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63500000017

第17章 捕捉双翅目昆虫

介绍完了各种泥蜂幼虫的食物后,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在所有掘地虫中,这些膜翅目昆虫供应食物的方式是最奇怪的,它为什么非要用这种方式呢?它何不先储存足够多的猎物,然后再把卵产在上面呢?这样就可以当即把蜂房封住而不必再回来了。为什么这种膜翅目昆虫非要这么辛苦,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不停地往返于地洞和田野之间,来回奔波,而且每次不论是到附近捕猎,还是把捕获的猎物带回来,它都拼命地在塌陷的沙土里开辟通道呢?这里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使食物保持新鲜的问题,这也是所有问题的关键,因为任何一种腐烂变臭的食物都是不能入幼虫之口的,就像其他掘地虫的幼虫那样,必须吃新鲜的肉,并且要保证猎物在幼虫的整个发育期内都是新鲜的。

我们在前面介绍节腹泥蜂、飞蝗泥蜂、砂泥蜂时可以看到,幼虫母亲在解决食物新鲜度的难题时,会提前在蜂房里储存下一定数量的猎物,并使猎物在整整几个星期内都保持着绝对的新鲜,不对,应该说是使猎物保持几近活着的状态,虽然为了保证幼虫的安全猎物必须一动不能动,但它其实并没有真正死亡。幼虫母亲们用它那敏捷的生理学本领,创造了这一奇迹。它们根据猎物神经结构的分布特点,将带毒的蜇针刺入猎物的神经中枢一次或多次,经过这番手术之后,猎物虽然一动不能动,但却完好地保持着生命的特性。

现在,让我们检验一下泥蜂是否也使用这种精妙的谋杀方法。

从即将进洞的掠夺者爪下夺来的双翅目昆虫,大多数都像死了似的,纹丝不动;某些昆虫的腿偶尔还会轻轻抽搐一下,这是逐渐消失的生命所残留的最后一丝活力。那些昆虫其实不是被杀死的,而是被节腹泥蜂的毒刺麻醉的,通常表现出来的就是这种完全死亡的样子。

所以,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亡,是由猎物保存生命的方式决定的。

将飞蝗泥蜂捕获的直翅目昆虫、砂泥蜂捕捉的毛虫以及节腹泥蜂捕捉的鞘翅目昆虫放在一个小纸杯或玻璃管中,在整整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里,这些猎物的肢体还能弯曲自如,颜色也还保持着新鲜,内脏还跟活着的状态一样。这些猎物并不是真正的死尸,只不过是身体被麻醉了,再也无法苏醒过来而已。而泥蜂的猎物—双翅目昆虫的反应则完全不同。比如尾蛆蝇、蚜蝇以及其他的双翅目昆虫,这些猎物的身色在刚开始时还比较鲜艳,可是不一会儿,华美的服饰就黯然失色了。某些虻,眼圈里刚开始还有三条抢眼的紫红色金边,但是很快就褪了颜色,就像垂死之人在临死之际目光突然暗淡下去了似的。所有这些或大或小的双翅目昆虫,如果堆放在纸袋里,放在通风处,不出两三天就干化了,一捏就碎;如果为了避免氧化,将它们放在空气不流动的玻璃管里,就会发霉直至腐烂。所以,由此可以断定,当膜翅目昆虫把它们搬运到窝里来的时候,它们已经死了,真真正正地死了。

即使有的猎物还存着一口气,也用不上几天甚至几小时,这种垂死状态就彻底终结了。可见,因为它们使用蜇针的本领不够精妙,或者因为其他的某种原因,猎手把它的猎物彻底杀死了。

如果我们知道猎物在被捕捉时就已经彻底死了,那么对于泥蜂采取这种手段的逻辑思维,谁会不大加赞叹呢?膜翅目昆虫行事时,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进行,一步接着一步,环环相扣!幼虫的发育期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而食物储存超过两三天就会开始腐烂,所以不应该把所有的食物都一股脑儿储存在窝里,因此它们只能不停地出去捕猎新的猎物,并且随着幼虫一天天长大,它们一天比一天更加忙碌,不断为幼虫捕捉新食物。为虫卵准备的第一份粮食,食用的时间是最长的。因为新生的幼虫要吃好几天才能把猎物吃完,所以猎物的体积要小,否则还没等幼虫吃完,猎物的肉就开始腐臭了。正因如此,这只猎物不能是硕大的牛虻、肥胖的蜂虻,而只能是很小的小飞蝇或者类似的某种昆虫。幼虫十分柔弱,需要食用一些柔软的食物,逐渐长大以后,所吃的猎物体积才可以逐渐变大。

母亲离开时,一定会把洞口封上,这是为了防止幼虫受到某种致命的侵害。不过,当膜翅目昆虫带着猎物回来的时候, 经常有某些恬不知耻的寄生虫在一旁偷窥,此时,它是应该能够迅速打开洞口的。然而,通常情况下,膜翅目掘地虫建造地洞的土壤是比较坚硬的,所以无法迅速打开洞口。如果洞口开得很大,不论是用卵石还是用泥土堵塞起来,在打开时都会花费很大的力气,用去很多的时间。因此地穴必须在土质十分松软的地方挖掘,如果挖在干燥的细沙中,只要稍一用力就能挖开,在坍塌时又会自动把门堵住,就像浮动的地毯似的,用手卷起来就是一条通道,松开后又恢复了原形。这种十分符合逻辑的行为,是人类的理性推断,聪明的泥蜂却直接将其运用在了实践中。

为什么掠夺者要杀死猎物而不是使它麻醉呢?是它运用蜇针的技能不够灵巧吗?是因为双翅目昆虫机体结构过于特殊,还是因为它所使用的捕猎手段不便于使用这种方法?首先,我必须承认,我曾经想过把一只双翅目昆虫麻醉,而不让它彻底死去,可我的计划失败了。用一根针尖把一小滴氨水注入吉丁、象虫、金龟子的神经节中,从而使它们一动不动,这是不难做到的。当我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使实验对象一动不动时,它们已经彻底死了;它们的尸体不久就腐烂或干化了,足以说明它们确实死了。但是我非常相信本能的指引,我曾亲眼看到过它们在本能的指引下巧妙地解决了许多难题,所以我不相信这个让实验者束手无策的困难会难住昆虫。因此我并不怀疑泥蜂的谋杀技能,我只是更愿意相信它是出于某种别的动机。

也许双翅目昆虫身外的盔甲比较纤薄,身体也不算肥胖,更确切地说,它十分瘦弱,如果用蜇针将它麻醉,它抵御不了长时间的蒸发作用,会在长达两三个星期的储存过程中逐渐变干。让我们看一看纤细的小飞蝇吧。在它的身体里有充足的液体可以用来蒸发吗?只有很少一点,甚至根本没有什么液体。它的肚子好像一根细长的带子,前胸与后背紧紧贴在一起,体内的液汁如果没有营养的及时补充,几个小时就会蒸发掉。能把这样的猎物储存起来吗?这是值得怀疑的。

我们来看看它的捕猎方式就知道了。在从泥蜂爪下取来的猎物身上,常常有搏斗中留下的凶狠的捕猎迹象。有些双翅目昆虫的头好像被拧断了脖子似的,被扭到了后侧 ;有的昆虫的毛 ( 如果有毛的话 )翻翘得乱七八糟。我还曾经看到有些昆虫被掠夺者的大颚掏破了肚子,腿也在厮杀中被打断了。不过,在通常情况下,猎物的身体一般是完整的,不会有任何残缺。

不管怎么说,猎物毕竟长着一对翅膀,随时可能迅速逃飞,要想捕捉它,必须进行突然袭击。基于这个原因,我认为不太可能只把它麻醉而不把它杀死。节腹泥蜂在笨拙的象虫面前,飞蝗泥蜂在肥胖的蟋蟀或心宽体胖的距螽面前,砂泥蜂在毛虫面前,在那些动作迟缓而难以逃逸的猎物面前,它们三者都具有绝对的优势。它们可以从容自如地选择蜇针应该刺入的部位,精准地刺入,然后像医生用解剖刀探测着手术床上的病人那样,小心谨慎地对猎物实施手术。可是对于泥蜂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它的猎物只要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就会迅速地逃走,甚至比掠夺者飞得还快。膜翅目昆虫必须突然猛扑向猎物,不惜采用一切进攻方法、不惜采取任何攻击手段,就像苍鹰在荒芜的田里狩猎那样。在紧张的搏斗中,为了尽快结束战斗,猎手所有的武器—大颚、利爪、蜇针全部派上了用场,只要稍有迟疑,猎物就会趁机逃窜。如果这些推测是正确的,那么泥蜂的猎物就只能是一具死尸,至少也会被伤得很严重。

是的,以上的推测完全正确。泥蜂进攻时的凶猛劲头,怕是连猎鹰都会赞叹几分。不过,要想观察它捕猎膜翅目昆虫的全过程可比较伤脑筋;虽然我在它的洞穴附近耐心地等候着掠夺者的出现,可终究是徒劳一场。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因为膜翅目昆虫飞到远处去了,它飞得十分迅猛,根本追不上。如果不是一件物品帮了我的忙,我是不可能知道它的行凶手段的,而在此之前,我从没想到那东西还有这个作用。我说的就是为我在伊萨尔森林的沙丘上遮阳的雨伞。

喜欢到伞下纳凉的,并非只有我一个人,很多伙伴都会赶来跟我一起享用。各种虻都躲到了这把丝质的伞盖下面,在撑开的丝布上,它们安安静静地待着,有的在这儿,有的在那儿。天气炎热时,虻几乎总是在伞下与我为伴。在我闲来无事的时候,为了消磨时间,我总是盯着它那红宝石般的大眼睛看个不停,看它在我的伞顶下闪闪发光 ;在它因为伞顶太热而不得不移动一下位置的时候,我总是留意着它那笨拙的步伐。

一天,撑开的丝质伞盖像鼓皮似的发出了“砰”的一声巨响。可能是哪个人恶作剧故意打扰我的宁静,把橡栗或者小石块扔到我的伞上了?我从伞下钻出来,巡视了一周,什么也没发现。这时,猛烈的撞击声又开始了,我朝伞顶上看去,终于知道这神秘背后的原因了。那些以虻为食的泥蜂发现了它们的野味,因为此时它们的猎物正跟我待在一起,所以掠夺者就恬不知耻地飞到了伞顶上去捕捉双翅目昆虫。天遂人愿!此时,我只需顺其自然,静静地看着就可以了。

时不时地就会有一只泥蜂闪电般地飞了进来,扑向丝质伞顶,紧接着,伞顶就发出一声强烈的撞击声。伞顶上正进行着一场厮杀,可是混战进行得十分激烈,眼睛根本分辨不清谁是进攻者,谁是被进攻者。战斗刚开始不久,膜翅目昆虫就用腿抱着猎物飞走了。虻群惊慌不已,看到这些突然杀进来的进犯者把它们一个个杀死,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气向后退了退,可是并没有离开这个危险的遮蔽所。外面太热了!有什么可慌张的呢?

泥蜂的进攻如此出其不意,带走猎物的速度是如此迅猛,怎么能精巧地使用它的匕首呢?毫无疑问,是蜇针发挥了作用,但只是在混战地乱刺一气,没有固定的精准的部位。为了给那个在掠夺者腿下挣扎的俘虏致命一击,我曾看到泥蜂撕扯着猎物的头部和胸部。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种膜翅目昆虫要的是一具真正的尸体而不是一个被麻醉的猎物,因为它毫不犹豫地就杀死了这个垂死挣扎的双翅目昆虫。

据此,我认为,猎物很快会被干掉,以及如此迅速的攻击所带来的困难,这两点决定了泥蜂给幼虫提供的食物只能是死的,所以它必须不断地给幼虫供给新的食物。

让我们观察一些膜翅目昆虫用两腿抱着猎物进窝的情形吧。现在有一只跗节泥蜂抱着蜂虻进来了。它的窝建在一个底部是沙土的、竖直的边坡脚下。捕猎者向洞穴飞来,发出尖锐的、近乎哀鸣的嗡叫声,只要它没找到合适的落脚处,就会一直这样叫个不停。泥蜂在沙坡上飞来飞去,一面发出尖利的嗡叫声,一面顺着垂直面小心翼翼、十分缓慢地爬下来。一旦它那敏锐的眼睛发现了什么异常,就会减慢速度,盘旋一会儿后,飞上高处,然后再降下来,最后呼地一下逃走了。不一会儿,它又回来了,在一定的高度上盘旋着,似乎在俯瞰地面的情形。它又开始了垂直地朝下飞来,飞得更小心、更缓慢 ;最后,膜翅目昆虫果断地停在一处,在我看来,这与其他覆盖着沙土的表面是没有任何区别的。这时,哀怨的鸣叫声戛然而止了。

昆虫的落脚点也许太随意了,因为即使是最训练有素的眼睛也无法在沙层之上把这个地方与另一个地方区别开来。它落在住所附近,开始寻找住所的入口了。因为它上一次离开时,这入口不仅被自然坍塌下的流沙堵住了,而且被膜翅目昆虫仔细地清扫过,完全掩盖起来了。

然而,事情并不是这样的。泥蜂毫不迟疑,不需要摸索,不需要寻找。

人们一致认为,触角就是指导昆虫进行寻找的器官。然而在它回到窝里时,我没看出它在运用触角方面有任何特殊之处。泥蜂一刻也没有放下它的猎物,就在离落脚点前方的不远处扒着土,用前额拱,然后立刻抱着肚子下面的双翅目昆虫进去了。沙土坍塌了下来,又堵住了洞门。就这样,膜翅目昆虫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我曾经为了引诱泥蜂回家做了上百次的努力,可每次都是白费力气。我每一次都会被它的行为惊呆,因为目光敏锐的它总能一下子就找到洞门,而那个洞门根本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它又把洞口仔仔细细地掩盖起来了,只不过这次不是在昆虫进到窝里以后。当沙土快流完的时候,不能把凹陷完全填平,有时会留下一个小小的塌陷,所以看上去就像门厅没有完全堵住一样,但是这是在膜翅目昆虫离开很久以后才发生的。它在出发远征之前,从来都不会忘记对这些自然形成的坍塌进行一番修葺。我们等它离开吧,那样我们就能看到它在临走之前是如何清扫门前,如何小心翼翼地把门前弄得平平整整的。这位母亲走后,我敢断定,即使眼光再敏锐的人也看不出那个入口在哪儿。

在沙层面积很大的情况下,要想找到这个洞口,必须用类似三角测量的办法。可是很多次,在刚刚离开现场几小时之后,我的三角测量手段和记忆力就都失效了!我只有用一根稻草秸做标杆插在洞口旁才能辨认出来,可是这个办法并不总是有用,因为昆虫不断地在窝外修补,经常会把稻草秸弄得不知去向。

同类推荐
  • 我爸我妈的外星儿子:来自K星球的“阳光长老”

    我爸我妈的外星儿子:来自K星球的“阳光长老”

    郝奇一心要把那个阴险狡诈的T星人老吴赶出地球。可是,郝奇和老大都没有想到,原本以为很容易的事情,却遭遇了重重波折。就在老大“押送”老吴离开地球数日之后,T星球开始发出奇怪的光芒,似乎在提示什么。郝奇戴上T星球之后,却发现老大已经回来了,跟他一起来到地球上的,还有七个古怪的小T星人。这七个小T星人来自K星球,自称是“阳光长老”组合。那么,“阳光长老”组合来到地球上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刘东,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至今已发表了各类作品超过400万字,获得了中国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及其他几十种奖项。同时,他也是一位资深的科普期刊编辑。
  •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成功故事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成功故事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要有付出才能有回报,所以人一定要勤奋。那么样付出,付出在哪里?这一点很重要。勤奋的道理也一样。所谓走捷径或找机会就是讲这个道理。因为一个人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脑力有限,你用在什么地方或一段时间内在什么地方付出,回报就会出现在哪里。
  • 我的名字叫中国

    我的名字叫中国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和文化没有间断的文明古国。奇伟瑰丽的地理风情,独领风骚的著名人物,波澜壮阔的重大事件,叹为观止的科学技艺,使我国成为举世公认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度,凝结着人类最伟大、最深邃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人们喜欢阅读历史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徜徉史林,可以启迪智慧。然而,历代先贤留给今人的著作可谓卷帙浩繁、汗牛充栋,仅《二十四史》就已达三千多卷,还有其他各类书籍,更是不胜枚举,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来阅读,恐怕也不可能遍览无余。
  •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历史典故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历史典故

    俞志荣编著的《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历史典故》故事丰富、哲理性强,可谓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库之一,让读者陶醉于前人的奇思妙想、引入入胜的故事情节时,也深受其教育和启迪。《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历史典故》将精选的历史典故予以分类,让读者的阅读更为系统,对于典故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有利。
  • 我的第一本天文探索发现全纪录

    我的第一本天文探索发现全纪录

    少年朋友们,如果你想进入天文学这座神圣的殿堂,请打开这本张宇编著的我的第一本天文探索发现全纪录,它将带你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以丰富、详实的文字,生动有趣的故事,为你解答各种各样的天文问题,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同时带你领略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科技成果:冲出地球、太空行走、登月、火星登陆、土星探索……
热门推荐
  • 诏余生

    诏余生

    庆余生,余生庆!诏告余生前世已埋入尘土,唯有余生可庆!谢谢支持!
  • 学院的青少年

    学院的青少年

    周家小少爷被父亲送到一座神秘的商拜师修炼。并练成神功盖世,回城读初中在初中学院。全市甚至全国掀起了一阵大风波。.
  • 龙隐湖

    龙隐湖

    高考状无竟然无法上大学报到,是向命运称臣还是奋起而争?包天青的选择是宁可舍弃学业,也不向黑恶低头。前路漫漫,终有光明……
  • 次元与你

    次元与你

    本书讲述了SN时间宇宙学科研小队探究次元世界,明白了人生的道理,也同时收获了甜美的爱情。
  • 江湖愁歌

    江湖愁歌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这个世界已经被移除真正的历史另一范围之外,存在于地球的反面虚空,有着跟地球历史差不多的一段历史,但又不是真正的地球历史,在这片神奇的镜面世界,如今正处在一种火热朝天的黑暗历史中。……在黑暗历史之中,吴胜遭遇从平凡,到不凡。
  • 王道枭雄

    王道枭雄

    王储君身为皇朝的君王,修古武,得奇缘神珠,跟太子一较高低。家族耻辱,夺爱之恨,失去记忆住进合租公寓,帝王再次苏醒时,就是南北决战之日,剑指世界黑道,武道,一统世界黑道。武者等级:后天之境,先天之境,大成之境,武破虚空校花,护士,萝莉,空姐,教师,女王,女忍,歌星,女警,经理纷纷拿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再世重生(赌爱倾天下之一)

    再世重生(赌爱倾天下之一)

    带着前世的记忆,她签下契约,要做一个声名狼藉的女子,来偿还前世欠一个男子的情债,所以才搞出征婚闹剧。为的是把主动权握在手中,把艳名传出去,没想到初露头角就被当众羞辱……他是哪里来的冤家?她并没想真的征婚,只是想把艳名传播出去好不好?
  • 网游之星卡世纪

    网游之星卡世纪

    十二星座、十二生肖、西游四人组……数不尽的羁绊;削弱流、献祭流、偷蓝流……“丰富多彩”的套路;制卡、抽卡、合成、强化……多种多样的变强之法……这一切的一切尽在《星卡世纪》。(主机“天河”:想变强吗?那就氪金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