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84400000001

第1章 山村故事说书唱歌之一

一路走来?民风民俗趣事

第一章:家在巍峨大别山山村故事说书唱歌之一

多云山峦峰霁异,哲人峰巅耀霞云。

锌玉骏马千万里,楚华物宝与萧彬。

金台高表金先字,巧云弄日巧心灵。

名贵雅传千古韵,何氏水桃延红星。

多云山,大别山天堂别名。霞,云霞,意哲发妻。哲人,意哲秉性高尚。爱女壬午年,故曰骏马。楚华、萧彬亲兄弟。金台、金先,亲人妹姐,巧云大姐之名。名贵严父,何氏水桃慈母也。父生年喜唱民歌,母在世勤劳贤淑,后辈延续之。

书中单表,在巍峨的大别山主峰脚下有个叫九资河的山区小镇,古属鸠鹚国,出了个京剧创始人余三胜等许多名人。马朝柱还在天堂立个山寨劫富济贫。元末起义英雄徐寿辉在天堂安营扎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驻过军。又是天然氧吧,所以才久负盛名。

九资河镇西北有个赵家坳村肖家垸队。说起肖家垸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甚至从未听说过,但故事得从这个不知名的小村庄说起。由村部向上(北)走约一公里处就是肖家垸了。肖家垸杂有六姓,肖、胡、付、柯、占、李。其它姓氏人丁少,以肖姓人丁最多,故称肖家垸队。肖垸物产丰富,特产多,所以很多人都知道肖垸这地方。

肖家垸有大肖垸与细肖垸之分。中间有一条三丈见宽的大河相望。细肖垸在大河之东,大肖垸在大河之西。这里的秀丽风景被好多棵粗大的古橡碗树(俗称钱皮树)点缀得淋漓尽致了。

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前天打电话回家问肖家垸古橡碗树的情况,回称,只剩下了二棵了。其余的古树因年代太久都自然倒下了。但木质色泽如红木的规林树至今茂盛,它是国家保护植物。但肖垸后面的古橡碗树,是否有树老倒的情况就不清楚了。这些旖旎的风景,不时吸引大学生来写生呢。正是,莫道此地无人问,山区美丽自闻名。有人来欣赏自不奇怪了。

大肖家垸前左方向有个很的大稻场,稻场地面是用黄泥与黄沙混合铺成的。如果只用黄泥铺,下雨天就变得稀软,只要脚一踩就陷进去了。只有黄沙略好一些,但也能陷进去。最烦的是用石磙碾稻谷和小麦脱粒时,收集粮食的时候,黄沙也会混在里面。黄沙与黄泥混铺成的稻场,收集粮食时黄沙就少多了。现在条件好,生活水平有提高,应该有水泥铺设的稻场吧。凭借天然之造化,稻谷场造福于后人。

稻场外有二米多长的腰形石,石呈浅黑色。宽约80公分,高度约1。5米。二头略向上翘。据传,以前是肖垸下马用的石头。

出肖家垸正前面,有左右二个不规则的圆形大石头。高约200CM,据传是出肖垸上马用的。传说虽是传说,我也没有见过。但这下马石还在。传说的内容我也不信其无,巨型石头可以见证。

上马石,因为修到肖垸的马路被毁掉了一个。修马路是我带头修的,就因为这个上马石占据了路面一边,只好让石匠分解成石条,做成马路的基岸。道路左上又是几百年的大古树,总不能修路砍古树吧。

垸子左前方有个水塘。塘里的塘漏桩是控制水流的。田里不用水就塞紧储蓄水。用水,就抽起塘漏桩灌溉农田。如果下雨天水塘满了,要抽起塘漏桩让水放走,不用担心水冲跨农田,田边上都起了水沟,专门用来放水的,大水会顺着水沟流到溪河里去了。

肖家大韬(堂屋)坐北东南向。大门用石材做成,石纹细腻呈白色,如火石一般。门板用的是厚重的杂木,二扇对开型。上下韬(韬,方言,堂屋的意思)用青砖砌成,显得古朴端庄。下堂屋到上堂屋台阶用的是一尺多宽石条,约有十几步高。让上堂屋有居高临下的态势。

台阶二边是明亮的天井。阳沟(天井)作排水用,还可以养团鱼(甲鱼)呢。拾级而上就到了上堂屋,堂屋中间的木梁用粗大乌黑的立柱支撑。正中照壁上有个很大很长的金字牌扁,呈倒U字挂设。扁额长宽,金字扁让人联想到肖垸从前景象,一定是很辉煌。

父亲说:“嗯接(你们)不晓得吧,听我老忒(头)儿说,以前肖阁(肖氏)的有个人中了文举人。一个何阁(何氏)的人中了武举人,何阁(何姓)的武举人送来上韬(堂屋)的这块金字扁额,配上对联送到肖阁(肖府)的。肖阁的为了好看(荣耀)还宴请亲朋好友,派(摆)了半个多月的酒席来庆祝呢!”听这话,让人羡慕不已!

后来我又听说,何氏武举人是肖氏宗族的外甥。想也是的,不然怎么送这么大的牌扁来庆贺呀。文举人与武举人的故事很少有人提起过,只有那金字牌扁依然挂在上滔(上堂屋)的照壁上。

写这小说时打电话回家问起个那扁上的字。接电话的男人年过花甲了。他说:“细爹儿,好多个篆体字,额(我)也不认识得。还有一块扁,被额的(我的)记春(他哥,一个60多岁老实的男人)打哐(碎)成好几块儿准备当柴烧,恰好,被人郭(家)看多(见)了,被制止后,才冒(没有)烧成,额(我)把它捆在一起儿,放在墙角里堆起来了,以后会变成么样子,就不晓得了。哈韬(下堂屋)已经倒塌成荒厂儿(废墟)罗,上韬(上堂屋)冒(没)几年,我就组织家里的人砌盖(维修)哈子(一下)还能勉强维持冒(不)倒。以后成么样子就不晓得了。”

听说金字扁打哐(碎)了,我心里也难受极了。

这堂屋被肖氏宗族的一户人家居住,他人丁多,这俩老口子就有6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辈分比我家矮二辈,男丁多在前,一女在后。

堂屋的隔壁,住着一户人家。房屋老旧,墙体成灰黑色了。这人家有个不多话肯干活的男人,和一个比他小10岁有着一双巧手的老婆。生有3个儿子和3个女儿,女大在前男小在后。那就是我的老屋。

70年代的农村是靠劳动力挣饭吃的。儿女多又小的人家劳动力自然就少。只有爸爸妈妈下地干活,一天一人挣个8到10分的。干苦力活儿挣10工分,还是要劳动力好的人。体质差的就在8工分之内也不错了。一方土养一方人,天不生无路之人。没正粮山上有野菜。

从早到晚,起码要做十几个小时生活(工作),农活轻松点就一天到晚8分。工分是队长说了算,每个劳动力手上都有个劳动手册,记录出工时间和工分。

月度结算工分总和,再从集体仓库领出工分粮食拿回家吃。挣工分少了的人家,一大家人温饱就成了问题。没饭吃,就问有的人家借口粮,借不到就得吃野菜。基本上,大多数人丁多,劳动力少的人家都这样。人正是,生死在命,宝贵在天。

我就出生在堂屋的隔壁人家。七十年代的时候,8个人住几间旧瓦屋里,灶哈(烧饭吃饭的一间屋子)约有20平方米,光一个烧饭的土灶就占了几个平方米,当然包括灶前堆放柴禾的地方。

还有一个烧挂锅儿的火廊,是在地上挖个圆坑,边上用青砖围起来,再用黄泥括平,这就是现在有名的天堂吊锅。火廊(火廊,挖的圆坑,烧火煮饭用。)靠墙的一面是芋头窖。

秋天挖的芋头藏在里面,上面添满黄沙保证芋头不坏,要吃时就耙出芋头来洗净切成方块与米一起煮饭吃,味道可香了。大概也有“饥不择食”的意思。

如果做农活饿了,火廊有火的时候,在火廊红火灰里埋几个大芋头,过十来分钟用铁钳掏出来,把灰尘拍干净就可以吃,有讲究的把上面一层皮剥掉吃。如果芋头没有埋进烧红的火灰里,肯定不熟,嘎生嘎响的,吃多了就放臭屁。看官,可得记下心了。

白天劳动累了,晚上就互相串门,大家坐在一起拉家常。或有几个爱老唱歌的人在一起唱老歌,哪一家的主人也非常热情,开水冲壶茶放在火塘边上,茶壶是黄泥烧成形或是陶瓷做的,装一壶茶容量约有一升,大的茶壶装得更多。

客人来了敬上一碗茶和一支烟,喝一大碗热气腾腾茶水浑身暧和和的。也有爱喝茶的人,不管渴不渴,照常一碗接着一碗的喝,茶喝淡了,主人就倒掉茶渣续泡一壶。茶叶每家每户菜园堑上和山上有野生的茶树。也是山区特有的资源。

一到谷雨以后老妈妈或媳妇去采新茶。采回来晚上让男人炒茶挪茶叶,炒热了就放在灶台或桌子上旋转着挪动,挪冷了又放进锅内炒,炒热了,又用竹枝扎的刷子扫出来挪,一般三遍后就放进锅内炕干。

挪功好的人,茶叶干了就细,人人都爱喝细茶呢。那味道即使很长时间没喝过,只要一尝试就能试出来是自己家的茶味。那味自始至终让人感到亲切。可惜,野生的茶叶,没用更科学的炒制方法。

后来有的人家不用碗改用茶杯了,一来文明些,二来好看些。唱老歌时,也有会拉二胡的人,你唱我拉,或边拉边唱好不热闹!

我在细的(小的)时候就爱听老歌,更爱听拉二胡。十多岁时按别人胡琴的样子,把蓝竹格(锯)个竹筒儿,看到别人打蛇剥蛇皮用光棍撑大晒干后,就去讨一张蛇皮来。山上砍些根罗汉竹子好做琴弓,和不起毛硬一点的尼龙绳代马尾。做了一把琴后觉得好难做呢。

竹筒的空间要有四指宽,前面二指的地方用火钻钻通成圆孔,要能放进琴柱子。放柱子后面要有四指余地。琴柱最上端要各隔开四指钻二个圆洞放琴把儿,柱子与琴把要削成个好样子,表面刮光趟(光滑)些,可以用破碎的陶瓷碗片来刮。

罗汉竹子要细长、节密。用火烤热后固定成琴弓的样子后让其冷却。二头弯曲过约一寸处用小的火钻钻洞,便于穿尼龙丝。说到尼龙丝,先要把尼龙绳子废开(一根根丝解开)成一根根的,因为尼龙绳丝不直就要放进热水盆子内泡,泡好了几分钟后用手勒直固定。

再穿过琴弓二头扎紧绷紧,配上从松树油烧后凝成一团的松香,加上内外弦,柱子中间扎千金。琴就算成功了。拉一拉,摩擦出悦耳的声音来,足够让我兴奋一阵了。

唱老歌也是农村必不可少的文化生活,现在值得人去回味和珍惜的往事。再有就是说书。说书的人是外面请来的。

第一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听得津津有味,说的是神话与历史方面的故事。听故事,农民叫做“挖古”,说古人的事儿,很形象。

说书人,先要说书帽儿,说些惹人笑得肚子疼的热笑话。有的些书人口才好的,看见什么就作成笑话说。把听书的人作成笑话可好玩。

总让大家听得更来劲,更加开心。也有历史知识好的说书人,说个金剑牌子的书帽儿,里面的内容涉及到各个历史相关人物也好听。

一个小时说一回,刚好最精彩时就不说了,好让第二天别人又要来听。不然心里挂念着书里面人的命运。晚上收场时轮流给钱,不足3元的由主人来贴钱进去。父亲也总是掏几角钱出来说:“钱少了点!”

因为那个时候木匠师傅,石匠师傅也是一天人工钱3元。主人要给说书的先生熬(煮)挂面腊肉来作夜宵的。不然先生说一晚上书的,肚子早咕咕噜噜叫了。

中间听书的时候。主人还拿出向日葵籽或南瓜籽炒给听书的人吃,一天的劳作与辛苦就这样在自愉自乐中打发得轻松自如。说书先生休息时,有爱叫(说)的人,会说点下流笑话来。

有的人家本分点的干坐在屋里,到十点了就睏瞌睡了。一来没有钱去听说书,听书了人人给钱自己不给那好意思呀。

小时爱听说书和拉二胡了,自己做了一把琴又不会拉,琴弦自然也调不准音,就让会拉的给调弦,自己乱拉真吵死人。

家里人最讨厌我拉琴了,邻居也讨厌我拉。农村把拉不出调的人,就叫杀鸡。如杀鸡时鸡的声音样难听。

于是乎让细肖垸的一个会拉的人教我。那个人比我大好多,但我的辈分比他高二辈,按农村习俗,年龄再小也要叫细爹的。

自己人就让他教吧,这一天他刚到我家里喝茶没事干,就拉我做的胡琴。我说:“你拉得好听,教教我吧,教会了,给你买大公鸡的烟抽。”

那时大公鸡香烟1毛5分钱一包,还算好烟呢!有的烟才8分钱一包,也有不少人抽。可他只顾自己拉,听我说要他教我,就让我自己拉。我一拉他就说:“嗯(你)这么学得会呀,嗯以为琴是那么好学的吗!”

就再也不拉了,让我自己蛮扳(蛮干)后离开了。

第二章:旧年代兄妹居多再小也得采药卖钱

先说个细仔(小孩)的笑话,让看官休息一下大脑,再书归正传。

邻居有个小孩的佬(母亲的爸爸)来了,小孩太不听话时,佬就要打他。小孩边跑边说:“佬啊佬,吃稻草,牛屎粑晏(当菜),七(吃)个饱!??????”

重复叫好多遍,惹得大人都笑了。要打他本来是做样子的,那有佬真舍得打外甥呀。

古人说得好,“千日胡琴百日萧,笛子喇叭对面教。”看来没有错。他用这样的理由说,就是不肯教我。心里虽然有点不服气,但脸上还是笑呵呵的说:“那是,那是!我自己拉得试试,看学不学得熟!”

但我也绝对不信自己学不会拉琴。只要一有空,我就天天拉,天天乱拉。只要父母不在家就赶紧拉,不要让他们感到烦。但决心是下了,一定要拉会二胡的。不要我学,也要学。

在的时候我就说:“拉一哈(会)儿,就不拉了。”

记得一次,不知什么事惹得父亲不开心就旦(骂)我:“天天冒得(没有)事儿做,在屋内拉,嗯(你)不晓得拉得多难听,比杀鸡还难听。放假咯(了)就不务正业。嗯再天天拉得吵死人罗,各(给)嗯撂(甩)得大河聚(去)了!”

我一气之下,跑到屋子右边的小河边上拉,调儿(声调)拉得伤心极了,突然觉得找到拉调子的感觉,像是能拉出歌儿来了。

见有些像,心头自然一喜。这不就是有点像自己唱的歌吗,就慢慢摸索拉,慢慢找音符的感觉。心想,按《东方红》的曲调来吧,越拉,越觉得自己拉得有点像东方红。慢慢凭感觉试着拉。

一天晚上,我特地拉给家里人听。拉完了就问:“听出来拉的么事歌曲吗?”

想不到都回答说:“嗯(你)拉的么事(什么)儿,么事也听不出来,根本不是拉的歌儿。感觉比以前吵人好点!”

一下子让我的心冷了半截。额(我)自噶(自己)听不是有点像吗,怎么别人就是听不出来呢?仍不死心,如此往复,从不间断,有空就拉,自己还跟着唱。

一边拉,一边唱。唱一句,又拉一句。谁知时间不长,再问别人拉的是什么时,都说是《东方红》的歌儿,有点像,又有点不像。

总之自己感觉太像了。后来干脆自己边拉,自己边唱呢。从此父和姨(爸爸妈妈)与家人没有反感我拉琴了,都认为拉得像。

比以前好听多了,也不觉得那么吵人了。都认为学拉琴可能学得出来。从他们脸上看出了自己付出后的成果,自己更有信心学了。

谁都会说一句古话,“穷人孩子早当家。”来说农村孩子懂事多,肯劳动肯干活。不由自主想起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这句话。

于是,就联想到山里人唯一的经济来源药材和木材。

说到药材,它是天堂九资河丰富的特产,野生药材资源多,如天麻、苍术、天冬、天南星。桔梗等等。可以说是漫山遍野都是。只是自己不认识药材种类而已。

我们这里好多采药的都是从外地或是别村来的人。

一来他们生活点与乡药品收购站近,信息掌握快些。二来别村的经济资源相对要少些,山林面积没有我这里多,所以大都要跑到我家后面大山上采药。

如果妹妹在家我会叫:“台儿,跟我挖药儿继。”

第一次采药,我应该是6岁左右吧。

我家右边、后面地坪和石缝儿中有很多的老挖蒜,牛蒜花陀(土话,但不知道药名)儿。茎圆粗,叶对生,蔸儿呈圆形。

最下面的根须,如拉的面条粗细。我用很小的取子(一字形,一头如小锄头,一头如小斧头,中间是有斗(塞)柄的圆孔)挖出来的。石缝里挖不出来的要用手来抠,有的太里面也抠不出来。

指甲也被抠断了,手上沾满的都是黑泥。

一上午要鼓劲(认真)挖下来,小提蓝子肯定脏(装)不哈(下)的。有收获了,就快乐地提回家。学着别人的样子,到井边篼(舀)水洗干净。再拿回家用刀切掉根须,后又切成簿片放在簸箕内晒干。

本来是白色的,不能让它在阴雨天变成黄黑色了,否则收购点不收的。即使收也要降价。切片好了后要马上洗干净手,不然痒得难受。

父(父亲)和姨(母亲)都在田里干农活,只好自己试着做。好在有的药没让手痒的,但有个药却能让人烂手,那就是白果。

我家屋后面,有一棵约3个高大的汉子合围抱拢的白果树,是我家祖传下来的。它也如我家唯一的财富样让人踏实。

据说当时家族分财产,值钱的如板栗茶叶山林分给有点势的人家了,那时白果一分钱不值,就分到了我家了。这树白果(银杏)树,还被《黄冈日报》称作霸王树。也被很多人关注了这棵树。

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白果就值钱了。一年的白果有几百块到上千元的收入。家族中也有眼红的人。

这白果树描写,在湖北东湖社区的荆楚文坛2013年“散文英雄会评为“热贴”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好评与关注。其它网站的文学网友,也有了热情洋溢的回复。

《九资河赵坳肖垸风土人文》上也有描述。白果叶子泡茶喝可以降血压,白果有缩小便,调经,去斑之功效。美容效果极佳,中国稀少的保护植物。可是好多树种我都叫不出名字来,后来才知道几棵。

这颗白果树,它是密兜(从树下面)开桠。从一米多二米不到处就枝桠交错,约三米处又少见的开了三个正首(主杆)扶摇直上几拾米高。春天扇子形的叶子绿得发亮。秋天黄灿灿的果子压垂了枝桠。

果子成熟得好时,约有2000多斤左右。

打下来时,有胆大的男人爬上去用长长的竹杆敲打下来,但要等到白露时节敲打才行。时令一到,一敲就落,时令不到,是打不下来的。所以要等季节。

我有时想,所以叫白果,是白露采撷的缘故吧。白果打下来之后收集在一个地方堆起来。过几天后用耙锄捣乱,再放在弯篼(挑猪牛粪的农具)里挑到河边,去除表面上的皮肉,在河里用水冲洗,千万不能用手搞,否则过不了几天,手都死皮了。

只要是懂的人不会用手去接触白果上的皮肉。有手弄死皮了的人会说:“白果还烂手,怪!”

洗白果要在天晴时进行。洗好了后马上放在簸箕和羌(比簸箕大,呈长方形,四角圆弧,竹子做的,晒粮食用)里晒,白果褪出水份变白后马上收起来。

如果是阴天就不能洗晒白果,白果不白,就不好卖了。只要洗白果父会说:“快点拿到簸箕的晒,越快越好!”

白果也是有名的菜肴,可以煮粥吃。可以炒着吃。小时放在火灰里烧着吃,把果仁的外表皮去掉,内面芯子有微毒,要剥开清除的。

而且一天不能超过吃十颗白果,大人说的,我也相信,说是真不能多吃的。要多吃,我也会说:“再吃几个,就不吃了。”

白果值钱了有好多人半夜起来偷偷的捡,也有的人,趁我家没人时站在临近的石头上用竹棍打。白果到白露成熟时落得稀荡荡的。

知道是谁人干的,又不好说明。没看到就算了,看到可不让人打的。有时被我家的人撞上了,说他一声就算了。邻居吗,不要因为小事闹得不和睦。也有脸皮厚的人,把自己当成老实人,脸皮趟着(厚着)打,趟着捡。不懂“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的道理。

第三章:摇钱树让人眼红观音树叶做豆腐

有一次,离白露大约还有近十来天。最近二年白果价格很不错,年年做生意的人上门谈价写合同,给树上的白果估价下定金。

订金下了后,作为甲方要看管好白果不能让人私自打下来,就是我自己家人也不好去打白果,否则属于违约,违背道德。

不过自己家的人,可以对掉落在路上或明显处的白果可以捡。那天我哥哥从山上回来,快到家了老远听见竹棍敲打树枝的声音。目光遥望树上面有技条摇晃,有人偷白果了,心想是谁干的呢?赶快加快步伐往家里跑。

心想:“谁又在捞(偷)我家的白果呢?”

大哥驮了一马(装柴的工具,Y字形,中间有扁担,扁担一头固定在Y字开桠的地方,一头有穿绳子的孔,用绳子把约三尺长五寸宽的马扁担固定,上面码树棍子驮回来烧饭用。)柴跑回来,赶快本(靠)墙上,到后面一看,是垸子里一个人站在树底下的大石头上用竹棍打白果。看到大哥来了,像没看到样照打不误。

大哥强笑着说:“白果不能再打了哈,都是自噶(自己家)的人,我说哈子(下子)就算了,打开门相见的,打好了的嗯自噶(你)拈走好了。”

哥哥这样说不想伤了和气。

那打白果的人还让自己的老婆在下面捡,听我哥说打是不打了,嘴里却说:“这白果不是判(估)把人了吗,他没望着(看见)没有关系的哟,反正又不是嗯(你)家打的,嗯(你)就不要操心了。”

说着,说着,我父来了。看到他打得满地都是的心中十分不快,又看他那么说更觉得有气。但还是压住了心头之火没有多说什么。

父亲只是说:“都是左邻右舍的,大家不要搞得港几(吵架)。打开门相见,抬头不见低头见。说是判得人家了,但人家冇把钱。就是人家把钱了,我家也要负责任看好树上白果,今天你打了,捡走了就算了,以后不要打了。嗯接(你们)要记得,我招呼了好几次了。”

按理说,你打下来也不能让你捡走白果的。考虑邻居吗闹僵了反而不好,就不与他计较了。

那时我家有棵白果树好多人眼红哦。以后分山到户,山有山林代价,每一年要向国家交税,说是向国家交税的,但钱都是交到村里了。

我家白果树还给安上了特产税。特产税每一年必须上交的。交税了,红眼的人似乎舒服些。都说:“应该交税的!”

肖垸特产丰富,到处有野生茶叶,板栗和油栗(油栗子比板栗小,味道更香)桃子等。最有特色的还有橡碗,一到秋天时,橡碗落得遍地都是的,找橡碗的人把树四周踩得光溜溜的,有的人干脆把杂草割掉便于捡。杂草没有了,又踩得光趟,捡橡碗真方便多了。

有时间捡,和人口多的人家,一季捡了不少也卖了不少的钱。橡碗去卖,橡米也收,有时橡米不收就捡回家去壳子后磨成豆腐,豆腐呈灰褐色,有点涩,紧纠纠(口感有弹性)的,用辣椒煮着好吃呢。

农村人很少有酒喝,喝酒时如有一菜碗(那时没有盘子,菜碗比饭碗大一半以上,是陶瓷的,算劣等货。)橡子豆腐很不错的。

秋天的山区早晚有点冷,大哥和我穿着补丁加补丁的衣服,总觉得冷丝丝的。大哥左手上有亮(松树有油质的木头)右手提着提蓝。我是手上提礼蓝(农村送用的,形状与提蓝一样,但小很多。

主要送礼时盛放挂面布匹之类用的。)走在后面,到耳树林(橡碗树)时,已经有人在寻找橡碗。好在风一吹又落得落地都是,亮没了顺着月色在地上找。

我看到一大堆说叫:“哥,好多哇!”

大哥问:“哲儿,你拈了几多儿啊,我提篮快满了,天快大亮乐(了),仁噶(人家)来得早的早拈满了。提篮捡满了就回去。”

我说:“也快满了,过会儿再回去吧。”

说着一阵风吹来,听到四周草丛被落下来的橡碗砸得“嘎嘎”响。那响声听得清脆异常,那是因为尖着耳朵听的缘故。

我会大叫:“快起风呀,老天爷,快起风吧!”

耳树林石头林颗(石头多,奇形怪状的不规则地林立着)的,不小心就把脚给撇(崴)了。还有扎子(小树或刺树的统称)不小心就扯破了衣服划破了皮肤。捡归捡还是要小心的。

大哥时常提醒要小心点。我也乖,也听话。更喜欢好多人天朦朦亮捡橡碗的场景。那场景好热闹呀,有的人边捡边说话,快捡光了时,有的人说:“怎么不起风呀,起风就落得多。落得多,我就捡得多。”

如果不是橡碗树是二三人合抱大小,树有十几丈高,怕是有爱钱不要命的爬上去打呢。这种树从大肖垸到细肖垸屋前屋后都有,没有一棵是小得能让人爬得上去的。更主要橡碗能卖钱呢!

慢慢天光了,捡得快的早捡有一提蓝,慢的也有大半提蓝。装不下的人早就回家了,装得下的又从捡过的地方开始找起,到吃早饭时提蓝也大多都满了。

大哥说:“有十几斤了,可能快二十斤了哇!”

晨光透过粗干,松鼠从高大的桠上窜来跳去如履平地一般。细桠交叉处有鸭雀棵(窝)被松鼠晃动后,小鸟飞出来叽叽喳喳地叫着。山区的早晨让人觉得好空洞好清新。

突然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叫:“爷(爸爸)快望,松鼠出来了嘞!”

回到家里后把橡碗倒在簸箕里铺平晒,晒干了就收在蛇皮袋子里。到时挑到收购站去卖,卖的钱首先买油盐,其次称一块约1斤多肥点的肉。哪时精(瘦)肉或有骨头的肉没人买的。

人人都知道吃肥肉补充体能。后来肥肉也慢慢不值钱,精肉骨头肉慢慢走俏了。多的钱给当家的人,当家人一家只有一个人,大家都听他的安排。一般是父亲作主的多。姨说:“以后,嗯接(你们)起早点拈橡碗。”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也是农忙季节。我们那里是鄂东北地区,又是大别山主峰下面,气温要冷些。

一年有二季最忙,春季要播种插秧,中秋以后稻谷才黄,黄了就进入了抢割抢收的时候。一般好天气时,队长就起来叫:“大家快起来割谷了,不起来的要扣工分。起来暗(晚)了的也要扣工分。从下面小田里向上割。”队长一叫喊,大家那有敢不起来的。纷纷起床不洗脸,也不必刷牙(农民都没有牙膏)了。赶快下田割谷。

有的人镰刀钝,生产队里没让铁匠重新翻新过的,恰好让自己碰上了,割谷钝得要死,力气也用得大,膀子也扯得酸疼酸疼的,谁知割谷不快(锋利)割手指还挺快的,轻轻一下就出血了,还不能休息呢。集体一切行动听指挥。

谷割好了,大家就回来吃早饭。不去割谷的人早把早饭烧好了。早上吃南瓜饭。拿起碗我就唱:“红米饭呀南瓜汤哟,嘿活嘿。”

南瓜分为二种,一种皮是粉扑扑的吃起来不甜但粉足有口劲,一种皮光滑略带红色吃起来甜水分足,有的人喜欢吃前者,有的人喜欢吃后者。有时也唱:“干稻草,也当粮呀,嘿活嘿??????”

要么吃芋头粥或芋头饭,一般用腌菜下饭。吃好了饭人人不会忘记喝上一碗茶,那茶经过在火塘边久热,颜色变成深红色了。喝茶也有讲究的,我们要不直接倒进吃饭的碗里喝,父就说:“要喝回笼茶,养胃的,对身体有益无害。说你们总忘记了。”

菜吃得极为简单,除腌菜外还有点自留地里的绿色菜,不过不是很多。唯一能刺激农民味口的只有辣椒,有了辣椒下饭就吃得多些,吃多点才有力气下地干活。辣椒真是农民的油呀!没有油那有力气。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大家从早到晚趁着晨曦与月色把金灿灿的稻谷割好,平铺均匀地摊放在田里。约有一抱时中间空开点,好插手进去抱。也有人不注意的连在一起摊放,收稻谷时不好抱,容易把稻谷穗丢掉在田里。后来很多小孩在田里捡谷穗脱粮食。我家也要捡的。

有一种豆腐不是用豆子或果子做的,而是一种树叶做成的。它叫观音树,长不大,最高约2米内。夏天把叶子采回来洗干净放在盆子里用手挪揉,叶子里绿色汁子出来后用纱布包裹住挤,让叶子里面的汁全部流出来,再用石膏粉或干净的火灰化成水点入进去搅均匀,时间不长就变成了绿色的观音豆腐。可以炒着吃,凉拌着吃也可以。姐打观音豆腐,看见我不会帮忙,只算捣乱就说:“哲儿,你还是不要搞了,观音豆腐儿,被嗯(你)一弄不成样子了。”

观音豆腐在热天吃有清凉的作用,不但能做菜还能避暑呢。家后面的山上有好多这种观音树,在夏天哥哥姐姐利用早晚的时间到山上去采叶子回家做观音豆腐,我看着他们做,也动手帮忙,哪是帮忙呀,纯粹算捣乱,挨骂是有的,但也开心。因做这种事好玩极了,吃时更爱了,一大碗一口气溜进喉咙了。观音豆腐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呢!

稻谷割好了,接下来要忙着纠要子(用稻草拧成的粗绳子)用,先理顺一撮稻草,从蒂子开始,从很小慢慢放大到一样大时向后纠(拧)成田螺状,长短在1。6米长即可,收尾时盘在中间插过去留长头子便于系在一起,每一提要子(稻草做的绳子)有10个,用了一提要子就知道捆了多少捆稻谷。哪怕是再多也一样,只要记住拿了多少提要子就可。在这个季节,每家每户要忙很晚来纠要子,太小我不会纠,但喜欢学着大人的样子纠,一开始就纠得很粗,再纠就纠不下去了,不可能把一捆稻草纠成一个要子吧。所以要用心学习才对。

大哥说:“你先起蒂儿的时候,要四、五根稻草开始,慢慢地加稻草,到合适大小时,左手噶(夹)紧点,就能保持粗细。”

按大哥说的学着纠,要不然一上手就纠得很细纠着纠着越来越小,一米不到就纠完了,这是有学问的活儿。我也是看大哥纠要子跟着学。

有的人纠的要子均匀又长,纠得又紧又好用。有的人纠的要子又粗又松,捆稻谷时用劲一扯就断。断了只好再拧着接上去,要么重新放个要子捆。还有的人纠要子短了,而且只短一点点,短一点也好办,就把要子头子与稻谷的都子(下面的部分)拧在一起掻(拧好成一股绳后反扣在要子里面)好,不然会散开的。我大哥可是捆要子的高手,纠得又快又细又紧又长可好用了。捆草头(稻谷捆成一堆)的人最爱挑我哥的要子用。不会捆的人只好挑草头了。谁让你不会呢!

捆草头也是个有技术的活,先把左手的大拇指塞进要子圆孔内,右手一拉头子就转着开了,再直直地甩向前方,后面用脚踩住,甩出去时候不能让它费劲(松开)了,不然捆的时候肯定会断。

一个人捆要好几个人抱稻谷,草头下面要打好底子,都子(稻谷下端)放宽,另一头要放窄,呈三角形。收了一抱稻谷后用一只脚踩紧,收了一抱稻谷再踩紧,慢慢从底部宽向上收窄,到一腰高时要收一个很小的一抱,一般抱谷子的人知道,用膝盖向下压紧,一只手拉住脚踩的要子从后面向前拉,一只手从前面拉起要子,膝盖压紧草头时,二只手拧紧要子。这样草头捆好了,有捆得好看的,好像是抬头叫的鸡公呢。样子很好看,别人也喜欢挑你捆的草头了,还说你好呢!

第四章:抢割抢收大农忙学捆草头笑死人

农忙收割时,重要环节是捆草头,就是把割好的稻谷捆在一起。割谷、抱谷、挑草头是最平常的活儿。只有捆草头算技术活儿。不会捆草头的男人人就去挑草头。这就叫“有智出智,无智出力”了。

大哥说:“你要到田里去,就要好好抱谷,不要丢得到处都是的!”

我连说:“晓得了,不就抱谷吗,那么简单的活儿还不会干?”

肖垸的大稻场在大多数田畈下面位置,挑草头要轻松些,因为人从上往下挑着走。走得快又轻松。走得轻松人自然快活得多。

肖垸下面晏个垸有个小稻场。西边细肖垸也有稻场。这样尽量节省挑草头时间和劳动力。所以在农民闲的时候就搞稻场,供忙时用。

后来田地到户了,有很多的人家把自己门前的宽坪也纷纷改造成稻场,这样便于管理粮食作物。主要是节省时间和力气罢了。

说到挑草头必需有个好丛担(用硬杂木做成的)用。丛担快有2米长,硬杂木两头削平宽尖,中间宽厚略圆,两头尖子要刚好放进丛担牙子,是铁匠做的,前面尖便于插进草头,后面带勾子一端便于钉进丛担固定。做得好的丛担挑起来闪,人也舒服,一般一条丛担要用几十年。哥要挑草头,我就拿出丛担说:“哥,这老丛担好用!”

挑草头也有学问,先把丛担侧着插进草头要在有稻谷的一面,因为稻谷重。再有倒科(肘窝托住丛担,手抓住草头没有稻谷的一端保持草头在田地的平衡姿势,另只手向下压,抓住草头的手向上抬高,一只草头就起来了,接着向另外个草头把丛担插进去,还是插在有稻谷的一边,双手小肚向上担起丛担,顺势抬高到肩上就好了,接着挑到稻场码起来。收成好时,码草头的人说:“今年稻谷重多了。”

码草头也不是一般人会做的,不过做得多了就会。先在稻场边用年前的陈稻草铺放成圆形状,看你稻谷多少来确定螺堆(草头堆放名)大小,先要挨地铺放厚厚的一层草,而且要均匀。地势要略高一点不能有凹陷处,否则下雨就进水了。选地势的重要性可记住了。

铺放好稻草后,挑来的草头在中间放四捆,有稻谷的一头朝中间,再来的草头顺成圆形堆放,稻谷全部向中间。螺堆越堆越高,有的达到十几米,到最后在中间放高几捆,上面铺好稻草就不怕下雨了。

山区夏季去得早,春季来得晚。基本上中秋过后才割谷。

交秋后早晚天气转凉,一般稻谷比麦子种得多,又不能赶上下雨或快要下雨的天气,只有抢割抢收才不让到手的粮食给雨水糟蹋了。

那时田里热火朝天,一个个满怀收获的心情,斗志昂扬地收获粮食。有爱叫的人会喊:“大家快点,趁天气好,快快收谷割谷哇!”

田里稻谷全部收好了后,小孩子也纷纷到田里捡谷穗,捡一点是一点,人人都怕饿肚子。我家数我与妹妹最勤快了,妹妹比我小一岁,更准确地说小一岁零六个月。她人也聪明又比我勤快些。

我说“台儿,嗯(你)把东西担(拿)好,从五担田开始往上拈谷。争取多拈点,继(去)晚了,人家拈光了。”

蜜(妹)儿说:“嗯的东西自噶(己)拿,嗯捡嗯(你捡你)的,我捡我的。我又不比嗯(你)拈得慢哟!”

一人拿个提蓝去捡,看到了赶快跑过去拾起来丢进提蓝,有时,边上有别的孩子也在捡,你不积极就被别人捡走了。田小的二个并排着找,不能漏掉一粒稻谷哟,俩个人并排着找,别人就不来你这丘田了。捡回去后堆在一起,到晚上就着亮,把谷子敲下来。

籽油灯(木籽树上的木籽外面一层白色油脂榨油后,里面的硬子可以榨成油点灯用)也是很亮的。山上挖(用斧头砍一点就弄下来一点)松树,是有油质的木头,因为有油性,一片到二片用火点燃就很亮。火塘边上镐(埋)了个三只木桠向上的棍子,木桠锯齐后用刀削平,上面放一大瓦片,烧的松亮放在上面,快没有时就添加一块,保持屋内灯火通明。我要就着松亮看书。最烦人的是,快烧完前赶紧添加一块松木,又延续了光芒。快烧好了又要继续添加。

大哥说:“你早上不晓得看书呀,现在亮(松树油)也少了。”

其实那时村里修建了个大水塘来发电,靠河里的水流聚集在塘里,到傍晚开启水闸冲动电机水轮发电。有时灌水不足,就发不成电了。农民只能靠子油灯与松亮来照明。油灯,可是要钱买油的哟。

先把捡来的谷穗捆成一小把一小把,在簸箕里放个木板,用莽杵(洗衣服用的工具,约一尺五寸长,握手的一头小又圆且向上扬,前面大部分平扁,边上圆弧。)敲打,把谷子全部敲下来。说实话捡是捡不了多少,但多一点是一点。大人捡的还要归公呢。

螺堆(形状圆上面尖像田螺)堆放的时间里要对稻场进行修补,一般用黄泥与黄沙混合完成,修补地方没有干透,就在稻场进出口用小树钉桩再用篾片编起来,不让人与牛通过。稻场损毁严重时要重新面(铺设)便于打稻谷。过了十天半个月后估计螺堆里的稻谷呃(稻谷堆放在一起后经过一段时间变得更熟)好了就开始打谷。

打谷首先要准备牛拉石磙用的额头(半圆形的木头,顺外圆刮出凹槽,二头打圆孔,圆孔直径一寸穿藤欠(麻搓成的大绳子。)用。在石磙上要套上磙架,磙架呈口字状,左右二竖是一根圆木从中劈开,中间有圆洞便于套进石磙芯。前后二根木档子略小点,前面的档子系上藤欠,藤欠长度要比一头牛长。一切就系后把牛牵过来,套上额头,额头上的绳子系好在牛的脖子下面。长短要合适。

先把螺堆掀开。把稻谷解开,左手抱一抱,右手顺稻前面开始把稻谷抖均匀,稻场铺满后就牛套上额头,让它拉动石磙滚成圆形,一环压一环地滚,石磙一头略大一头略小,所以牛一拉就成了圆形,如此往复压几遍,让牛休息时再把稻子用阳叉翻动,阳叉Y字形,二个叉约有60公分长,把稻谷翘起不会掉,顺势翻过来把没压过的一面朝上。石磙压几遍后,谷子基本压下来了。

上面说到打谷翻场,就是把稻谷翻一遍,没压过的向上,用阳叉翻叉也有要有窍门,翻动时要抖动几下,让谷子落下来后再翻过来。之后把牵过来又开始压,好几圈子后估计好了就把牛牵到边上给上捆稻草让他吃,吃饱了牵到水塘饮水。牛饱了才有劲拉,牛要布置好。

牛的事做好了说是人的事了。大的稻场好几个人抖场(把稻草上的谷子用阳叉抖动干净)和捆稻草。不戴帽子会满头的灰尘。

捆稻草也要会捆,先把要子,就是稻草纠(拧)的草绳放开成一字形,抖动好了的稻草码在上面,捆的人一手拧紧一头要子,一只脚用膝盖跪一稻草中间,再用手把稻草和要子折过来,要子二头相操扭在一起反抄在里面一捆稻草就成功了,稻草全部捆好后收集在一光杆上,是绕着树成圆形,一直梛(码)上去,这就是牛在冬天里的粮草了。但先在牛栏横条上面放满稻草,里面稻草不会被雨水浸湿。在外面的稻草码得好也不会湿的。做这事也要认真,不然冷天牛没吃的了。

稻谷脱下来后用木板做的铲板收集在一起。铲板是一块一米长,宽50公分的厚木板,板子二边有三寸宽的木条,高度刚好用手按住差不多,上面也有一根木棍与二边的木条斗榫固定。板子最下面一边系上绳子,一个人呈45度压住木板,一个在前面拉,这样把稻谷收集在一起后用栅儿(蓝竹的枝条)扫帚把稻场扫干净,谷子收在一起后就风播(吹瘪谷用的工具)风干净放进粮仓里。基本上一季稻谷的过程算全部结束。队长说:“不要风得太干净,把半米儿也风掉了。”

粮食全部进小队的仓库,由保管员看管。每个月按时发放基本口粮,大约一个人20多斤稻谷,另外再加工分粮。

工分粮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吃喝了。就是说劳力多挣工分就多,分的工分粮就多。劳力少挣工分就少,分的工分粮也少。

如果像我家人口多劳力少的肯定每个月提前没有米下锅,那时我2个姐20不到,大哥才十多岁。女孩在农村工分大概是男劳动力的一半,甚至更少。父会说:“女孩做女孩的活儿,工分就给得少。”

从大哥往下来又有阶梯形的俩个弟弟和妹妹。那个年代我家是吃的人多,挣工分的人少。但大家相依为命其乐融融地生活着。

粮不管吃只有向粮多的人家借,等下个月发粮食再还。时时勒紧裤带,喝粥的时间多,粥里参杂野菜与杂粮是最普通不过的事了。

抽空妈妈姐姐到山上挖野菜是经常的事,做小孩的只知道吃其余的一概不知。想想,姐姐还真是命苦。那个年代的人真可怜!

好在勤快点的孩子与老头趁机捡谷穗,尽管粮食不多,也多个几粒米来解决暂时一二餐的吃喝。所以农村爱种辣椒,不光是辣椒开口味,主要是轻油淡盐的,只有辣椒让你增进食欲。

秋天一到树叶飘红,这时又要赶紧犁田种小麦。犁田是有专人做的。做这活的人也有种骄傲的神态。种田什么都会,最好不过了。

山区田地面积小,石头林棵的,不会用犁,就把犁牙子(犁铧子前面尖的部分,是插进泥土用的)折断了。甚至深的深浅的浅,不好种麦子。没犁好就有人骂:“犁田的,缩裸继了,田还是硬的!”

犁田后稻田泥土全部翻开,过几天土巴看上去干了就耙田。

耙是碎土用的工具。是目字形,但少上下二横。长度约一米,宽在60公分。宽厚的木板约有10公分。每隔20公分有个很尖约120公分的耙齿,前后耙齿是交错着的。上面要压个几拾斤重的平石板,二头有个铁环,牛架(牛额头)的绳子系在铁环上,后面也有二个铁环系上绳子,刚好用手提得起耙最好。因为到田头调头时要提起耙甩一下。如此地耙了几遍后田里的土变成细了,稻谷都儿(根茎)在上面了,就可以播种小麦了。挖沟儿种小麦也轻松些,不然很难挖。

种小麦是男女搭配的活,也有男男搭配做,但不多。

男人搭配做活不累现在流行的话,其实那个时候早流行了,田要分厢起沟,防止水满农田,特别是春季下雨时水直接从沟里流走。如果麦苗受到水长期浸泡就会死。修沟的事同样重要。

麦田起水沟也是关键,但也是累人的活,麦子虽然产量低于稻谷,但那季节是青黄二不接的时候,农民靠这季小麦添饱肚子喂。

秧麦子时,男人用镐锄(很小的锄头)从一厢田中间向后挖很浅的沟,女人手提个礼蓝子,把里面用火粪(用树的枝条码很高,上面用土压住,四面把火点燃,用烟秋(烟熏)土巴烧黑了)混合的麦种均匀地顺着沟把上。如果是外姓女人,挖沟的男人就调笑说:“这沟太难挖了,比嗯(你)的沟儿还难搞!”

女人一定会笑着大骂:“挖你个头,这沟儿像嗯(你)的几(嘴)一样!又深又浅,又长,又难挖!”

老太婆会提几个大茶壶和开水瓶到田里给干活的人一人倒满一大碗茶。这时才只有休息的时间喝口热水。还有专门挑麦种的人,事先把种子与火粪拌匀,用沙耙括进罗腔(萝框)里,再挑动到田里,保证供应秧麦。样样的事儿都得有人做,而且要都得做好。

也有男人说:“像女人的沟一样,挖得有劲喂!”

女人笑着说:“那你挖呀,挖你个头!你敢挖吗?”

大家说说笑笑,累了都乐呵一哈(下)子。一人说起下流段子,就有好多男人接音,女人也不让善,同样说荤段子,说着笑着乐呵着。说起劲了,冷不防队长跑来了。

第五章:哥哥姐姐苦难多做鞋纳底儿妇女忙

正值农忙季节人人都累得够呛,说点荤笑话取乐,活跃下情绪未必不可。但队长不那样想,不顾别人的想法。

有队长性格好的会接茬说一句逗乐一下,有队长性格不好的就要破口大骂:“生活不快点做,说些疯话。有气力说不会多干点呀。”

一吆喝别人谁敢吭声半句呀,如果不出声就算了。有嘴铁(有理不让)的人哪受得了你队长动不动批评人家,也大声顶起来:“人不是铁打的呀!说句笑话么事了不起,凭什么你队长只管别人,自己不动手少呀。”

于是一言不合就吵了起来。还有干架之势呢!

农村人吵骂有会有肢体动作配合在一起,一边叫骂,一边手举得高高地,直着由高向低划,嘴里先还讲几句理,后来不讲理了就旦(骂)娘骂老子的。骂娘的话农村如同口头禅,被旦(骂)的人听了也不放在心上。总归,骂娘人家心里不爱。

看见他们吵得凶了,有打开除的人出来劝不要吵了:“都是一个队的自己人,旦(骂)么事哟,不要为小事伤了和气。”

有人劝架,慢慢地二个人偶尔相互顶撞一二句,过会儿,二个就不吵了,你看我,把脸扭在一边,我看你把脸也扭在一边。也有的气性长(记仇恨)的人,好几天见而不理。有的队长会想方设法地尻(欺侮)你。你可小心了。只要有理,你也用不着怕他。

麦落干颗,说的是麦子种的时候要天气晴朗,土巴干燥不要太潮,湿麦子就生得快。看见麦子冒芽了就叫:“麦子生了,麦子生了!”

麦苗生出来不久就到了季秋时节,那时,田边地角到处是红叶飘飘木籽树。木籽树皮淡黑色,老树皮粗,田畈里的木籽树龄都在几拾年以上,飘桠,树桠向45度以上伸出十几一二十米远,中间没有横枝,刻木子,把木籽用刻刀削下来。刻刀可不是刻章用的刀哟。这种刻刀是圆钩形,柄是十几米长的瓣竹,这竹子手握住大小,但很高,近20米深。刻刀在瓣竹最小一头刀刃朝前放进去,后用削尖的圆棍子塞进去敲紧。上去刻木籽前要备好木梯,木梯一般8到13步高,不然大树你是爬不上去的,只有就着梯子上。

记住梯子千万要搭稳当,不然危险。上树刻木籽的人,不忘记顺手把树上的死桠搬下来当柴烧,特别在冷天的时候,那木籽榨儿(木籽树细枝条儿)烧火可旺了,在火塘里添加一把,火苗直向上窜。所以到木籽全部清理下来后,榨儿堆在一起时就有人带头驮一捆回家,接着你一点,我一点全部驮光了。

木籽成熟时,红叶全部落光了,只剩下木籽如一朵朵白色的小花,支支冲向天穹。如花朵般夺人眼目。

说木籽如花并不为过。木籽雪白雪白的,一串就有很多一粒粒堆成一起的木籽。我会说:“木籽成熟了,还真像花朵一样好看!”

人只有到树上用刀才能刻下来。几十米高落下来,很少有散木籽掉在地上,有零零点点的,年老的老太婆提个礼蓝儿拈。胆子大的人上树刻,树上刻光后地上白茫茫的一片。

木籽树必需年年刻才结木籽,你不刻它,树上只长嫩枝条不结木籽。木籽刻下来的枝约一尺左右。男人就捡起来用稻草扎成一把把的,再用藤捆起来。捆的时候二头是木籽中间是木籽枝儿,这样捆才可以用丛担来挑的。所以要会捆它。

那时木籽价钱好,基本上生产队里到这时也忙。在天晴时把木籽刻好放在队里保管室,全部结束后可以利用下雨天或没事做时勒木籽,事先在木籽上洒水,过好长时间一根根抽出木条,木籽自然掉下来。有的人干脆用棍子敲着让木籽掉落。卖的钱作为生产、大队的收入,过年时分给农民做零用钱。钱全部由大队会计管理。

田地木籽捡完了后,有年事以高的老妇女与老头儿,到田地里坐着个很矮很矮的小木凳子,慢慢地,一粒粒地找。肖垸的木籽树也真多,惹得别村里的老妇女也来拈二到儿木籽,哪怕一天拈的不到二斤,她们也乐在其中。因为,那时的钱太紧张了。

木籽拈好了就进入了锄麦的时候了。你还别说,长麦子不行长野草倒还肥沃。百姓总说:“这野麦子,肥料不要也长得好!”

队长安排人锄草,一般安排女人为多。一人一个耙儿,这个耙儿小,宽约3寸,柄子用细杉木做的,约有一人高。耙儿的口簿且又快,锄草时顺着麦子二排中间空白长草的,一捞就可以了,没有草也要捞的,作松土用。有的草可不好锄了,它恰恰长在麦子中间去了,这时你得用手扯掉野草,不能用耙儿捞,不然麦子也会没有了。如果是年老的锄草会用手来扯一下,年青人锄草要么直接用耙儿捞,要么不管那野草长不长了,到麦子长高时又要专人到田地里扯稗子。不然稗子长得比麦子还高,长势还要好。看来这不但是辛苦活还是细心活。

农村妇女在那个年代都会做一手好针线活,只要是把布匹扯回家都会不用裁缝做成合体的衣服呢。再有手绝活就是做布鞋和纳垫底儿。我妈妈姐姐做的可好看了,记得妈妈做布鞋很合脚。鞋底纳得密又厚,前面略宽,圆头,后绑深,穿着养脚。做布鞋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好又耐穿又好看的。之前有很多工艺要做哟。

在农村女孩必需会做针线活,似乎与三从四德沾上边,“工德言容”的工字大概就是说做手工活儿了,有妇女说教姑娘纳底儿时会说:“会做孩子(鞋子)了,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儿,以后说个好郎儿!”

听说要说郎儿(男人)女孩都不好意思起来。

在农村,女孩一般在10岁前就要学会穿针引线。手上不时被扎在所难免,再难也要学会的,针线活好也出名,也能嫁个好婆家。虽说普通,但要做好它也是家传的一种技术。

首先选料毕壳儿,就是选择旧又旧破又破的衣服剪成一块块的备用。姨会说:“台儿,把这些布儿拿得继(拿去)洗一下,洗干净点。”

那时人穿的算棉质衣服,如的确良,涤纶的纺织面料价格高,穷人是穿不起的。农民只有穿棉、麻类的服饰。不像现在反过来了,有钱的人穿棉质布料,没钱的人穿一种化纤织物。化纤面料用米汤粘合没有棉麻容易粘。真是天不生无路之人,如果不是棉质在那个年代便宜,百姓穿得起的话,岂不是连布鞋都没得穿。好在农民勤劳,能自食其力。真是“天不生无路之人”呀!

我们家的大门与房门都是二块宽厚的实木做成。大门的木质还要厚重宽大。往往是用杂木做成的。门头与门槛两头圆洞放门轴用。开门关门靠门轴与门洞起关合作用。

房门一般用杉木做成,杉木质轻耐用,一般毕壳儿就把房门下下来平放在地上。烧饭时滤的米汤放在脸盆里,脸盆一般有二种,一种是叫木匠箍的,一种是洋瓷盆,这二种不怕水烫。后种一般人家没有,花钱买也不便宜。历史捉弄人,也照顾人一样。

先用洗碗巾把米汤涂在门板上,这洗碗巾也不怕烫,是老丝瓜的阳子,老丝瓜晒干剥掉外面的皮后,再把里面的老黑子敲出来,来年还可以做种用。洗碗巾涂好门板后把破布挨个儿地拼接在一起,把一整个门板铺完,再又用米汤在铺好的布上又涂一层,上面又铺一层破布,如此流程有三五遍后就算完成了。之后放在太阳下面晒干。

姨说:“今年的壳儿背(粘)得好,给嗯接(你们)做孩子(鞋子)穿。嗯接(你们)细仔(小孩)要听话些。”

纳鞋底的索儿也有讲究。一种是农民自己种的麻做成的麻索儿,就是用麻辫的粗线。

一种是后来商店买的线索儿。前者亚黄,后者亚白,或很白。麻索儿打得好的话纳的鞋底结实些。线索儿白好看不耐用。

我家有一个打索儿的工具叫麻铊儿。妈妈经常晚上打。那工具小巧,一根一尺长茶杯大小的圆木棍削光趟。中间略小,再在中间位置钻个小孔,用根一尺多长的粗铁丝从下面穿上去,下面弯个头子卡在圆孔里,最上面向下弯个小钩子。

麻开始分好能做索儿大小时开始搓,搓了近二尺长时一头固定在这小工具麻铊上,上面提高过弯钩的地方,左手提起来,右手把麻铊一转就能编索儿了,编好长了就在下面圆木棍中间四面绕。如此往复,索儿就编很多。要用的腊是取蜂蜜过后的蜂子笼儿用手捏在一起蒸一下,让它凝固成一团后变成了腊,用它把索儿打光滑才好用,不然纳不过鞋底,扯不过去的。

也有些妇女边做针线活儿,边唱:“昨日姐家行啦,得见女才春。茶不思来,饭也不想吞啦,等只等啦,天明亮,望姐说私情哪啊,等只等啦天明亮,望姐说私情哪呀儿哟。”

男人就接着唱:“听说说私情哪,心中火一盆,奴家的爹娘,管奴管得紧哪,倘若是呀知道了,家法不饶人啦啊,倘若是呀知道了,家法不饶人哪呀儿哟!”

这《四碗菜》儿的老歌要二胡配上才更好听。

做鞋底先要打样儿,多大的脚打多大的样儿。一般用蓝竹的笋叶打,笋叶长又宽,先把鞋底按样子修好保留起来。在笋叶上打好样后就定在贝的壳儿上,用大剪刀修好几层,二只鞋一样厚,约有1。2公分。在中间固定二针后从前面开始向后纳,鞋底厚,索儿不光滑,纳的人左手戴有顶针,顶过鞋底有仍然抽不出来时候,就用取线器把针取出来。

还有那个针不光滑钻不进鞋底的时候,把底针往头皮上蹭几下,针光滑了轻易钻进去。纳双鞋底儿好辛苦,到最后鞋底上面要蒙一块好点的布做趟底儿,那一圈布最好是白色,好看些。如果不做趟底儿,针纳过后有高低不平而且又硬不能穿的。底完成后就是鞋面的事了。

鞋面儿一般用黑色的灯草绒,没有钱买新布就用旧布代替。有的是做圆口的,有的是A型口的,有的是松紧带做口的。以松紧带做口的最好看,它如M样左右二竖长,两边尖着空的地方用松紧带连(缝)好,做好要用鞋楦撑穿起来好看,走到那里吸引人的目光。特别能吸引女人有眼,她们评论之后还让脱下来看了又看,像要把那做得好的地方学走似的。

好大了我还爱穿妈妈做的布鞋,不但好看主要合脚,走路舒服。姐姐做的鞋像是得到了妈妈的真传同样好,女人生活简单,男人晚上没事侃大山,女人晚上没事纳底儿做鞋穿。

说到做鞋还有个鞋的垫底儿也不一般。现在人穿鞋像往年人一样垫个垫底儿,但这个垫底是缝纫机用布扎的,一圈一圈的往复而成,簿又不结实。农村姐妹儿纳的鞋垫可不一样了。先用布在笋叶打的样儿上放好几层,上面是白布,下面一层颜色不限定。用米

同类推荐
  • 我和青春有一个约定

    我和青春有一个约定

    一个80后女汉子的青春故事,用幽默诙谐的文字,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将清苦的童年,无畏的少年,勇敢的壮年编写成一部青春进行曲,无数的童年趣事,引起一代人的共鸣,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作者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心给我们讲诉了一个80后农村孩子的成长故事。
  • 顶级玩家

    顶级玩家

    《本末近终始》专注15-25岁青年学生“没有创业之前预见创业。”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剧情配干货,绝对不会错。小说知创客《终始》,工具近创业《本末》。从初、高中的心性塑造,到大学的智慧创业,全书源于真实的故事。
  • 女总裁的特级高手

    女总裁的特级高手

    顶尖兵王叶扬回归都市,成为冷艳女总裁的贴身高手。高手会医术加武术,美女都挡不住。且看一代顶尖兵王踏上征服冷艳女总裁的路上,收服各路美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玩转花都。
  • 血手天师

    血手天师

    他,天师教最后的传人,道门中绝无仅有的奇迹,然而,对妖魔鬼怪却有着宽厚的仁慈之心,对恶人血手无情。他,有史以来唯一个人与僵尸的结合体,拥有无穷无尽的潜力,然而,注定不平凡的他,最向往的却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天师,僵尸,两种完全矛盾对立的身份融为一体.......
热门推荐
  • 冷酷总裁的迷糊娇妻

    冷酷总裁的迷糊娇妻

    丈夫为了离婚安排了出轨好让她身败名裂,喝醉的她与全城心目中的男神,钻石级单身汉,冷酷总裁陌俊澈纠缠不清了一夜。他帮助她离婚,虐贱人灭渣男,和渣男离婚后她本想不再相信爱情可他却步步紧逼送上豪宠
  • 龙珠之重生在贝吉塔行星

    龙珠之重生在贝吉塔行星

    如果你重生在贝吉塔行星毁灭前七年,你会如何?乔莫要向全宇宙宣布,他要改写赛亚人的命运!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并肩到底吧!消灭一切邪恶!守护我们所珍重的一切吧!超级赛亚人埋伏在骨子里的战斗基因!燃烧吧!爆炸吧!
  • 穿越时间的缝隙

    穿越时间的缝隙

    霍金曾经提出过所谓的“第四维空间”理论,科学家把它命名为“虫洞”。霍金说“虫洞”就在我们四周,只是小到肉眼很难看见,它们存在于空间与时间的裂缝中。我一直都相信这个世界存在平行时空,时间也会有缝隙……
  • Literary Boston As I Knew It

    Literary Boston As I Knew I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King Richard III

    King Richard II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科幻故事(小学生爱读本)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科幻故事(小学生爱读本)

    科幻故事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想象,这是人们对自身和宇宙的一种想象,更是人们对人类社会未来命运的一种关注和猜测。《小学生最感兴趣的科幻故事》针对小学生们爱幻想和对科学知识渴求的特点,精心编辑而成。《小学生最感兴趣的科幻故事》筛选出十几篇著名的科幻故事,将其精华部分以优美的文笔加以编写,如《海底两万里》《隐形人》……这一部部经典的科幻名著,给小学生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凡尔纳、阿西莫夫、倪匡、星河……一个个闻名世界的科幻大师,为小学生们创造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未来世界。
  • 皇后要休夫

    皇后要休夫

    哼!死阎王,生死簿上明明写着我李菲菲能活九十九岁!他居然敢抓错人!看我不把他打成国宝级动物大熊猫!穿越有什么了不起!什么?!不受宠的皇后!男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直接一脚将皇帝司徒昊天踢下床!小女子我要休夫!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精灵宝可梦之智娜邂逅

    精灵宝可梦之智娜邂逅

    精灵宝可梦XYZ后续主讲小智在阿罗拉地区取得冠军之后重返卡洛斯地方与莎莉娜的恋爱和实现梦想之旅
  • 烽火临天

    烽火临天

    十万年前,血族入侵中土世界,神魔仙佛奋起反抗,后神魔同陨,血族掌控半壁江山。仙佛推出中土世界。而十万年后,中土世界中的一块小型大陆上,神魔少年异空崛起,再战苍天。霸天绝地再谱无敌篇章。
  • 万法缘生

    万法缘生

    只为一句‘你比不上他们’少年负气离家出走,只凭借一腔热血,只为证明不弱于人。这是个辉煌的大世,妖魔藏匿于人世蠢蠢欲动,诸神不出暗潮汹涌妖魔人并立的格局,正因为少年悄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