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11100000032

第32章 生活中的大智慧(4)

有一个落魄不得志的人碰见了一位智者,问其为何自己总是无所作为。智者沉思良久,蓦地舀起一瓢水,问该人:“这水是什么形状?”该人摇摇头说:“水能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将水倒进了杯子里,这人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又把杯子里的水倒进旁边的花瓶里,这人又说:“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无奈地摇摇头,端起花瓶里的水倒入了一个盛满沙土的盆里,水便一下子浸到沙土中,不见了。这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之中,智者抓起一把沙土,说:“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啊!”该人对智者的话咀嚼良久之后,高兴地说:“我知道您的意思了,您是想说社会就像是一个个有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进到什么样的容器中就是什么形状,而且人极有可能在一个有规则的容器中消逝,速度之快,并无法改变。”智者没有说话,只是伏下身子,手在青石板上摸了一会,然后顿住。这人将手伸向智者所摸之地,感到有一个凹陷。智者说:“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顺着屋檐落下,这个凹陷就是长期落于此的结果。”此人恍然大悟:“我明白了,虽然人有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之中,但是也应该像这小水滴一样,改变青石板,直到把容器破坏。”智者说:“对,这个凹陷最终就会变成一个洞。”

人就像是水,面对不同的社会“容器”,要有不同的形状,但是无论外形怎样变换,只要保持内心的清静,便可有一番作为。唐代诗人刘禹锡说:“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生如流水,遇到任何的艰难险阻都要如水一样静。保持心静,就要在这个世界中依靠自身的意志力遏制杂念,摒弃外界的诱惑而进行独立的思考。保持心静的人,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区分自我与欲望,如何不受欲望的支配,如何在诱惑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

10.坦率真诚是慧根

在这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于单独行动的社会,只有真诚地面对他人,才会换来他人的真诚;只有坦率地面对他人,才会换来对方的坦率。社会使人们变得越来越不单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裹上了一层厚厚的茧,不能以真面目示人。佛教讲究以诚待人,以真待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真诚相待。

对待他人要坦率真诚

一位年轻的居士去拜访一位得道高僧,两人从早上一直聊到中午,高僧觉得这位居士十分博学。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庙里的小和尚看两人谈得这样投机,便为他们准备了一大一小的两碗面。高僧看了一下摆在自己面前的面条,将大碗推到居士面前,说:“你吃大碗的吧。”

一般来说,居士为了表示宾客的谦让,应该将大碗的面再次推到高僧的面前,以示自己对他的恭敬。谁知道,居士居然一点也没有推让,拿起筷子张口就吃。高僧见他这样,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心里想:本来以为他慧根不浅,谁知他却一点礼仪都不懂。居士吃完饭后,看见高僧依然没有动筷子,而且脸上带了一些愠色。于是他就笑着问高僧:“师父为何不吃呢?”

高僧仍是一语不发。居士笑着说:“我实在是饿了,只顾着狼吞虎咽,忘记师父了。如果我将您推给我的大碗再推到您的面前,那就不是我的本愿了。既然不是我的本愿,我为什么要那样做呢?那么我问师父,您将大碗推给我的目的是什么呢?”

高僧仍然带有一丝不悦,说:“吃饭。”

居士说:“既然我们的目的是吃饭,您吃是吃,我吃也是吃,何必您推我让呢?难道您将大碗面推给我的时候不是真心的吗?如果不是真心的,那您为什么要那样做呢?”

高僧听完之后,气也消了,并且也有所顿悟。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需要谦让、客套的,但是有时候这种关系如果做得过火的话,反而会给对方为人虚假、不真的感觉。还不如适当地谦让一下,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坦率与真诚即可。人们之间的交际实质上就是给予和索取的过程,并且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在物质方面,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因为这是基本的礼仪,但是如果这份缺乏诚意,只能视作是恩赐,出于无奈不得不接受;在精神方面,同样缺乏真诚与坦率的话,别人就得不到自己的给予,自己自然也就索取不到自己想要的。所以,坦率真诚地与人交往,才是人际关系管理的重点。

北宋大词人晏殊14岁的时候参加殿试,宋真宗便出了一道题让他做。晏殊看过试题后说:“我十天以前就已经做过这个试题了,草稿还在,请陛下另外出个题目吧。”宋真宗见他这样坦率真诚,并没有因他冒犯自己而定罪,反而还觉得这是一个可信之人,便赐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在史馆任职期间,每逢节假日,京城的大小官员都会到外面吃喝玩乐。晏殊因为家贫,没有钱出去,只好和自家的兄弟们在家里读书写字。一天,宋真宗点名要晏殊担任辅佐太子的东宫官,许多大臣不解,宫中有才华者不在少数,为何会点名晏殊。宋真宗解释道:“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和他的兄弟们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听了,谢恩之后便说:“我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里穷而已,如果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如此这般坦率与真诚,宋真宗对他更加信任了。

俗语说得好:“真诚贵于珠宝,信实乃人民之珍。”只有自己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坦率真诚,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社会上虚假之人众多,而且各种繁文缛节也使得人们喜欢戴着面具做人,殊不知这样只会让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困难。过分的客套与谦让,只会让对方觉得自己虚伪,不真诚,而且有些东西明明是自己想要的,却推脱给别人,不够坦率,这样的人是人人敬而远之的。

要想得到他人的信任与真诚,首先自己要学会坦率,能够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真诚,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会变得简单而实在,自己也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1.心无杂念,才能拥有一颗平常心

人之所以会活得痛苦,就是因为有太多在意的东西和事情,容易被自己心中的杂念所牵扰,进而内心不能保持清净,对于某些事物的看法也就融入了太多了个人情绪。佛家讲究无欲无求,心无杂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看淡人生。

难得平常心

有一个婆罗门住在罗阅祗城,他常常听周围的人说舍卫国人民不但孝养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于修道,供养佛、法、僧三宝。为此他十分向往,于是他便想去舍卫国学修佛法。到了舍卫国以后,他看到田地里有父子两人正在耕地、播种。这时,有一条毒蛇突然出现在儿子面前,将他咬死了。再看那父亲,不但不管儿子,还继续手中的农活,甚至连头也不抬。婆罗门甚感疑惑,便上前来问其原因。没想到耕种者反问道:“你从何方来,来此有何目的?”

婆罗门回答:“我从罗阅祗城来,听说你们国家孝养父母,信奉三宝,所以我打算来此求学修佛。”然后他又问,“你的儿子已经被毒蛇咬死了,你为什么不难过,反而还接着耕地播种呢?”

耕种者说:“人的生老病死及世间万物成佳坏天,皆为自然规律,忧愁啼哭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伤心得连饭都不吃,觉都不睡,什么都不干,那不就跟死人一样了,活着的意义就不大了!你要是进城,路过我家的时候,请你替我转告我的家人,说儿子已死,不用准备两人的饭菜了。”

婆罗门边走边想:“这个人真是不像话,儿子都被毒蛇咬死了,竟然也不悲哀,还想着吃饭,真是连一点人情味都没有。”进入舍卫国以后,他来到耕种者的家中,见到了他的妻子,便说:“你的儿子已经死了,他的父亲让我捎话,说只准备一个人的饭就行了。”

妇人听了婆罗门的话之后说:“人生即如住店,随缘而来,随缘而去,我的儿子也是一样啊!生是赤条条地来,死亦赤条条地去,任何人都不能违反这一规律。”

婆罗门听到这位妇人的回答后,没想到竟然也是如此。于是他就很生气,便对那个妇人说:“你的儿子死了,你难道一点都不觉得心痛吗?”

妇人沉默不答。

婆罗门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国家,因为之前他听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是如何慈爱、孝顺,如何供奉三宝,所以才决定不远千里来修行的,没想到竟然会碰上这么没有人情味的人,这种人怎么配信佛修道呢?百思不得其解的他决定去请教伟大的佛,见到佛之后,他向佛行礼,然后退坐一边,满脸愁云。佛已经明白了他的来意,但还是故意问他为何忧愁。

他说:“遇事不合我的想法,故而忧愁。”

佛又问:“遇上何事不合你所想呢?”

他便把自己去舍卫国的所见所闻如实地告诉了佛。佛听完后,说道:“善男子,这些人是真正明白人生事理的人啊!他们知道人生无常,伤心悲哀都是无济于事的,不如正视世间及人生的自然规律,所以也就无忧愁了。尘世之人不明白生死无常的道理,互相贪着爱恋,等到突发事件一来,即懊恼、痛苦,甚至痛不欲生,无以自制。正如人得了热病一样,高热谵语,恍恍惚惚胡说八道,只有经过良医诊治下药,热退病愈,才不会再说胡话了。世间俗人长时间被贪、嗔、痴三种烦恼袭扰,不能自拔。如果自己能明白无常之道理,能明白佛法苦、集、灭、道之道理,那么自然烦恼尽除。这些人皆可以正道啊!

婆罗门听到佛所说,即自责道:“我真愚痴,不明佛法大义,现在一经佛说,如黑暗中见到光明,恍然大悟。”于是他皈依佛门,并受持五戒,精进而修持出世之法。

虽说这个故事有些夸张,因为没有哪个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死的时候还能无动于衷,但这也是在告诉世人世间的一切都有其规律,面对大喜大悲、生死、苦难等,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种处世态度,在这个世界上,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实在是难得。面对这个世界的种种诱惑,有几人能够不为所动?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世间能引起自己情绪波动的事物实在是太多了,有人甚至看到一朵花谢了都会泪流不止,忧愁伤心。与其这样,不如以平常心来看待,顺其自然。

马祖道一大师在《景德传灯录》中向世人开示了“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之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这便是“平常心是道”的来历。人生多磨难,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是顺顺利利的,不如用平常心处之,任花开花落,潮去潮来。平常心,看似平常,实则不平常,它是人生的一剂良药,让世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宠辱不惊,闲庭看花。

同类推荐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露露集:略谈伊斯兰教与中国的关系

    露露集:略谈伊斯兰教与中国的关系

    《露露集·略谈伊斯兰教与中国的关系》为作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他试图从跨文化和跨社会的角度来研究伊斯兰教与中国的关系、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和中国穆斯林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点。全书分为六篇,有历史篇、礼仪组织篇、苏非篇、比较宗教篇、振兴篇、海外学者篇。虽然是一种从属于华夏主流文化的亚文化,中国伊斯兰文化却是融汇了其他中文化优秀成分的独特文化,具有包容性、并蓄兼收的特性、灵活应变的能力及适应时世的机智。凭借如此跨文化的智慧和能力,中国穆斯林所承载的伊斯兰文化能够经历巨大的沧桑变动而一直不断发展和兴盛,且百折不挠地前进。
  •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是浮澡的,人们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本书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让人欢喜的道理。
  • 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作为般若系统典籍的精华,言简意賅,揭示了般若思想的精髓。自三国以来,被译出21次,历代为之注疏者有百人以上,流行至今超过80种。在般若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心经》的千古魅力,就在于它仅用260个字,揭示了究竟解脱的不二法门,对修学佛法来说是必不可缺的根本典籍之一。济群法师长期从事佛教教育及研究工作,现为闽南佛学院研究部导师。
  •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研究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羡林从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切入,修正了原来的很多假设,考证了佛教是间接传进中国来的。全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经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羡林先生重要的佛学研究成果,呈现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体现的思想和文化观。
热门推荐
  • 绝代剑痴

    绝代剑痴

    这是一个铸剑师的世界,一切精彩尽在其中,一起来看吧!
  • 牧场物语的悠闲生活

    牧场物语的悠闲生活

    玩牧场物语,浇水用小矮人?“不!我自己来”。说着伊乐就拿起魔法棒挥了挥。瞬间空中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球体。“砰”啊嘞?我的菜呢?麦斯:(||?_?)“你用的是火球魔法……”。“啊哈哈哈”今天天气不错哈,我出去溜达溜达。(原名:穿越之牧场物语矿石镇)
  • 打开宝宝的聪明穴

    打开宝宝的聪明穴

    本书荟萃和创新了多元婴幼儿智能游戏。在游戏中,需要父母的教和宝宝的学,需要对规则的领会和游戏过程中的密切配合。多做这些游戏,能使父母和宝宝之间经常有机会互相观察和模仿各自的行为与情绪。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本书的游戏内容体现了循序渐进、难易得当、重点突出、丰富多彩的原则,为家长提供较多的选择。这些游戏可以有效地开发宝宝的智力,打开宝宝的聪明穴,让宝宝在甜蜜与欢笑中成长。全面提升婴幼儿的发展水平。父母可因材施教,在游戏中开发宝宝智力、培养创新思维,塑造智慧型、创造性与竞争型人才,共创美好明天。
  • 快穿之366种失恋

    快穿之366种失恋

    一个被散养的天帝之女~一个偶然的机遇~一个个的帅哥~来吧,谈个恋爱
  • 睥睨天下:任性小女帝

    睥睨天下:任性小女帝

    陌妍月悲催的发现她穿越了,还是历史没有记录的国度。还有一个妹控哥哥,一个全能大师兄。然而一个不小心就当了异国小女帝,有事没事离家走走、看谁不爽揍揍,哼!我是女帝我任性。还有……那什么王爷,你跟着我干什么?从此王爷开始了漫漫追妻之路……看她如何以现代人智慧,祸害人间…呃,口误,是造福!造福!造福!她又不是妖精,怎么会去祸害人间呢?对吧!对吧!对吧!
  • 别难过我在

    别难过我在

    “你为什么不相信她?你不是说爱她吗?你爱她难道不应该相信她吗!”“我怎么相信她?你让我怎么信?所有的证据明明都指向她!”“呵,证据,所以你就不去查了吗?”“查?怎么查?”【女主反虐噢】
  • 快穿之白莲花表妹系统

    快穿之白莲花表妹系统

    邹白在现实中本是一名碌碌无为整天沉溺在小说当中的女生,但没想到在一个熬夜追书的夜晚因情绪激动猝死过去被系统找到,女主不圣母!不圣母!不圣母!
  • 月神零零七

    月神零零七

    玄幻快穿团宠文。霸道狡猾腹黑的男主爱上外表单纯直爽内心细腻勇敢的女主的故事。男主:上一世你为了六界众生与我决裂。那这一世你便要还我整个人整颗心和你的整个世界。女主:说好了人设是神,咋变成了落魄的仙?算了,仙也行吧。无意间打开了去往多维空间的通道,就要被迫营业又是闹哪样?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男主:嫁给我!整个世界都会围着你转。女主:嫁给你?休想!你个大骗纸!吃得苦中苦,方为天上神。待我他日人设成真,定要吃尽美酒珍馐,淡看闲云落花。男主:带上我!女主:你?去后面排队!
  • 女主她穿越万界

    女主她穿越万界

    这部作品是讲女主得到系统穿越个种次元.....如斗罗、狐妖小红娘、叶罗丽等当然也可能是作者自已写的世界哦~因为是新手所以随时可能大监做好准备(女主无cp)
  • 破茧奇缘

    破茧奇缘

    什么?城里不买房子不结婚!弟媳逼房成功,“嫂嫂”在订婚前夜悔婚,面对退回来的聘礼,陶均何去何从?好人有好报,他不但成功逆袭一位娇妻,而且妻子各方面比弟媳优秀,直接气死逼房女。峰回路转,揭开层层内幕,昔日青蛙王子真身原是豪门遗少,几十年前父辈的恩怨情仇终于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