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9500000016

第16章 千秋止有一扬雄(5)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费密。费密在他的《弘道书·从祀旧制议》中明确指出:王莽篡汉是一场“和平演变”,对扬雄的生活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没有任何理由要求扬雄辞官冒犯王莽,给他自己引来杀身之祸;至于《剧秦美新》一文,宋朝、明朝的那么多大学者都说扬雄不可能写这样的文章,应当是可信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第三,认为扬雄死在王莽篡汉之前,根本不存在“仕莽”败德的事;至于《剧秦美新》的作者,应当是王莽集团的重要成员谷永(谷永也字“子云”),这是张冠李戴的错误让扬雄背了黑锅。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

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是明朝人简绍芳。简绍芳说:扬雄在汉成帝永始四年(前13)就死了,王莽篡汉是扬《太玄经》英文版封面雄死后二十年的事,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仕莽”的事;至于《剧秦美新》的作者,有可能是“谷子云”,绝不可能是扬子云。后来在四川做官的明朝人胡直,引申简绍芳的说法,但认为扬雄没有死那么早,应当是死在王莽篡汉前夕的“平帝末”,并且认为扬雄因为无力阻止王莽篡汉,只好借《法言》来讽谏王莽,胡直最后非常感慨地说:“予悲守道君子,蒙诬逮千载,故因简公之言而毕其说。”明朝万历年间的四川布政使(相当于省长)范涞,不顾当时“贬雄”的风气,筹款在成都修了座“扬子云故居”和一系列纪念扬雄的建筑物(“墨池”、“草玄堂”、“子云亭”等),还撰写了《新修扬子云草玄堂记》。范涞认为,扬雄“仕莽之说疑点甚多”,理由是“稽古证今,知子云必不仕莽”、“前代名家谓子云忠臣者甚多”。

到了清代,先是一批四川籍的儒生为扬雄鸣不平,如道光年间的拔贡冉瑞岱在其《书扬子云传后》诗中说:“扬子文章载《汉书》,美新一帙本来无。甄刘假托称符命,千古沉冤莽大夫。”酉阳县贡生田世醇则在其《读范涞平反子云一记书后》诗中说:“三世为郎懒策勋,穷年卧阁理元(玄)文。美新一颂从何起,忘却当年两子云。”冉瑞岱以《汉书》没有记载扬雄著《剧秦美新》为理由,田世醇则以谷永也字“子云”为理由,都是企图为扬雄“美新”开脱。

民国年间的大学者刘师培,曾经写过一首为扬雄辩诬的长诗,其中有:“吾读华阳志,雄卒居摄初。身未事王莽,兹文得无诬?雄本志淡泊,何至工献谀?班固传信史,微词雄则无。”刘师培的意思是:根据《华阳国志》的记载,扬雄死在王莽篡汉之前,“仕莽”是不可能的;按照《汉书》的记载,扬雄是个淡泊名利的人,是不可能写出《剧秦美新》那样献媚的文章的。

第四,认为扬雄遭到贬损,被戴上“莽大夫”这样耻辱的帽子,是因为以朱熹为代表的“后儒”对道德的要求过于苛刻;言下之意,扬雄的“仕莽美新”都是情有可原和可以理解的。

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人物也是费密。费密以“微子归周,圣人未尝不许以仁”、“管仲相桓公,民到于今受其赐”,以及孔子也在季氏专权的鲁国做官为例,说明“身仕二朝”或者“不为旧主殉节”,并不是什么“败德”、“失节”的事情,于是指责朱熹等“后儒”对扬雄的贬损,是“苛隘之论”,是“偏私之说”。费密还特别强调:如果仅仅一言一事有过失就遭否定贬损,那么程朱理学的创立者们,没有哪一个逃得过被否定贬损的命运。

清代著名学者何焯在其《义门读书记》中说:“子云之节有惭龚生,然夷之刘歆,则失其平矣。宋贤抑扬之论,几于夷跖,要不若孟坚此赞真实录也。”意思是说:扬雄的节操,虽然比不上拒绝给王莽做臣子的大儒龚胜,但总比真正投靠王莽的刘歆要好得多;朱熹等人把扬雄当做春秋时的大盗跖来对待,真是太过分了。

第五,认为扬雄声誉的大起大落、先尊而后卑,是由于儒学政治观和正统观念发生变化造成的;朱熹把只是一个文学家和学者的扬雄斥为乱臣贼子,是一个冤案。

著名文史研究专家、西华师大教授杨世明先生,便是这一观点的代表。杨世明先生在其《扬雄身后褒贬评说考议》一文中说:

(南宋时,扬雄声誉一落千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观的变化。在汉唐,除了夷夏大防(中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如李陵降匈奴,庾信仕魏周,被认为是节操有亏外,随政权鼎革而身仕二朝,比比皆是,不以为非,因为天道循环,有德者王……王莽之代汉,除了他的权诈,这种思想恐怕是其成功的理论武器。而这类阶级力量,则是其登位的社会基础,史载:王莽辞封宰衡,上书者吏民有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当时潮流如此,由汉而入新者根本不算什么问题。宋以后,理学大重伦常节操,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尽管蔡琰被迫失身,也视为失节,何况扬雄仕新莽为大夫!自然不能再尊之为圣贤。

三是正统观念的变化。春秋时有所谓“尊王攘夷”,实际是一种正统思想。陈寿作《三国志》,为魏之诸帝列“纪”,而蜀、吴之主入“传”,这是以曹魏为正统。此后“正统”、“闰位”(非正统)成为史论之一大题目。北宋时,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不采正闰之说。他说:“窃以为,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者也……是以正闰之论,自古及今,未有能通其义,确然使人不可移夺者也。臣今所述,止欲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使观者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戒,非若《春秋》立褒贬之法,拨乱世反诸正也。正闰之际,非所敢知,但据其功业之实而言之。”由此可见,他对于历代政权,态度颇为客观,重事实而轻正闰,这确有过人的眼光。既然如此,扬雄之臣事王莽何异于其仕于哀、平?《剧秦美新》之谀美新莽,较之历代臣下之谀事其君,又何得独招责骂?所以司马光之崇拜扬雄,完全是就其人其书而然,不以政治上之遭际论功过。朱熹则不然,他是很重视夷夏之辨、正闰之分的……扬雄的真面目是文学家,是学者,朱熹硬把他定为乱臣贼子,是一个冤案。

应当说,杨世明先生说到了朱熹贬损扬雄的原因这个问题的要害,是很有见地的。 在“识贤堂”举行书法竞赛第六,认为扬雄写作《剧秦美新》,有其历史的客观原因,绝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辱进退而献媚讨好王莽。

最能代表这一派观点的,是当代著名学者、四川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沈伯俊研究员。沈伯俊先生在其所撰《在矛盾中追求超越的扬雄》一文中说: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来看,历史上王莽的篡汉自立和托古改制,乃是一次失败了的政治改良。在王莽篡汉之前,西汉王朝已经极端腐败,社会矛盾已经极端尖锐,老百姓的生活极端痛苦,大厦将倾,人心思变,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王莽看到了这种趋势,掌权之后,即通过示人节俭、献钱献地分给贫民、救济灾民、增加太学生名额、严惩杀死奴婢的亲生儿子等手段,竭力笼络人心;代汉自立后,又禁止买卖土地奴婢,企图缓和社会矛盾。因此,王莽称帝前后,受到士大夫的普遍拥护,也得到部分百姓的好感,许多人把社会改良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在这种情况下,扬雄写作《剧秦美新》,以暴虐的秦朝为鉴戒,期望王莽建立一种清平的政治,实在并不奇怪。这不过表达了一个善良书生的幻想,绝非什么献媚投靠;若要献媚投靠,炮制几个宣扬王莽受命于天、理应代汉称帝的符命,岂不是更能讨得王莽的欢心吗?但他却没有这样做。王莽当上皇帝后,扬雄继续遭到冷遇的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然而,由于受阶级利益的限制,政策多变,制度混乱,王莽不仅没能解决汉末的种种积弊,反而激化了各方矛盾,加深了社会危机;加之天灾频仍,民不聊生,绿林起义、赤眉起义相继爆发,使王莽的新朝迅速覆灭。取而代之的王朝,仍是刘氏汉王朝。于是,王莽一度享有的美名烟消云散,留下的却是“矫情虚伪”、“阴谋篡汉”的千载骂名。这是书呆子扬雄当初完全想不到的,他对此不应承担什么责任。后人固然不必巧言为扬雄辩解,但也只能批评他缺乏政治远见,批评他不应该在举世嚣然中去随大流凑那次热闹,而不必没完没了地指责他。

沈伯俊先生揭示了扬雄“仕莽美新”的原因,而了解扬雄为什么要“仕莽美新”,是认识扬雄和正确评价扬雄的关键。

究竟应当怎样看待上述为扬雄辩诬的言论呢?扬雄故里的诵经典活动

笔者认为,简绍芳、刘师培等人辩诬的理由毫不可取,只能是授人以柄;费密等人辩诬的理由虽然有一定说服力,但都没有说到问题的要害处;只有杨世明、沈伯俊两位先生的意见最值得关注,因为弄清楚扬雄遭到贬损和扬雄“仕莽美新”这两个问题的原因,是我们正确评价扬雄历史地位的关键。

造成扬雄声誉和地位大起大落的最根本原因,是“正统观念”的改变。

假如王莽姓“刘”,或者后来取代王莽的刘秀不姓“刘”,王莽的代汉而立还会被叫做“篡位”吗?按照汉代流行的“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观念,像王莽那样既有“内圣”的道德修养,又有“外王”的治世才能的人,为什么就不能代汉而立?摒弃所谓“正统观念”来看问题,结合汉代人的观念来看扬雄的“仕莽美新”,扬雄还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呢?

《汉书》所记载的王莽,其实已经是或多或少地被歪曲甚至丑化了的王莽;但是,即使这样一个并非完全真实的历史人物,让今天的我们去感受他所做的那些对天下百姓有利的事情,仍然是令人钦敬和感动的。扬雄以歌颂王莽的功德作为《法言》全书的结尾,这跟他在书中所表达的对“象龙”现象的不满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们说扬雄对王莽的歌颂,既不是谄媚,也不含有自全自谋的成分,而是完全发自内心的。有了这样的认识,再来看扬雄写作《剧秦美新》,还能说扬雄是“献《剧秦美新》以媚莽意”(朱熹《楚辞后语》)吗?

扬雄道德节操的可敬可贵之处,正在于他在发自内心地拥戴王莽的同时,却又绝不参与制造符命的活动。一方面,因为他是无神论者,他不愿意参与违背自己心意的迷信活动;而更为主要的原因,他鄙弃一切政治投机的行为,哪怕他已经因此而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

当“仕莽美新”的阴霾从扬雄头上散尽之后,我们不禁要理直气壮地说:在中国文化史上,以人格、成就、贡献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而论,千秋止有一扬雄!

同类推荐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老子·庄子

    老子·庄子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中国道家的主要经典。《老子》共5000余言,原分上下两篇,通常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全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在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发前人所未发,述前人所未述,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作。 庄子《庄子》是道家的重要典籍,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由庄子及其后学著。《庄子》现存33篇,计《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是中华民族丰厚的思想资源与智慧宝库,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 释“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释“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你想不想知道中国古典哲学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我碰巧可以告诉你一点这方面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道德经》中的理念,按你的要求,我会尽量按照符合你脑中那种叫做“欧陆哲学”的论证形式来进行阐释。没错,我会借用你的记忆来向你阐述一种思想,你可以把这当成是对你已知的概念的一次重新整理。
  • 培根论人生事业

    培根论人生事业

    培根是近代美国思想最伟大的人物,也是人类史上最优秀的人物之一。本书收集了培根论说手札数十篇,充分显示了哲人的睿智,是一本见解独到的传世佳作。
热门推荐
  • 唯渡你惊艳了时光

    唯渡你惊艳了时光

    “往后的日子,别墅内一切取暖方式都取消!”“小姐,天冷啊!”“天冷算什么…知道壁炉取暖的正确方式吗?”某只裹成粽子一样的小棕熊一脸无害“多烧几筐现金屋子就不冷了…”几分钟后,管家汇报“BOOS现金不够烧。”远在某国的某男一通电话,长龙般的卡车便载着硬邦邦的钞票到了别墅“小姐,这些‘柴火’请签收!BOOS说,您只管尽情尽兴烧!”某人瞬间暴走“你丫的,放我出去,不然把你家烧个底朝天!”某男隔着千山万水听到那边霸气的嘶吼,嘴角上扬着幅度“炮轰,省时省力省心效率高。”
  • 联盟之峡谷大腿

    联盟之峡谷大腿

    重生回到了几年前,宁城只是一个黄金菜鸟。但是他……莫名其妙半个月成为韩服王者第一,而且占据韩服第一已经快两个月。莫名其妙成为第一路人王。莫名其妙拿到LPL夏季赛冠军。莫名其妙获得全球总决赛冠军。……然而只有宁城自己知晓,虽然他是穿越者,但他的真实段位是荣耀黄金。“不装了,摊牌了,我真不是峡谷大腿,你们为啥就不相信呢?”站在全球总决赛冠军领奖台上,宁城手捧奖杯,对着全世界的观众说道。
  • 帝后惑香

    帝后惑香

    她是亡国公主,聪慧美丽、胆大心细,辗转成为龙帝国一代帝后。他是一代帝王,英气勃发、豪情壮志。进宫做帝后,并非她所愿。问故人何在?近在咫尺,只能抬眸两相望。
  • 守护者龙祖

    守护者龙祖

    古老相传,拥有万龙之体可以得到创世神龙的力量……秦天天生万龙之体,承载着先辈的意志,守护这片大地……各方势力觊觎真龙之力,暗中出手相争……一时间,那些古老的存在纷纷出世……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暗中展开……却看秦天炼真龙之体,习绝世神功,争千秋霸业……
  • 妙手仁心医情伤

    妙手仁心医情伤

    本书作者以专治感情问题的情医身份,从心理层面对现代男女婚恋过程中遭遇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 兄弟战争之我的复仇天使

    兄弟战争之我的复仇天使

    我本就是天使,可是你们却让我成为了复仇天使!我因复仇而生,只会因复仇而亡,我痛过了,伤过了,现在我只想死,但我想死你们不要拉着我好吗?本文np,不喜勿入!
  • 一剑乱诸天

    一剑乱诸天

    并无天赋的秦重被破格录入修仙者的门墙,又被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师父安排了令人艳羡的婚事。幸运连连之下,却是灭世的浩劫来临……
  • 武踏皇天

    武踏皇天

    是废物,是累赘,无用之人?有兄弟,战八方,谁人可挡?斗至尊,踏皇天,可曾言弃?站巅峰,望天下,哪个不服?
  • 清清道声好

    清清道声好

    意外穿越的白清越,带着帅气的智能机器人。倾国倾城的容貌却需终日隐藏在伪装之下,冷漠的家人、奇怪的跟踪者,曾经的故事逐渐浮出水面……
  • 最终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