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200000027

第27章 罗老二放鱼鹰的幸福生活 (2)

乐器作坊里做箫笛也颇有看头。首先,买来的竹料都要校直,竹子的内外径一定要匀称,外表不能有伤痕。于是作坊里少不了一只炉子,专供烘烤竹子用。烤到一定火候的竹子,必须趁热伸进有眼的校板里校直,再放进冷水里定型。有趣的是,炉子上烤竹,炉膛里烧的是废竹,大有“煮豆燃豆萁”的味道。有的箫和笛,是用紫竹做出来的,看上去很贵重。箫和笛的发音准不准,关键是划线打孔确定间距。根据样板,在竹子上用鲜明的线条划出每个音的孔位。不同的调门,所使用的钻头的粗细亦不相同。凿洞眼时,梅一枝只能盘腿坐在薄垫上,在一截两头给固定住的竹子上一个孔一个孔地打个不停。梅一枝还制作出槊形箫、锤形箫、剑形箫,每支箫的音色都不一样,这是他自己留着玩的。有时,他用竹子的下脚料随手就做出一个竹哨,这竹哨只有两三寸长,用它吹出鸟叫声,最逼真。

徒弟学艺,一般要打成千上万个孔眼,三五年后才有资格上柜做技术活,晋升为小师傅。梅一枝的学艺徒弟叫宝魁,实际上是打小收下的养子,一个眉宇很是清朗的小伙子,没等到上柜做技术活,十八岁就参军去了东海前线,两年后寄回来一张照片,身穿横条衫,戴着海军飘带帽,手端冲锋枪,英俊又威武。

梅一枝和老婆是自小在一起长的恩爱夫妻,四五年前老婆结核病去世,几度招魂哭不回,他就把一腔父爱都给了独养女儿香雪。香雪人如其名,长得那真叫冰肌雪肤,清纯如水。梅一枝有一台老式留声机,那个牵牛花般的大喇叭里常传出一些优美得让人心伤的旋律。那时,镇上电影院里正放《柳堡的故事》,香雪连看了三场。早上,香雪端一盆衣裳去河边洗,青青的草坡连着河水,一朵朵白云从河心里淌过。香雪边漂洗着衣裳边唱: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

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哪,

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

十八岁的哥哥惦记着小英莲……”

对岸有一群孩子一大早就泡在河里戏水。他们在对岸叫着:“香雪香雪,小英莲……你就是那个小英莲!”有一条船往河下游驶去,船后面留下长长的一串波纹,仿佛一匹绿色的绸缎被划开了一道口子,那波纹越去越轻,越去越细……细到最后了无痕。

到我念小学三年级时,梅一枝的“梅记”乐器行已经不开了。香雪到县剧团上班,身体不太好的梅一枝就帮剧团修理乐器。我曾看过一次梅一枝制作木唢呐。当时,好像剧团新上了一个什么小戏,按照剧情,需要有一支乡土气息的唢呐调配合才好。梅一枝自告奋勇地说马上就将唢呐做出来。他到厨房里从一大堆烧柴里选出一截没长多余的枝杈的光滑树枝,用一根烧得通红的铁条烙空了这截树枝,然后找来一个螃蟹刨子,细细地把树枝的表面打磨得具有了凝脂般质感的时候,才开始钻孔,再薄薄地涂上一层清亮的山漆,最后套上铜质的喇叭。一吹,“呜——啦——呜——哩——啦”,那麦哨般尖锐的声音,经过铜质的喇叭过滤后,便成为了精致优雅的韵律。

一截本来做烧柴的树枝,在他的手里打磨成了唢呐,一种经典的民间乐器就这样产生了。梅一枝自己先试着吹了一支完整的曲子《二月里来》,他腮帮鼓得高高的,双颊有点潮红,身体随着唢呐的调子有节奏地摇晃着,只是,那欢快的乐调却又似一根针往人心坎里扎。

香雪在一旁轻声哼完乐谱,不知为什么,她的一双美丽的大眼里竟然泪光莹亮……

陈打铁的铺子,在上河沿的街嘴上,是从路边的一幢老房子厚实的砖墙上开了个门,门头上有“陈记铁匠铺”几个字。

夏天,因为怕太阳晒,檐口撑出一块灰白的布帘子,下面一张低矮的木案上,整齐地摆着锄头、镰刀、粪耙、铁叉等农具和菜刀、火钳、链条、老式肉钩等生活用具。进了屋,发现里面别有洞天,高大宽敞,像个仓库样子。屋顶有亮瓦,塌垮的墙头露着一大片缺口,阳光循着声响照进来,风也能轻易吹入。靠墙位置,有一个半圆带烟囱的打铁炉,炉中的炭火烧得很旺,墙壁早被熏黑,墙角地上摆着一大堆铁件,一边还放了个装满水的水桶。炉子前有两个人:一个人持钳把铁块,一个人拉风箱,风箱停下来就拿起大锤锤打。陈打铁矮而壮实,看上去三十多岁的样子,一只左眼有点残,炭火星溅的,身上系的深色围裙上尽是斑斑点点烫洞,脚上的鞋也有许多烫洞。他的手显得特别大而有力,打铁的架势有板有眼,借用旁边高温的炉火来形容,叫“炉火纯青”。那一个同样壮实且年轻的是陈二铁,由此而知,陈打铁原来应是“陈大铁”。

陈打铁左手握着一把黑铁钳,熟练地夹起一块铁棒,放在炉火中烧,二铁拉着风箱呼嗒呼嗒地鼓风。待铁棒烧红后,陈打铁将其夹出来,放在铁砧上,右手里那只三斤重的小锤“丁”一声敲在铁砧子的“耳朵”上,仿佛是试敲,第二锤才落在红铁棒上。伺候在旁的二铁得了小锤指令,立即抡起大锤砸下……“叮当叮!”“叮当!叮当!”“叮当叮!”“叮当!叮当!”“叮叮当——叮叮当!”小锤落哪里,大锤也精准地打在哪里,兄弟俩你一下我一下,在四溅的火星里砸下一片金属的嘹亮。打铁有“锤语”,小锤敲得急,大锤也砸得急,小锤敲得慢,大锤就跟着慢。单击与连击,轻击与重击,均由“锤语”引导;若是小锤再一次敲打在铁砧“耳朵”上,大锤就要停下来。

他们将铁棒打出一个尖头,然后折弯,铁棒的颜色重又暗下来,再埋入炽红炭火里,取出,再打。最终,将成形的铁件放入淬火的水桶里,滋的一声,一溜青烟冒起,这样的铁件才算真正坚硬了。二铁给炉子添了一小锹碎煤,重新放上了两根粗铁棒,又拉动风箱,蓝色的火苗呼啦一下四散升起,要冲出来的样子。

所谓“趁热打铁”,打铁时的温度很重要,要是温度已降,颜色也暗了下来,还在锤打,铁件被打裂了,修补麻烦,很难再敲到一起去。过去说人生有三大苦:打铁、拉锯、磨豆腐。打铁排第一,说明确实苦的。打铁是力气活,你看那二铁,挥甩很大的锤子,每一锤都要狠劲砸下,黝黑发亮的赤膊上,总是挂满汗珠。虽说陈打铁把铁块稍为轻松,但须凭目测把握火候,不断翻动铁料,与砸大锤的二铁配合默契。所谓打仗要父子兵,打铁需亲兄弟,这兄弟俩配合,不用讲一句话就心领神会,只管闷头去打,精练而简约。

镇上人喜爱兄弟俩打的刀具,他们打的菜刀很讲究工艺技巧,两片铁包着一片钢,反复地折叠,煅打,打出来的刃口比纸还要薄,特别锋利,真有吹毛立断之功效。兄弟俩合力加工过最粗重的零件,就是镇上油坊里用的锤头,那时榨油必须由人工操控锤头使劲撞击压榨,将木槽中的菜子油挤榨出来。而这种纯铁锤头一个就是三十多斤重,煅打时,陈打铁用铁钳牢牢夹住锤头,二铁则甩开膀子挥锤对准烧得通红的锤头下死力一番猛砸,直到锤头成形。他们还给船民打制过较为复杂的铁锚,给蔬菜队打制过耖地用的铁耙。

兄弟俩的家室,在河沿的下方,半砖半土的墙壁,半瓦半毡的顶盖。一年前的洪水将屋子泡塌了一半,倒了一方墙,连房顶都是以后修补的。屋子里却有个长得很周正的年轻女人,喊做水妹妮,是发大水从下游逃荒过来的。水妹妮像一只遭风暴而折翼的鸟,孤苦无依时歇落到兄弟俩的枝头上,根本谈不上什么明媒正娶,一女侍候二男,难免有一些难听的话传出来。不管怎幺说,有了女人,缝补浆洗,一日三餐,屋子里收拾得干净清朗,很有居家过日子的气象。又过了一年,水妹妮生下一个男伢。人们交头接耳猜测这到底是老大耕作出来的还是老二种下的?当事人不讲,留给外人的永远只能是猜想。

夜晚从他们那个小屋旁走过,昏黄的灯光在窗户上映现出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的剪影。有时孩子哭了,便能听到屋子里水妹妮在边拍边哄,有轻轻吟唱的声音传了出来:

“张打铁,李打铁,

打把剪子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

我要回家学打铁。

一打打到正月正,

家家门口挂红灯;

一打打到二月二,

前头村口挑野菜;

一打打到三月三,

三月喜鹊闹牡丹;

一打打到四月四,

一个铜钱四个字;

一打打到五月五,

划破龙船打破鼓……”

秋天的时候,陈打铁收拾了一副带有被袱卷的铁匠担子一肩挑出了门。

深秋的河流寂静而幽凉,偶尔有南飞的雁影从水面上掠过……那以后,再也没见陈打铁回来。

同类推荐
  • 想见 看见 听见

    想见 看见 听见

    有“世界摄影之于中国的启蒙者与传道者”之誉的著名摄影家阮义忠,三十年来第一本个人随笔集。以真挚隽永之笔,回顾他摄影艺术生命中所有的“想见,看见,听见”。本书同时收录近50幅阮义忠摄影作品及方大曾、吕楠等著名摄影家的代表作品,读者可从中一窥“摄影教父”镜头背后的故事,与其拍摄的黑白影像相互映衬,图文共赏,构成一部完整的生命之旅。
  • 民族情怀

    民族情怀

    我国学术民主的空气越来越浓。于浩成的文章能够在《文汇报》上发表,并不是偶然的。在此之前,王若水的《为人道主义辩护》出版,其中有两篇是与胡乔木同志公开商榷的文章,这开了与中央领导人平等讨论问题的先声。接着,蛇口一家报纸登载了公开批评该区最高领导人袁庚的文章。这些,似一声声春雷,打破了沉闷的空气。我们相信,于浩成先生这篇文章的发表,会对我国学术民主与学术自由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 传统下的独白

    传统下的独白

    这本书共包括四十几篇文字,篇篇都是名副其实的“杂”文,有的谈男人的爱情,有的谈女人的衣裳,有的谈妈妈的梦幻,有的谈法律的荒谬,有的谈不讨老婆的“不亦快哉”……各文的性质虽是杂拌儿,但是贯串这杂拌儿的却是一点反抗传统、藐视传统的态度。
  • 跟穷人一起上路

    跟穷人一起上路

    这是一本关于情感的书。它的出现来自回忆,来自生命最初的忧郁,来自一个简单而亲切的名字——80后。黑天才、刘卫东、恭小兵、萨之鱼、手指、陈错、刘脏、beaidid、杨莎妮、小饭10位80后的青年,带我们一起去体验这一代人眼中的世界……没有当下,我们不可能感受到什么是未来。所谓未来,就是对生活的希望尚未泯灭的时代。让我们满怀希望,跟穷人一起上路。
  • 一路林红

    一路林红

    以文情并茂的短故事,带领读者遍访欧亚美洋非五大洲。以企业高管的眼光和文学的情怀,细腻温婉、诙谐幽默的笔触,诠释中西方文化。以充满哲思、怡情怡景的人生感悟,编制成绚丽多彩、姹紫嫣红的人生大片。《一路林红》是作者路琳根据她多年在世界各地的游历,用足迹和心情写就的作品。文中记述了在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上与一件红风衣的奇缘;在夏威夷海滩与英俊飞行员偶遇,并再次巧遇飞越基拉韦厄火山;在北海道雪域邂逅一只野红狐而那红狐却温顺地在她身边坐下对眸……
热门推荐
  • 神话永不终结

    神话永不终结

    一个身怀艾泽拉斯各种技能的男人在新世界的故事
  • 重生之孤女富甲天下

    重生之孤女富甲天下

    她是一缕异世芳魂,投生大秦悲催孤女,亦是人口相传的命带扫把星。人人只道梁家孤女窝囊柔弱,人尽可欺,殊不知她胸中有丘壑,腹中有志,不输天下男儿。她有弱点有无奈但她同样坚强忍韧,心思缜密,锋王暗藏,冷眼看你争我斗。斗吧,只要不妨碍我发财!靠!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Kitty啊!长出獠牙的萝莉发怒起来也是震人发聩的,待我一怒为情好好整治一番,看谁还敢怨爹骂娘。八年养精蓄锐,积攒荏苒,一朝爆发,满朝皆惊,姑奶奶我就要开辟出我的傲人财路,姑奶奶就是要包养男人!不过这个战场铮铮铁骨也太穷了吧,还贼能花钱!她能不能换个男人?
  • 真镜

    真镜

    既然天看不见我,那么从此我的眼中也不再有天!一块神秘的黑色石头带着他走出了十万大山,靠着一次次觉醒,不断变强,走上了武道的巅峰。这里有武者与修真者之间的宿命之战,这里有人与妖兽之间的立场之战,这里有时代与时代之间的碰撞之战!纵使红尘万丈,烟花易冷,我心不变!
  • 此生彼岸定不负君

    此生彼岸定不负君

    听闻冥界有一只鬼,着红衣,他不愿意去轮回,只愿等一不归人,就这样过了几百年,众鬼都认为他等不到了,逐渐习惯每每看彼岸花丛,都有那只鬼,然而某一天,那只鬼却突然不见了,有传闻言,那鬼终于被劝动,去了轮回,也有传闻言,那鬼寻了一处锦瑟之地,终与心上人相伴
  • 萌婚,娇妻18岁

    萌婚,娇妻18岁

    柯子莣,人称王子,明着是红牌明星。暗地里却是神秘组织的首脑,她与他初见,她救了被绑架的他,岂料,却被他误认为绑匪。再见,她是为好友打抱不平的假小三,他对她冷嘲热讽。三见,父亲的商业摩擦,只因她看不过眼,直言直语,她被他父亲钦点为他的保镖。直到柯家奶奶绝症,愿望是她嫁给他…
  • 傻白甜的逆袭之路

    傻白甜的逆袭之路

    “我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哦~”“我什么都不懂呢,都听你的~”曾经被绿的发光的傻白甜,发誓要翻身将男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 世界之大无病不有

    世界之大无病不有

    作为一名杂志社的新人记者,我被拍去了一家医院做采访。这家医院知名度不高,就像是一夜之间忽然冒出来的一样,但主编非要让我去,我去了,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 末世媳妇不好养

    末世媳妇不好养

    末世不可怕,养媳妇太累!关键这媳妇脑袋不灵光,吃东西要靠喂,走路要靠背,不喜欢说话还常流口水。这也就罢了,关键男主是丧尸啊!经常喂媳妇丧尸肉是要把媳妇变丧尸吗!=====求收藏求票票o(*////▽////*)q
  • 无风殿

    无风殿

    她是神域神茯族的少族长他是神域至高无上的域主继任族长的那天,她去神域殿得到他的点化神座上的他惊鸿一瞥下只见她破云而至张扬得意的一笑让身后的万千霓虹,整个神界都黯然失色从此,她是他的劫亦是他的命废去半身修为只为知道她的劫天命难违,为化去她的死劫他逆天而行被困在神狱千年终为她求得千年无忧千年后,她坠入混元位面他亦舍去神域域主之位随她而去失去记忆的他们能否在万千繁华,时空穿梭中再次相遇?
  • 爱我你想得美

    爱我你想得美

    如果有一天,高中时期那个伤害你的人突然出现在你面前,并且向一个曾经被他们嘲笑欺辱的“猪扒妹”“肥婆”大献殷勤,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夏苒猜,贺廷安肯定是真心话大冒险输了~瘦身逆袭变成大美人,假中计,真雪恨~贺廷安,爱情真心话大冒险,就问你敢不敢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