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40200000028

第28章 脱胎换骨路漫漫(3)

场友们换了一批又一批,我一个人一干就是一年多,几乎寸步不离煤厂,煤厂里经常只有我一个人。到夜里,那一大片山沟也只有我一个人。北风呼呼地吹,井水潺潺地流,不知名的野物声声嘶叫令人毛骨悚然。我不止一次独自流泪到天亮。最难熬的是春节,每逢春节倍思亲。上年春节,我与场友们在一起,或打篮球,或下生产队演出文艺节目,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冲淡了许多感情的东西。而今在煤厂,放厂停工了,工友们、场友们都走了,我既要守煤,又要守厂,寸步难离。失群的孤雁啊,真的度日如年。背叛家庭,脱胎换骨,经受考验,只能把那浓烈的想家之感,思乡之情强忍于心中。场部常派场友送来年货,转来邮政信件,陪我半天、一天。场友一走,涛声依旧,我又重复着孤独。亲人、同学的来信,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止不住的泪水一个劲地往外流。一把破二胡,拉着那《牧羊姑娘》、《康定情歌》、《数九寒天下大雪》、《思乡曲》度过这多愁善感的日子。

公社党委刘书记,林场颜指导员经常写信鼓励我:“要坚持,要挺住,党是相信你的。”

在那极其艰难的日子里,我总是向前看,水是凉的,我的心是热的;煤是黑的,我的心是红的。我的心中燃烧着征服未来的熊熊烈火。

由于我们经营得体,管理精细,也由于煤矿的煤层厚,煤质好,产量高,销路畅,煤厂成了林场的经济支柱。滚滚财源流到林场,加速了林场的建设,提高了场员的待遇。我的工作成绩得到了林场领导和同志们的称道,受到了公社党委的赞扬。我先后出席了达县地区首届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会和共青团达县第五次代表会。我更坚定了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入党的信心和实现脱胎换骨的决心。

久已期盼,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1966年6月29日,这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我生平第一次参加党支部大会。开会时,公社机关党支部书记吴国全说:“今天我们准备讨论发展五名新党员,他们是王帮杰、周锡蓉、陈开益、冯在兴、李自森。我们一个个地来。”“听说今天要讨论我的入党申请,我的心像触电一样紧张。”(摘自我的知青日记)讨论入党,程序比较多,三个下来就到了半夜两点钟。吴书记征求了一下刘书记的意见,说:“今天的支部大会就开到这里,余下的同志下次会议再讨论。”我的心里充满了希望。我这类的青年人,真的是给点阳光就灿烂。回到煤厂,我更加干劲冲天,忘我地工作,期待着“下次会议”。怎么也没想到,这个让我朝思暮想的“下次会议”一等就整整等了20年!

在林场当知青是我人生的起点,艰难困苦的磨砺铸就了后来的坚强。自那次参加入党审批会,仿佛我就是个党员了,我始终坚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后来的“文革”中,在插队落户期间以及参工后,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从农民到工人,从工人到干部,从基层到县委机关工作,做到了永不掉队。1985年我参加全国成人高考,以高出录取线160分的成绩上了大学,圆了二十多年前的大学梦,证明1964年的不录取是“历史的误会”。1986年,我在达县党校参加了苦等20年的“下次会议”,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无产阶级先锋队战士。我用22年的艰辛,终于甩掉了父亲“脱胎换骨”从贫农到地主给我背上的沉重的“成分”包袱,完成了一个逆向“脱胎换骨”的过程。

入党一年后,我就担任了达县外贸局局长、书记;三年后,上调地区外贸局工作,后又担任了地区外贸公司总经理,直到退休,加入达县地区(现称达州市)离退休老干部的行列。在红色的大巴山,我献了青春,献了终生,实现了展示老知青才智和扞卫老知青荣誉的心愿。

悠悠岁月,无论当年有多么困惑,总让人时常回忆。林场的山山水水并不秀美可爱,总叫人有挥之不去的思念。是爱,是恨,是怨?说不清,道不明。几十年来,我和场友们多次回那受苦受难的山村,一踏上那条路,便顿感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五味杂陈。1986年,我和一些当年的知青伙伴一起相约回到林场旧址。当年我们历经千辛万苦盖起的楼房没了踪影,我们住过的茅草棚荡然无存,那些屋基和球场已遍布杂草,那成片成片被开垦的土地长满了齐人高的芭茅草,那当年栽的成千上万棵树一棵也不见了,路也没了。

唉!太阳还是那个太阳,蓝天还是那片蓝天,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个梁。啊!五年多的血汗付诸东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该向谁去讨回那逝去的青春?

1995年,我与知青战友带着爱人和孩子再次回山村。本打算登山赴林场,走到半山腰,都走不动了,且没路可走了。大家站在山间,喘着粗气,望着山巅。曾经读过我的《知青日记》的女儿感慨地说:“当年爸爸能挑100斤的大米上山简直是个奇迹。”我接着说:

“如今我自己也不敢相信那是真事。”

归途中,女儿向我提出一个十分严肃而且很尖锐的问题:“看到你们这些知青叔叔娘娘,一路上谈笑风生,亲亲热热,你们当年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在一起朝夕相处五年多,怎么就没有一对耍朋友?更没有一对结为夫妻呢?”我艰难地回答了这个沉重的话题。

“当年,我们林场真是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我们这些知青的身上几乎都背着沉重的成分包袱,扭曲的灵魂让我们有爱却不敢爱,只能残酷地把爱深深地埋在心底。设想,如果两个需要脱胎换骨的知青坠入爱河,后果就严重了。”女儿非要一问到底:“有好严重?”我只得简而言之:“当时,我们知青们都有共识-地主儿娶地主女儿等于大地主家庭;地主儿娶资本家的女儿等于大资本家家庭。那他们的子女肯定升学无门。地主儿娶工人的女儿等于上中农家庭,那他们的子女升学就有希望。你就是属于后者,所以你能读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在场的知青们笑了,那些孩子也笑了,我女儿很不服气地说:“我可是硬考的,高考分超过重点录取线几十分,并不是因为你们俩都是共产党的书记,根红苗正,我才读成的!”我抱歉地说:“当初,我们哪里知道现在不讲成分了呢?”

2007年10月,我们林场23名战友聚首达县,共庆下乡43周年。在专程从深圳、成都赶来的孙世谋、程裕坤的倡导下,大家再赴魂牵梦绕的林场,来到山脚下,遥望鹰嘴岩、天音寨,年过花甲的场友们“畏途巉岩不可攀”,望而却步。我们来到老场长颜鲁海的坟前,挥泪烧纸,祈祷,追忆当年他带领我们艰苦创业的情景。仰望苍天,缅怀英年早逝已离开我们十多年的其他四位战友,我无论如何也忘不了那些“脱胎换骨”的同行者。他们当中,有的始终未能改变不幸的命运,日子过得相当艰难。有的身体经不住“脱胎换骨”

的磨炼-当年女知青标兵唐善莉,30岁便瘫痪,40过点便撒手人寰;当年体壮如牛的知哥黄昌政,而今刚满60就拄着拐棍,行动艰难。有的冤里冤枉背着沉重的“成分”包袱,走这“脱胎换骨”的路-知哥邓光军,其母戴了二十多年的右派分子帽子,后来落实政策时居然找不到任何一丁点资料说明她是右派,原来她不是右派,仅是一个误会。知姐王能旭,其父解放前为国大代表、城口县副参议长。解放前夕,配合地下党迎接解放军,为城口县的解放作出贡献。解放后,其父积极参与新政权的工作,任城口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一副主席。然其好景不长,1952年其父以政治土匪罪被城口县法院判极刑。37年后的1989年,城口县人民法院一纸判决,“原判的政治土匪罪科处,显然不当……撤销原判,应予纠错”;其母曾因不实和不应定罪的罪名被判历史反革命罪、现行反革命罪,1987年达县市人民法院一纸判决“撤销原判,宣告无罪”,父母都得到平反昭雪。得知战友们的那些情况,我的心真的在流血,深感自己原来是不幸中的大幸。如果我算是成功者,那这种成功如履薄冰,机会太小了。在那漫漫脱胎换骨的路上,到处是阶级斗争的旋涡。身背沉重的成分包袱的知青们,“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我有幸倚仗着重庆求精中学打造的校篮球队长和校报《朝霞》的主编那一武一文两根拐杖踏冰前行。1971年,凭着出类拔萃的篮球技艺和近乎疯狂的亡命拼搏,我入选了达县业余篮球代表队。以知青为主力的达县男、女篮球队在地区运动会上一鸣惊人,双双夺冠,改写了达县篮球的下游历史。我随十多名知青球员首批被特招参工到达县商业局。正在庆幸当权派执行阶级路线网开一面,得知商业局按成分排队分配我们去下属公司,成分好的到棉麻公司、日杂公司、干果公司,差一点的到农资公司,我是最差的分配到废品公司。我想,需要脱胎换骨的我,在当权者眼里属于“人中废品”,自然该去管那些需要再生的废品,也许这叫对号入座,物以类聚。

同时被招为工人的知青球员,到各公司报到后,粮食定量几乎都是27斤或30斤,工种为业务员、采购员、保管员,唯有我一个人很受“关爱”,粮食定量为43斤,工种为打榨工。公司安排我去了废品仓库,操作古老的人工打榨工具。没过多久,又安排我去废品加工厂当铁匠。我暗自好笑,让一个从12岁起就戴一千多度散光眼镜的人去打铁,真可谓闭眼瞎遇到睁眼瞎。但我二话没说,服从安排,且好好地干,因为我有七年知青蹉跎经历垫底。我拿出当知青一小半的劲,就被大家评为公司先进。我感叹着:“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我指望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国大地,运动不断,革命在继续。1971年11月,声势浩大的“批林批孔”运动开始了,上级要求各单位必须张贴标语,办好大批判专栏。公司周经理为找不到人办此事而发愁,想起了李铁匠,急招我回公司,问我会不会办专栏,我犹抱琵琶半遮面,心里一阵窃喜,应承了这差事。很快,横幅大标语拉上大街,大批判专栏如期上墙。上级领导赞不绝口,召开现场会。接下来,专栏一期接一期,标语写了又写。不久,四川日报刊登了我写的中篇报道《废品堆里闹革命》,从此,公司办公室多了个位子,废品厂少了个铁匠,我站到了干部队伍中。

尔后,我又借助那武拐杖调到了县体委作篮球教练,再借助那文拐杖作体委办公室负责人。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小平理论的践行,中国人前进的道路变得宽阔,我抓住了青春的尾巴,扔掉助残的拐杖,在人生的路上夙兴夜寐地展示,不遗余力地冲刺。

然而,时光不可倒流,青春不会回头,一转眼,老知青人虽未老,一刀切的年龄到了。

数英雄,论成败,我们更应想想那百倍于我、千倍于我的失败者,他们失去了宝贵的青春,以至于失去了太多,太多。他们是失败的英雄。

“文革”前的老知青这个群体,几十年来渴望公正和光明,今天特别珍惜社会和谐。

可惜,对于我们的许多伙伴,和谐社会来得太迟。

青春的岁月像条山路,望着那弯弯曲曲的山路,回首自己走过的人生路,我情不自禁地朗诵起《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简介

李自森,男,1946年9月1日生。1964年于重庆求精中学高中毕业,当年9月9日下乡到四川省达县地区达县新桥公社林场务农。1965年考入西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肄业)。1969年林场撤场,于当地插队落户。1971年3月,因入选达县篮球队参工到达县商业局土产公司。1984年调达县体委任办公室负责人兼达县男篮主教练。1991年调达县地区外贸局,后任达县地区外贸公司总经理。达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2003年退休。

成都有个“青训班”

唐龙潜

“青训班”的全称叫成都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训练班,开办于1964年,其组织领导机构是当时的共青团成都市委。

1964年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一方面上山下乡正进入一种热烈的舆论准备,《人民日报》开始辟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专栏,河北的邢燕子、天津的侯隽,以及江苏的董加耕等下乡、回乡而“大有作为”的事迹正在广泛宣传报道。但从全国来看,还未形成一种运动,一定规模,理论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如何组织实施的手段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摸索、探讨、总结。另一方面,潜在的上山下乡对象已经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广泛存在。

他们是在高中、大学升考中被淘汰而又无法在城市就业的待业青年。在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近年来贯彻阶级路线被贯彻下来的人,时髦的称谓叫“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因为家庭没有什么问题的青年,即使被升学的分数线拒之门外,也大多能够通过就业这一关。那时当个工人或售货员什么的是只需“政审”而无须进行文化考核的。只有“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才会因为过不了“政审”而在升学和就业中被同时“双开”,从而成为在城市待业青年中最没有出路的群体。所以当共青团成都市委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训练班的大旗一举,迅疾投到麾下的便首先是这些年轻的末路人。不知道全国其他城市的情况怎样,但在成都正是这批人充当了有组织的成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先驱。以我所进入的第二期“青训班”为例,在五百多学员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属于“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于是这里出现了一个悖论:按当时的宣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史无前例的创举,是移风易俗的革命行动,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总之是非常光荣而又伟大的事情。见诸报端的那些典型也都个个光芒四射,或已身兼各种领导职务,或成为各种代表出席各种会议,甚至受到超规格的礼遇-如有幸同伟大领袖握手,并一同拿起筷子吃饭(进餐)。这样意义深远而又前程无量的事本该是“根红苗正”的正统接班人的事业选择,结果却荒谬地落到了从正统的眼光来看在接班问题上大可怀疑的人身上。这宣传和实际的矛盾其实绝大部分人也都心知肚明是宣传的虚假,“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们也心知自己和革命接班人之间有着怎样的天壤之别。但当时的情况用青训班学员的话说叫“三面架机枪,只准走一方”,奈何?

“青训班”自开办起来很快奇迹般地膨胀,一期、二期、三期、四期,由几十人到几百人,到几千人,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才寿终正寝。

同类推荐
  • 雨巷-戴望舒诗选

    雨巷-戴望舒诗选

    本书节选了戴望舒各个时期最著名的诗。其中以《雨巷》为代表。集中反映了戴望舒先生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思想变化历程。
  • 英国散文精选(译文随笔)

    英国散文精选(译文随笔)

    此书特色有五:一,书中所介绍的篇什均为美国自建国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故可读性较强,其中不少且属于第一次译出;二,译文特重视各原作者风格的传达与再现;三,译笔堪称审慎精练,隽美考究;四,注释亦颇认真负责,剀切详明;五,书前导言与各篇篇首的风格解析对美国散文发展的源流、趋向与各家风格的特点等均有较扼要的说明,从中不难窥见该国散文自成长至全盛的一个总的发展轨迹与概貌。本书为北岳文艺出版社所刊印的《英国散文精选》(1996)的重印本。
  • 世上最美的感悟:父爱母爱全书

    世上最美的感悟:父爱母爱全书

    我们将天下最美的有关父爱母爱的感人文字汇集成篇,希冀青少年朋友能在一篇篇文字的述说中感受到爱的流淌,体会到父母养育的艰辛。向爱致敬的同时,更加珍爱自已的生命,善待父母陪伴在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就让我们写下一笔笔感恩的寄语,给父母送去一丝丝问候。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希望这些美文带给你感动的同时,也将教子的智慧一并赠予你:用爱培育孩子!爱是远胜于金钱千百倍的馈赠。
  •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一部永恒的畅销经典,令亿万人感动而泣的心灵读本。由席慕容、林清玄、张晓风、铁凝等联袂推出,本书内容在网上点击过亿次,被众网友称为华文史上最催人泪下的作品,一上市,便受到世界各地华人的热烈追捧,销售量一直雄踞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总有一个,默默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亲。常常,我们感动于“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和“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但人世间没有任何一种无私和奉献能与母亲相提并论。即使再冷酷无情和铁石心肠的人,也能体会到母亲的关爱给予我们的心灵慰藉与情感抚摩……
  • 倚栏独语

    倚栏独语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发表过的散文随笔,或游历山水,或感念亲友,或感悟人生。”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作者始终坚守着一份心灵的恬淡,用深情如水的文字和浪漫情怀营造了串串美妙的花絮。一颗真诚质朴之心汇成涓涓细流,流淌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澎湃着一个个思想的火花,并用一颗善感的心思考着、记录着……展示了作者的文学素养和艺术追求。
热门推荐
  • 威尼斯没有悲伤

    威尼斯没有悲伤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青春力作,时间的回忆。
  • 另一边是太阳

    另一边是太阳

    有人说,黑夜是犯罪的主场,善良的人不再善良。走过,看过,即使凝视深渊深渊也不会凝视你,真正使你走向深渊的只有自己。希望是失败的借口,曙光是痛苦的谎言。
  • 在北京的日子里

    在北京的日子里

    在北京的一个月里,我忙忙碌碌一整天。根本就没有休息的时间。只有到了晚上十点钟以后,才能睡下,但是,我睡下也不能完完全全入睡。半夜要醒好几回。我想,这大概就是人活着的意义所在。
  • 我的魅力不允许我低调

    我的魅力不允许我低调

    “低调?有用么?”“但这该死的魅力就是难以掩藏!”“你以为我不困扰么?”——张阳如是说道。
  • 宸阳王

    宸阳王

    这是一个异时空历史,不同的是时空不一,相同的事,乱世层出不穷。夏、瑾、吴、郓、商五国共同顶立于世,相安无事是不可能的,各国都有吞并其他四国的野心,也是如此战争连绵不断……
  • 烈焰王朝之葵火

    烈焰王朝之葵火

    烈焰焚毁,王室仅剩太子,名曰君临澜。为复国,为了死去的亲人,从而踏上了艰难险阻的道路。一路前行,结识友人,殊不知,皆是他复国的垫脚石!!有朝一日,他登上了王位,复了烈焰,报了仇,可是他的友人,早已成为他复仇路上的垫脚石,永远沉睡在了地下,化为了尘土。有一日,他眺望远山苦笑道;“国复了,仇报了,可是在这天下,还有谁,能与我君临澜一起喝酒,论事?还有谁,可以与我一起,看这天下走向盛世呢?”
  • 那个雷鬼系修士

    那个雷鬼系修士

    御雷控鬼是武乾的两大爱好,出场自配两个顶级师父的他还需要奋斗吗?答案是显然的,作为一个亡国皇子,且看武乾如何一步步成长,最终成为笑傲九天的至尊天帝。
  • 诸神的后裔

    诸神的后裔

    神迹,龙,超能力,这些藏在书中的奇幻东西却活跃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不为人知而已。一个以超能力而存在的学院却守护着这个世界的和平,抵抗着藏匿在黑暗中的势力。当天才被别人当做疯子的时候,他显得十分的落寞。高中还没有毕业,而却受到来自美国神秘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为证明自己是拥有超能力的超人,毅然决然的踏上异国之路,远走他乡。走到那才发现,原来在学院里生活着一帮和自己‘同病相怜’的怪物。
  • 伪神的恶意

    伪神的恶意

    被邪神养大的黑天韵从十年的封印中醒来,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月神被人类轻易杀害!千辛万苦救出师父,他却突然变得格外苍老,且患了老年痴呆!这一切跟仙宫有关。人类和神的战争,刘府的谋杀案,对神族肢体的研究,古神的智慧能让人变得疯狂......一切的背后还有一个"信使"在操控全局。
  • 花之血

    花之血

    《花之血》的故事发生在17世纪的伊朗,故事的无名叙述者和她的父母正在波斯的一处偏远村庄过着简朴而快乐的生活,然而,父亲的意外去世迫使14岁的女主人公和母亲来到伊斯法罕,成为织毯匠叔叔家的仆人,又被迫接受了一份为期三个月的婚姻合同,她必须在贫困与羞辱中挣扎求生,然而她却从伊朗的民间故事中获得安慰与激励,最终在叔叔的指导下掌握织毯技艺,并承诺为自己和母亲赢得尊严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