”、“校人”、“牧师”、“圉师”、“趣马”、“巫马”等,分别负责马的放牧、繁育、饲养、调教、乘御、保健等。如此细致而明确的专业分工,表明在当时的畜牧业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当时从事放牧的奴隶称“圉人”、“牛牧”,奴隶头目称“牧正”,有的牧正后来成了奴隶主的仆从,到封建社会时代还有升到九卿爵位的。

根据《礼记》的记载,夏商周三代对驾车用的军马和祭祀的牺牲已讲究毛色的选择。为了养好家畜,当时在管理畜群、修棚盖圈、减少家畜伤亡等方面,确实有不少创造。

春秋战国时期的畜牧业相当发达,牛马主要作为农耕和交通的动力,家畜已成为民间重要的食物来源。

如管仲在《孟子》中就说过:

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

意思是说,养5只母鸡,两头母猪,不耽误喂养时机,老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越国的范蠡曾对鲁国商人猗顿说:“子欲速富,当畜五牸。”意思是说,要想富裕,就要经营雌性牛、马、猪、羊、驴。说明畜养母马、牛、羊、猪和驴,已成为当时致富快捷方式。

这一时期,华夏大地已经形成了农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西北和塞北是牧区,以草食动物马牛羊为主;中原为农区,养畜业亦受重视。家畜成为了社会财富的代表。《管子》一书中还把畜牧生产发达与否作为判断一个国家贫富的标志。

总之,先秦时期的畜牧业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畜牧业在生产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较远古时期大为进步和提高。

同类推荐
  • 古今农事

    古今农事

    本书共分为九个部分,主要介绍农学研究的领域和方法,从农学的门类、动植物育种、病虫害防治、作物栽培、农业发展展望等方面,揭示农业科学的奥秘,使读者了解农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 农药知识(上)

    农药知识(上)

    《农药知识》系列丛书是作者在多年从事农药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田间生产实践的经验编写而成的。书中内容详细介绍了农药的基本知识、常用农药品种的基本特性、防治对象、使用方法等。
  • 作物群落育种学

    作物群落育种学

    野生植物是自生自灭的一类植物,它有着自己的进化历程。栽培植物是人工培育、管理和繁殖的一类植物,也就是广义的作物。作物一词是由日`本转借而来,广义的作物包括农作物、园艺作物(蔬菜作物、药用作物、花卉作物、果树作物)和林作物等所有栽培植物;狭义的作物仅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绿肥饲料作物,也就是在农村中常说的“庄稼”。
  • 山川秀美话桑麻:固原生态农业建设巡礼

    山川秀美话桑麻:固原生态农业建设巡礼

    本书以大量的数据表明固原市的农业化发展整体水平处于发展上升阶段。通过发展有机农业,进一步提升生态破坏区的治理与恢复。
  • 葡萄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葡萄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全书分为5个章节,分别为:果树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葡萄侵染性的识别与防治、葡萄非侵染性的识别与防治、葡萄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农药使用规则。囊括了葡萄病虫害56种,其中病害45种,虫害11种。书中彩图123幅,所列病虫病原尽可能按新的分类系统核实订正学名。
热门推荐
  • 凤尊凰朝

    凤尊凰朝

    ,。。。点点豆豆,小猫吵架,大小姐点到谁我就选谁
  • 用我世世轮回换你三生周全

    用我世世轮回换你三生周全

    因为门派之争,她与他展开了一段孽缘,因为对他的亏欠,她竟用三生偿还!
  • 大郑帝国

    大郑帝国

    悲催年少路茫茫,疾风沁逐历沧桑,呕心沥血望花开,谁人预料斩情劫,吾心长留前世情,奈何还需从头时,心静抛开空对月,叱咤乱世初成功,万世豪情成帝业,一统神州平地起,大郑帝国雄霸天。本故事讲述一个少年丧父,几经沧桑终于有所成就,确又经历天劫,万幸穿越转世成人,放下心魔成就帝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盛世之大郑帝国
  • 我的世界之鹏程万里

    我的世界之鹏程万里

    穿越到平行世界的叶小康,依旧没有忘了心中那片mc的情怀,和好兄弟赵雷继续踏上了探索未知的征程,在这一路上him、实体303、恐惧魔王等一个个mc经典人物穿插其中,平行世界中的它们又会与叶小康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同样在新世界中叶小康又有什么样的精彩生活呢?一切尽在我的世界之鹏程万里
  • 当爱再靠近

    当爱再靠近

    平凡的家庭主妇意外穿越,在古代与前缘未尽的情人经历种种考验后最终牵手。当幸福生活即将来临时她却又重回现实,面对现实中的老公和孩子她该何去何从?
  • 首席前夫滚远点

    首席前夫滚远点

    “我们已经离婚了!你他妈的别再来烦我!”面对他的处处刁难,她暴怒至极,他却不屑地哼了哼:“只不过是离过一次婚而已……”只不过离过一次而已?难道他还想离个三五十次?明明是他利用她在先,明明是他背着她和别的女人鬼混,她和他离了,不正合他的意嘛?他干嘛还要纠缠不休!
  • 温柔成花儿

    温柔成花儿

    那人从背后环住女子,脑袋轻轻抵在女子洁白的脖颈上吹了口气温柔道:'你竟如此没良心,这就走了,莫不真真是个白眼狼不成‘。奈何那红衣女子懒洋洋道:怎么?堂堂王爷莫非要向小女子讨要些赏钱不成,岂不折煞了荆南王的威风。把那女子又往怀里带了带,语气却委屈了不少:你明知我何意,又何必装傻,你倒是回头看我一眼,可还舍得如此决绝。结果那女子反称其不意,反手卸了荆南王的右臂,飞身离开,留下一句:青一,照顾好你主子,少一根汗毛我拿你是问。留下青一一脸苦相:我的祖宗唉,那么温柔的人,除了您,谁敢动我们荆南王,也就您下的了那手了。急忙去给疼的满头大汗的主子把胳膊给接回去。那疼的满头大汗依旧温文尔雅王爷嘴角还带着宠溺的微笑,看的这个当侍卫的一脸心酸,自家爷还是个欠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女配只想活到结局

    穿越之女配只想活到结局

    做为一个穿越到自己写的小说里的反派女配,女配的责任就应该是做死最后挨女主炮灰的命吗?他不做死了,也不和女主抢男主了。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个路人甲活个全集。为什么这男主老是来惹她,“还能不能让本宝宝愉快的玩耍了”。片段一:娘子春宵一刻值千金,可别浪费了。南宫雪淡定的看了眼,中了春药爬到她床上的某男主。默默的说了句我不是你娘子,南宫……。“吾”话还没说完,某男主己经狼性大发将南宫雪扑倒在床。吃干抹净,《这是一本逗逼反派女配,如何生存到全集。和男主女主斗智斗勇的爱情故事。女主什么的统统让开。》
  • The Soul of the Indian

    The Soul of the Indi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