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4100000044

第44章

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丝绸之路、佛学东渐、西行求法、遣唐使来、鉴真东渡、马可·波罗来华、郑和下西洋、西学东渐、东学西传,等等,都记录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痕迹。尤其是,在中国从政十几年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更是传奇人物,他与当时的中国皇帝交往甚密,回国后,撰写游记,向世界介绍了神秘的东方大国。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中有不少是留学生,陈独秀、李大钊等留学日本,朱德、邓小平、陈毅等留学欧洲。革命年代,中共对外文化交流不多。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险到达中共根据地,同毛泽东、周恩来中共领导人等进行了多次长谈,搜集了红军长征第一手资料。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对中共根据地的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深入调查。四个月的采访过程中,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后来他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译名《西行漫记》)一书,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该书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轰动的影响,被译成十多种文字,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书籍之一。毛泽东称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从文化交流上看,斯诺实际上是宣传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文化。新中国成立后,他还曾多次来到中国。1937年1月,美国女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也来到了中共根据地,对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也向世界进行了介绍,期间她还教会了中共领导人跳交谊舞。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文化交流。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教育、军事、工业等系统,向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派出了18000多名各类留学生,为中国培养了一批重要人才,其中就有后来成长为中共领导人的江泽民、李鹏等。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非常注重对外交流,他首先抓了科技教育,鼓励科教行业向国外学习科学技术、办学经验,主张派出留学生到国外留学。20世纪80年代,有大批留学生出国留学,也有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历史。英国人托尼·赛奇1976年来到中国,他当时在英国伦敦大学攻读政治,对中国很感兴趣,还读过《毛泽东选集》。由于中英两国实施学生交流计划,赛奇得以来到中国,他先飞到香港,从香港步行来到深圳。赛奇回忆,当时中国内地与香港边界,没有一点喧嚣,沿途还有好多水牛,一切都那么悠游自在,那么自然闲静。直至在北京语言学院落脚后他才发现,紧张气氛超乎想象。他在语言大学待了三个月后,就去了南京大学,成为那里自1939年以来的第一批“资产阶级”学生。

他在南京大学主修中国历史,刚开始是学习中国当代历史,后来改修中国近代史,研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现在,赛奇是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肯尼迪政治学院教授,着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哈佛大学中国高级官员培训班的主要负责人。

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国际上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高,中外文化交流也进入新阶段。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中外文化交流主要是引进来,到了90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中国加大了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对文化走出去,中共高度重视。2002年7月召开的全国文化厅长会议认为“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力宣传当代中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大力传播当代中国文化,以打入国际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为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和现代传播方式,树立当代中国的崭新形象,把我国建设成为立足亚太、面向全球的国际文化中心。”

中共十六大强调,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2003年12月,胡锦涛提出,大力发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在一年后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还强调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中共十七大更是强调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2009年7月,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2012年2月,中共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这是中国政府出台的第二个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文化交流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部署。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财政部设立了“国产音像出口专项基金”等政策性基金,文化部设立了优秀出口文化企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奖励措施。在国家重视、各部门积极跟进的情况下,中外文化交流迈开大步。

中国目前已和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上千个文化组织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

政府支持的交流项目突破了传统的政府团、演出团、展览团的“老三样”模式,出现了部长论坛、文化政策圆桌会议、艺术家、作家客座创作等向深层次交流发展的趋势。

继2003年中法推出互办文化年后,中俄国家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伦敦中国文化年等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节已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标志品牌。

欢乐春节、相约北京、亚洲艺术节、中非文化聚焦、阿拉伯艺术节,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以及在国内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各类艺术比赛、成都国际非遗节等,均以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2011年2月,中国组织了“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活动,在美国演出时吸引了6000名观众,被誉为“来自中国的最好的礼物”。

春节是世界认识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2012年1月,文化部等多部门组织开展了第三届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在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的144个城市,举办了300多项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内容包括剧场演出、综艺表演、广场巡游、文博展览、民俗展演等。为吸引中外网民和多媒体用户的参与,以中国春节为主要内容的交互式娱乐类免费应用程序“欢乐春节”(Happy Chinese New Year)iPad版在苹果商店(App Store)成功上线,方便了全球互联网用户及时了解“欢乐春节”活动情况和中国春节文化知识。这些活动与当地民众共同分享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快乐,打造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着名文化品牌,有效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通过设立孔子学院,向外国派遣大量汉语教师教授汉语,并提供汉语水平测试,以满足国际上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中国还在海外设立中国文化中心,截至2011年9月,已有9个正式投入运营,涉及国家有埃及、法国、德国、韩国、日本等。还有一些文化中心正在建设中。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的建立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平台。

针对国际上中国威胁论、崩溃论、责任论等错误论调,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力度。组织力量拍摄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等地播放。出版部门也策划了一些精品图书向世界介绍中国、中国共产党。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不可能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这句话说出了部分事实。三十多年来,中国虽然大力加强文化交流,实施“走出去”,但引进来的西方文化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少。以进口图书和出口图书为例,中国进口的图书量,还远远大于出口的图书量,不少人还以传播西方思想为荣。这说明,中国文化交流虽然迈出了重要步伐,但文化创新还任重道远。

提出“软实力”概念的约瑟夫·奈则认为“尽管中国的软实力与美国相去甚远,但忽略了中国在此方面的进步,则将失之愚蠢”。

他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向具有吸引力,如今中国又正迈入全球流行文化的领域。这也说明,中国尽管还有问题,但不能忽视中国的潜力。

同类推荐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和:和平共处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和:和平共处

    丛书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丛书还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
  • 新中国70年发展密码

    新中国70年发展密码

    本书精选了人民日报评论版解析新中国70年发展密码系列评论员文章共7篇,分别是引领复兴征程的强大力量、“人民至上”汇聚强大合力、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发展能力展现制度优势、“民主集中”调动一切积极性、“辩证思维”赋能良政善治、“伟大精神”凝聚磅礴力量,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辉煌历程中,在国家治理、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 中国城市群联市制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中国城市群联市制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本书探索了城市群发展新模式的理论基础,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创新性地提出联市制是当今中国城市群政治结构变革的方向和最佳方案选择,以及长株潭联市制的原则、结构特征、适应机制与运行环境。
  • 第三条道路(第3卷)

    第三条道路(第3卷)

    本书从阐发“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体系入手,重点研究马尔库塞的马克思观、社会发展观和意识形态批判观,着重分析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的继承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其技术意识形态观,进而对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第三条道路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和批判之批判。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热门推荐
  • 王牌特工:捕获男神计划

    王牌特工:捕获男神计划

    身处牢笼,将被拍卖?穿越第一天,王牌特工便享受到如此待遇。不过无所谓,这点小阻碍她还不看在眼里,全当体验人生了。只是不长眼的人相继出现。被嘲笑,被奚落,被陷害?洛玥挥起拳头,用事实证明,经脉被废,也能将渣渣打趴下!某天,洛玥在规划异世美好人生,一妖孽男突现。他似是命中克星,却有莫测的实力。打不过还跑不掉,那就扑倒好了~
  • 穿越之龙凤呈祥

    穿越之龙凤呈祥

    当一个女人遇到许多男人的时候,是该自叹倒霉还是好好享受温存?
  • 食三国

    食三国

    听说三国时没有番茄,土豆。菜贩郑升想:“要是我去三国卖番茄,土豆那不是能成为亿万富翁?”
  • 独家占有:蜜汁娇妻宠不休

    独家占有:蜜汁娇妻宠不休

    初见时,她对他道:“席莫庭你好,我是顾唯念,余生请多多请教。”于是,席莫庭从此沉沦深陷,不能自拔。然而一场意外,她却成了别人的前妻,五年的时间,他卷土重来,逼得她处处退避,直到成为他的囊中之物,依旧步步紧逼。她恼火,怒道:“席莫庭,你究竟想怎么样?”席莫庭却将她禁锢怀中,语气势在必得:“我说过,你是我的女人,无论是生是死,都只能在我这里!”
  • 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

    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

    爹不疼,无娘爱,更有贱人嫡姐妹挡道!慕悦音死而复生,这一世再也不是闺阁中的软弱无能三小姐。庶出又如何,逃脱他人摆布,现代医学傍身,做一回猖狂医女!谁来告诉她,赖在她府中的七王爷是怎么回事?人善被人欺,他竟然是废柴一枚,还要由她来保护!可是为何非要她做他的私人医生,更兼贴身丫头!为何总逼她做她不愿意做的事呢……世人唯恐跟七王爷牵连在一起,更别提婚嫁于他,但这不代表慕悦音自己也愿意嫁给他啊!庶女配废柴,岂不是绝世良配?七王爷萧逸勾唇一笑,看上的猎物怎能让她从手中溜走?!且看医女斗废柴王爷,宅斗权谋一起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基因定制系统

    基因定制系统

    “劣汰优胜,适者生存,这就是进化的奥秘……”一场车祸,一次拯救,让平凡的于麟穿梭于各个世界,走入自我进化的历程。他将继续自己十几年来的平凡,将故事苟到结束?还是,像那天车驶来的那刻一样,站出来改写悲剧的世界?“故事当然要越精彩越好,比起变成虫子苟活,我更愿意当龙。”于麟在一片白光中踏入了下一个世界……
  • 颜值校草在我家

    颜值校草在我家

    “你好!我叫白皓婷。”白皓婷伸出手去。“你好,安闫鑫。”安闫鑫礼貌的握了握手。
  • 星记传

    星记传

    记载星尘幻星影的成长历程,即便生活有诸多苦难,也绝不迷失,在荣誉与失败中找寻真正的自我,想来,生活反倒是最好的老师。
  • 莫淡忘

    莫淡忘

    他是她最重要的人,她拼命想要离他近一点。她成功了,可就在一次意外,她不幸出意外离去了。死是死了,可是却变成了一个需要别人记忆才可以存在的幻识。不知道自己会突然在那个时刻突然就消失了。她拼命的想留在这个世界上。他拼命的不想忘记。
  • 独步天下之神戒

    独步天下之神戒

    平凡少年易小山,偶得神戒‘灿哥’,从此开始自己的奇幻生涯、走向了另一片天地,在血雨腥风的黑暗中搏杀,在光明中享受美好的生活,在风雨柔情中成长、在岁月中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