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50600000026

第26章 平衡——处世的艺术(2)

丘浚一次到杭州寺庙里去拜访一个和尚。这和尚猜度他不像个有钱有势的人物,爱理不理的,对他很傲慢。就在这时,庙门前响起了一阵吆喝声,有个州将的子弟带了一班仆人,前呼后拥,前来拜佛。这和尚马上换了一副面孔,亲自走下台阶,躬身合掌,上前恭迎。

丘浚看了很不满,等到州将的子弟一走,就问和尚:“你对我这样怠慢,对那些人却又为什么这般殷勤呢?”

和尚狡辩说:“阿弥陀佛,施主,你误会了!你不知佛经上说‘有就是无,无就是有’。刚才我是‘接是不接,不接是接’啊!”

血浚听了火冒三丈,从和尚手里夺过禅杖,狠狠将他打了几下,说:“和尚莫怪,如此说来,打是不打,不打是打。”

这则对话的巧妙之处,在于和尚“接是不接,不接是接”的论断的荒谬,丘浚的“打是不打、不打是打”的论断同样荒谬,但他是用和尚的推论方法,以谬制谬,使自己获得心态平衡。

2糊涂人也能变聪明

只有正确地运用平衡,糊涂人也会变得聪明。

(1)装聋作哑

这是一个“钝”的战术。在论辩中,对对方的辩词,自己明明十分清楚,但是,却不值得反驳或不便反驳,这时,不妨把自己装扮成“聋哑人”,对对方的辩词置若罔闻,不予理睬,令其无可奈何。

要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感情不能过于冲动,要服从理智的需要。不能走上极端,凡事皆忍耐,要坚持“该忍则忍,该驳则驳”的原则。最好的方法是先忍后驳,忍可能引起对方的烦躁,从而在论辩中出现漏洞,然后再见缝插针,及时出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败了甘当英国傀儡的希腊,走上了独立的道路。英国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准备严惩土耳其。于是,纠集法、意、美、日、俄、希腊等国,各派代表,与土耳其代表在洛桑谈判,企图胁迫土耳其签订不平等条约。英国的代表是刻遵,刻遵身材魁梧、声如洪钟,是名震世界的外交家;而土耳其的代表伊斯美,不仅身材矮小,耳朵还有些聋,在国际、国内毫无名气而言。在谈判桌上,刻遵非常轻视伊斯美,态度十分傲慢、嚣张,其他代表也是盛气凌人。但是,伊斯美态度从容,情绪镇定,毫无惧色。特别是他的聋耳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对土耳其有利的发言,他全听到了,不利的话,他全没听到。当伊斯美提出维护土耳其权益的条件时,英国外相刻遵大发雷霆,挥拳吼叫,咆哮如雷,恫吓、威胁不断向伊斯美劈头盖脸压下来。各国列强的代表也气势汹汹,包围了伊斯美。但伊斯美大装其聋,坐在那里若无其事,等刻遵等人声嘶力竭地叫嚷完了,他才不慌不忙地伸开右手,靠在耳边,将身子移向刻遵,十分温和地说:“您说什么?我还没听明白呢?”气得刻遵等人直翻白眼,反倒说不出话来。

1953年6月,早已79岁的英国首脑邱吉尔,到百慕大参加英、美、法三国会谈。他利用年事已高的借口,时常装聋,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法国外长皮杜尔在一系列问题上讨价还价,使大家颇感头痛。艾森豪威尔幽默地说;“装聋成为这位首相的一种新的防卫武器。”

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首相在菠茨坦举行会谈。在一次会谈休息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对斯大林说:“美国研制出一种威力非常大的炸弹。”暗示美国正拥有原子弹,对斯大林进行心理挑战。在杜鲁门讲话时,英国首相邱吉尔两眼盯着斯大林的面孔,观察反映,斯大林像没听见一样,未露出丝毫异常的表情。后来许多回忆说,斯大林好像有点聋,没有听清楚。其实,斯大林不仅听清楚了这句话,而且听懂了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会后,他告诉莫洛托夫说:“应该加快我们的工作进度。”两年后,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使西方社会大吃一惊。

在论辩中,装聋作哑是一种“软”的策略,不露声色,大智若愚,待机反驳,后发制人,是装聋作哑法的主要特点。

(2)歧义岔答

歧,是分歧,岔,故意避开。这是日常论辩中为解脱窘境的“脱身术”。当有些问题我们无法正面回答或者不便回答时,可以把问题岔开,这种方法就是所说的歧义岔答法。

岔题要有术,它基本上是先对问话的一种联想,然后把问题岔开。

回答要迅速,不能拖时间太长,否则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在答话过程中前面尽量埋下包袱,不露任何破绽,最后造成一种幽默的效果。

教师:“谁能在地图上指出美洲的位置?”

尼克走到地图前面,准确地找到了美洲的所在。

教师:“好,同学们,再告诉我谁发现了美洲大陆?”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尼克!”

在上地理课的时候,地理老师用手指着地图的一个地方,问一个叫伯特的学生:“这是什么,伯特?”伯特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但又不愿意说不知道,就岔答道:“是你的手指。”老师说:“不,我问你我手指的是什么?”伯特又答道:“是地图。”老师又说:“不,我问的是地图上的符号表示的是什么?”伯特又答道:“表示地球上的一个实际地方。”老师都气糊涂了,可也想不出伯特的回答如何错误,就让他坐下了。

文革期间,一农民在傍晚行船,一个干部模样的人从桥上经过,见下面有船行过,疑有私货,就不客气地问道:“下面走的是什么船?”答曰:“木板船。”又问:“干什么的?”答曰:“行船的。”旁边的人听罢,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问者带有责问口气的两句话,被回答者巧妙地岔开,使问的人很尴尬。

按理讲,行船的农民是了解问话的用意的,“什么船”的问话,所问的是船上装的什么东西,决不是问船的质地。答话者有意岔开,问的人不好再问。所谓“干什么的”,是问行船去干什么事的,而不是明知故问行船与否。答话者又以不提供任何话语信息的“行船的”岔开去,使得两次问话,两次落空。

岔题乃是一种机辩的办法,它能帮助摆脱尴尬,走出困境,而且常能制造出许多幽默来,你不妨一试。

(3)以假当真

假戏真作,并表演得非常真实,几乎可以乱真,从而得心应手地处理某些棘手事情。哲人说,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哲人的思考,总是对事物做出真理性的认识。而在语言应酬中有时却要与真理性的认识暂时分道扬镳。以假当真,就是明知其是假,偏偏当成真,以此来推理,来作判断,造成真理的逻辑关系松弛,甚至完全瓦解,起因与结果不相干或不相称。

以假当真法可以用来搪塞、推委,从而为自己开脱:

8个士兵请了一天假到城里去玩,可是到第二天早上出操时还没回来。中尉十分恼火。

7点钟以后,第一个士兵回来了。

“非常抱歉,长官。”他向中尉解释道,“我的表慢了,没有赶上火车,就租了一辆汽车往回赶。可是半路上汽车又坏了,我只好到村子里买了一匹马,谁想到马又死了。我跑了10多里才赶回来。”

中尉对他说的话十分怀疑。紧接着又陆续回来了6个士兵,全都是那一套误了火车、租汽车、买马的借口。中尉正要发作,最后一个士兵到了。

“我误了火车,就租了辆汽车……”

“住嘴!”中尉揪住他咆哮道,“你再说汽车坏了吗?”

“不!长官。”士兵喘了口气,“汽车没坏,但路上有那么多坏了的汽车和死马,汽车过不来呀!

士兵们贪恋城里的景致,因此都回来晚了。他们都很爱面子,想编点理由蒙骗过去。可是他们的谎话编得太蹩脚,一下就让中尉给识破了天机。当前几个士兵败下阵来后,最后一个土兵回来了。能够编的理由都让别人说尽了,他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往上冲了,真有点穷途末路的感觉。这个士兵灵机一动,干脆以假当真,说不定还能扭转乾坤呢。前几个士兵都是平铺直叙地编谎话,引不起中尉注意力的震动,逗不起兴奋,况且士兵晚归,他正在气头上呢。最后回来的这个士兵编的谎话,前半截似在中尉预料之中,后半截则在中尉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因为他是把那些士兵的假话当真,所以在路上才被那么多坏车、死马挡住。他的话带给了中尉以情绪上的波折,发生了心理期待的陡转,中尉或许能表现出对他的幽默机智的赞赏;如果真是那样,这士兵还真遇赦有望。

以假当真法还可以用于一般的应酬中:

有个爱吹牛的导游员,不论对英国人还是美国人,都不会忘记提起他的父亲。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文化宫是我父亲主持建造的。”

“这是政府大厦,附带提一下,这幢大厦是我父亲设计的。”

来到死海边,导游喊道: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来到死海边了。这死海……”

“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个旅游者打断他的话说,

“它是你父亲打死的!”

喜欢吹牛的人都有一种极强的表现欲。其实,恰当的表现并没有什么不好。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需要了解,需要沟通,彼此要结成一种互惠互助的关系。适当的自我表现,能够起到自我推销的作用,它可以让人们更多地认识自己,而过度地表现,则适得其反,有时甚至弄巧成拙。上例中的那个导游员,可谓表现欲太盛,把他的父亲夸赞成仿佛是一位万能的神。人们对导游的父亲这“不凡”的业绩,显然要提出质疑的,要刺激他一下,使他猛醒,让他的吹嘘悬崖勒马。旅游者以导游的吹牛为真,顺水推舟,说死海也是导游的父亲打死的,其荒谬是显而易见的,而这荒谬恰好折射出导游以前说的话不可信。这也是旅游者的一种借题发挥吧。

(4)金蝉脱壳

敌强而暂避之,决非懦弱。进,是一种策略;退,亦是一种策略。金蝉,是一种昆虫名,即夏天在树上叫的“知了”。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虫的壳。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谋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察觉,它是一种摆脱对方、转移或者撤退的分身之术。这里的“脱”,不是惊慌失措,而是存其形,去其实,走而示之不走,稳住对方,脱离险境。

一天深夜,卓别林带了一笔钱回家。在经过一段小路时,树后突然闪出一个彪形大汉,拿着手枪逼他交出所带财物。

同类推荐
  • 自控力:别让情绪左右生命的品质

    自控力:别让情绪左右生命的品质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是那些善于掌控自己的人,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激情、烦恼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永远不要让悲观挡住了你的阳光,每一位青少年都应该学会排除负面情绪,激发潜伏在身心之内的正能量,并在不断努力中提高自身。行动起来吧,相信自己就是叱咤风云的非凡人物,就是掌控情绪的天才!
  • 哈佛家训ⅲ:决定成败的细节

    哈佛家训ⅲ:决定成败的细节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并且能很好地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总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的引导支配……
  • 我们都在红尘中修行

    我们都在红尘中修行

    我们都生活在最深的红尘里,为了各自的使命优游人间。渴望青山碧水,也放不下长风浩荡。繁芜人世,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体悟,或是孤独痛苦,或是喜悦悲伤。我们渴望着被理解、被同情、被安慰、被抚摸,却不会轻易打开自己的内心。如果真的无法诉说,就直面内心的那些柔软吧。短暂却又漫长的人生,充满了未知的喜乐与哀愁、施舍与获得、贫穷与富有、宽容与抱怨……这凡尘中的种种,我们到底要如何对待?是用极端之心迎接每一次无奈,还是打开心扉,让一切都徜徉在自然而然中?
  • 20几岁决定男人一生全集

    20几岁决定男人一生全集

    20几岁对于男人来说,已经开始从稚嫩走向成熟。每一个男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好的发展前途,没有哪个男人甘愿平庸地度过一生。因此男人都应该在20几岁的时候加快脚步,为自己的未来打造一个广阔的平台,活出气概,干出伟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赢得一个精彩的人生。
  •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创新的思考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创新的思考

    马斯洛根据对他的研究对象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自我实现者无一例外的共同特点——每个人都在这方面或那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性或独创性。
热门推荐
  • 炎灵魔神

    炎灵魔神

    人族少年高杰,被心爱之人所抛弃,愤怒,屈辱,不甘,心痛,让他在这人魔争斗的大陆上立誓成为一名强者。
  • 一品仙妃

    一品仙妃

    萧晨曦一直以为自己是有病的,没想到却是有孕的。怀孕五年,生下两肉包子,天啊,爸爸是谁她完全不知道啊。不过还好,有师兄们,只是大师兄稳重、二师兄腹黑、三师兄呆萌,包子们你们选哪个?等等,这位大神你又从哪儿冒出来的,居然对她说:“你是本仙的一品仙妃,还敢想选哪个?”
  • 王妃死也要和离

    王妃死也要和离

    贺朝华本是北疆千娇百宠的永淳郡主,谁知道皇帝一道圣旨让她嫁给臭名昭著的镇北王。镇北王虽说没有娶妻,可是已经五十多岁,她贺朝华貌美如花,怎么能嫁给那样一个老头子?可喜可贺,在去帝都的途中,镇北王战死了!然后镇北王又复活了???什么?镇北王不是镇北王而是他的儿子???什么?她又要嫁给他儿子???贺朝华心情大起大落落落落,觉得甚是疲惫,还好镇北王吗便宜儿子长的还不赖,细细说来还是她赚了。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3)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天道战记

    天道战记

    小镇少年无忧成长,家族突遭惊变,方知自己身世,面对困境和血海深仇,坚定信念,不畏艰难,由祖传玉符得窥天道,加上天赋出众,天域求索,化世间万千道归天道,勘破万千法则玄机,学得万术归一,重回圣域,斩仇人,救家人,寻天道。
  • 暗色之夜

    暗色之夜

    明天遥遥无期,我行走于黑夜,于虚拟中找寻真理
  • 绿色奔流

    绿色奔流

    天灰暗,空气污浊,身边全是二手烟和刺鼻的气味!痛苦吧?跟我来,一起去创造绿色生态人文环境!当绿色意识觉醒并在人们心中奔流,这世界将变成我们梦寐以求的模样!
  • 想回家的易天

    想回家的易天

    意外穿越到天喜大陆,易天只想回家。一次意外死亡,获得了双系统,一个系统可以复活,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一个系统可以开发各种知识。不过据说凡事都有代价。易天想回家。
  • 不要阴谋,只要自由

    不要阴谋,只要自由

    莫名其妙穿越到一名杀手的身上,假死被主人发现,装失忆留在身边。曾以为会像其他女主一样,拥有一个美好的爱情,当面对皇权的竞争,毫不犹豫将自己退下悬崖时,才猛然发现,原来我在你心里什么也不是!死里逃生,再次重遇还能相信你吗?一生一世一双人,我却只是你众多妻妾里的一名,是沉是浮?当梦醒时才明白,你漏了那么多破绽,只是我一直在自欺欺人!我恨你,却不会报复你,让一切都随风散了吧。。。此生,无爱无恨。
  • 生死暗战

    生死暗战

    十年特种兵生涯;十年排爆经历。多年来,经常徘徊在生死之间。一次意外,来到了烽火弥漫的华北抗日战场。他成了汉奸,奴颜卑膝,为日伪居中联络,出谋划策……其实,他是国民党军统局的行动人员,曾立下一件件功劳。杀汉奸,炸火车,烧仓库……更没人知道,他是共产党员,优秀的地下工作者,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一次次地传递情报,一次次地筹措物质,一次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