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60200000044

第44章 辽夏金元你方唱罢我登场(1)

一、与宋为邻的“周边国家。”

唐宋时中华文明的跨越式发展,也对整个人类文明尤其是周边民族起到了极大拉动作用。以前周边其实没有国家,只有一些早期部落联盟。但随着中华文明的不断侵染,以及波斯、阿拉伯人所携带的西方文明东向传播,唐宋之际东亚崛起了许多正式的国家。

中华文明由原始部落发展至宋朝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社会,历经数千载,但其他民族无须同样长的时间来进化,他们可以直接根据宋帝国的架构搭建自己的帝国。这就好比爱迪生经过数千次试验才确定钨钢适合作为灯丝的材料,但我们不需要经过同样多次试验,直接引用他的结论就行了。

若全书主题以中国特色封建社会的发展为主线,这个时代的主线显然是宋朝。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只写汉族皇帝不写少数民族是不对的。何况这些国家确实有人获得了太宗庙号,凭什么不写人家?根据二十四史,《宋史》之后、《明史》之前是《辽史》《金史》《元史》三部。而据《剑桥中国史系列》,第六卷是AlienRegimesandBorderStates,直译《异族王朝和周边国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根据其内容译为《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也将辽宋西夏金元作为一章。综合以上各种标准,作者决定选取辽夏金元四位太宗作为本篇主角。至于高丽太宗、越南李太宗、黎太宗、阮太宗、大理太宗、穆罕穆德二世、伊丽莎白二世、小树丛二世等诸位,就只好道声抱歉了。

本篇涉及的四个国家分别为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族国家,但作者学识有限,并不精通这四种文字(确切说是根本不会)。尤其是前三种基本失传,学界亦极少有这几种文字史料的研究,所谓蒙文资料也多为汉文或英文译本。近年来京都大学的智慧美智子(爱新觉罗·乌拉熙春)老师通过契丹、女真原文资料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推翻了很多基于汉文史料的成论,甚至提出:“契丹文所表现的是契丹人自身的世界,而汉文所表现的则是契丹人做给汉人看的另一个世界。”这真让人有点如芒在背的感觉,但由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还很少,暂时就只能根据现存汉文、英文资料写作此篇,若有一些依据今后被推翻,还需您的谅解。

那是不是说宋人所留的汉文史料就不可信?也不是这个意思,宋代史料算是历代史学中相对可靠的,但毕竟只能算外文资料,尤其是很多人名翻译着实有点不靠谱,契丹人蛙哥已经在白马河殉国了,以后还会经常有“狗儿”、“猥货”这样的党项、女真人名翻译。天可怜见!猥货们可都是浴血沙场的英雄将士,你们就不能稍微认真点,翻译成瓦格、戈耳、威霍什么的吗?汉朝有没有把单于伊稚斜翻译成“一只鞋”?唐朝有没有把可汗阿史那翻译成“屙屎娜”?如果非要说这种翻译风格有什么好处,那就是可以将序篇中那位西方哲学家欢快的称呼为:“嗨!狗儿!”。但相信更多人无法忍受一打开报纸,国际版就充斥着呕粑蚂(奥巴马)、蝌鳞炖(克林顿)乃至你渴鸡得慢(妮可·基德曼)之类的人名。所以,作者并不是质疑宋代史学家们的素养,只是觉得原文史料真的也很重要。

这个时代的史料纷繁复杂,后世评论又往往带有政治倾向。这个时代更处于一个人类社会形态大变革时期,常常会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藩镇之祸”这类很肤浅的表面见解。所以,希望您在谈到这些问题时能够谦虚一些,不要太趾高气扬地用现代人的口吻去苛责古人,更不要带有偏见地把古代公共管理者想象成傻子或者楼下那些情痴。尤其要屏蔽掉这几条常见的偏见和误解。

第一,宋人软弱,游牧彪悍,可以随便欺负宋朝玩儿。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无脑的一种偏见,无论是军事学还是管理学,都绝无基于对方性格强弱的判断依据。而且宋人最尚气节,远比贪财怕死的游牧部族强硬得多。再说,宋朝320年,是最长的一个汉族王朝,软弱的能挺这么久?国际竞合需要极大的智慧,以一句软弱、彪悍度之,似乎反而是在侮辱辽夏金元的智力。

第二,辽夏金元瞧不起富而不强的宋人,时刻想侵吞宋朝。真那么容易,那为什么320年都没侵吞下来?辽夏金元四个被“弱宋”搞死了三个,第四个也差点被拖死?要说今天的美国也很富,民风也不彪悍,那估计蒙古想不想侵吞它?何况宋朝是最富强文明的国度,所有人其实都很崇敬。辽道宗(耶律洪基)曾公开说:“愿来世生中国为民。”《天龙八部》居然写他还想侵宋,不如借十个胆子叫陈水扁去把他含泪热爱的美国爸爸灭了算了。

第三,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巨大。马镫发明后,骑兵确实厉害了不少,但自唐以来,步兵阵型日益复杂,骑兵的优势已经很小,即便是机动优势也不再突出。宋代大兵团作战,强调兵种配合和后勤连贯,骑兵抛开大部队跑那么快,急着去让人砍死好重新投胎,来世生中国为民吗?四国对抗宋朝并无军事上的战术优势,只是进化到了国家形态,持续作战的战略保障能力产生了飞跃。

二、驼峰奇侠,盖世帝羓——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太宗孝武睿文皇帝耶律德光,字德谨,契丹名尧骨。

契丹是生活在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曾依附于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北魏,一直是落后的部落联盟,有记载的大部分时期为八部联盟。隋文帝曾利用契丹牵制突厥,后归附唐朝,领主赐姓李,任松漠总督,还参与过唐太宗征高句丽。契丹时而归附,时而反唐,甚至杀过大唐送来和亲的公主。安史之乱后,唐朝完全丧失河北以北的控制力,契丹加快了发展。在经历了大贺、遥辇两个氏族主导的八部联盟后,唐末迭剌部世里氏成为主导。此时契丹仍是典型的部落世选举制,每个部落内部选举自己的领主,称夷离堇,夷离堇们再通过议会共同选举联盟的共主——可汗。为了协调各部落军政事务,还设置了一个于越职务,作为联盟的秘书长,《辽史》称其意为“总知军国事”。事实上,可汗更多的是个荣誉,只能直接指挥本部私兵,并不能干涉其他部落内政,某种意义上于越的实权还更大。迭剌部的世里阿保机便出任了联盟第二任于越,后来他又当选为迭剌部夷离堇,统一诸部,建立契丹汗国。

契丹汗国建于唐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世里阿保机可汗在许多汉族谋士的帮助下,启动了“化家为国”工程,大力整顿部落编制,颁布草原上第一部成文法《决狱法》,企图废除选举,建立一个仿汉式的中央集权帝国。这当然遭到诸多契丹贵族的反对,但都被实力强大的世里阿保机镇压。辽太祖神册元年(916),世里阿保机称皇帝,即为辽太祖,建立契丹帝国。以前中原王朝之外的部落都是些单于、可汗之类的,而世里阿保机第一个称皇帝的。这注定他将是一个全新的对手。

当然,契丹汗国最初的皇帝制度和中原还是略有区别。辽太祖自称天皇王;其妻淳钦皇后(回鹘名述律月理朵,汉名萧平)称地皇王,相当于皇后;长子耶律倍称人皇王,相当于皇太子。契丹原有八个核心部落,辽太祖又吞并了库莫奚、乙室等邻部,形成了太祖二十部。辽太祖称契丹本是一家,于是契丹八部全部取姓耶律,皇后述律氏的回鹘家族和奚六部均改汉姓萧。奚和契丹是很近的民族,并且形成了皇室通婚的惯例,辽国历代皇后除淳钦皇后外均为奚族萧氏。所以辽国官员耶律、萧二姓奇多,而且皇后全部姓萧,其实他们并非都是亲戚,只是同民族而已。《天龙八部》中乔峰在得知身世之谜后,一口一个契丹萧峰,但其实姓萧的是回鹘或奚族,恰恰不是契丹族。

辽太祖东征西讨,兵锋西至阿尔泰山,北至克鲁伦河,臣服了大量原属突厥、回鹘的部族,契丹成为草原上新的霸主。在这个过程中,次子耶律德光出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他现在主要是去踩一些游牧部族,压力不大,当皇帝后跟中原交手便鲜有胜绩了。

述律皇后育有三子: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其中耶律倍热爱汉族文化,尊崇孔孟之道,深得辽太祖喜爱,早早被立为储君。辽太祖攻灭渤海国(今辽宁境内的渤海族政权,较早汉化),又将渤海故地封为东丹国,作为耶律倍的封国。但述律皇后反感汉化,最爱和她一样暴戾残忍的幼子耶律李胡。而耶律德光长年带兵,战功卓著,实际势力最大,像极了契丹版的隋炀帝、唐太宗。当然,耶律德光没能像隋炀帝那样得到述律皇后的偏爱,但述律皇后又考虑辽太祖最爱长子,所以联合次子对抗长子。

按理说他们联合起来也未必能阻止辽太祖传位给耶律倍,但意外的是辽太祖在攻灭渤海国回军途中突然驾崩。虽然按宋制,皇帝家属没有公共管理权限,但契丹现在还达不到这个程度。天皇王驾崩后地皇王权决军国事,述律皇后召来辽太祖旧臣商议继承之事,众臣均认为应由人皇王耶律倍继承天皇王之位。地皇王问他们:“先帝挂了,你们想不想他?”大家当然哭丧着脸说:“当然想啊!”接下来这句就出人意料了:“果真想,就随他去吧!”游牧部族虽有活人殉葬的陋习,但应该都是些家奴姬妾之类,怎么可能拿大臣殉葬?而且人家说想念先帝,那是客套话,哪有真去殉葬的道理?不过这只是她的一个借口,把不服的全杀了。她还想杀耶律德光的汉臣赵思温,但汉人就没那么好忽悠,赵思温说:“先帝生前最爱的人就是你,你怎么不去殉葬?我们臣子去侍奉先帝,恐怕不如意啊!”述律皇后圆不过来,不过她也确实够强悍,立即斩下自己的右手,送到辽太祖坟中代殉。吃了这个亏,这场杀戮才终于停了下来。

述律皇后摄政一年半,至次年底,耶律德光终于登上帝位,史称辽太宗,述律皇后为皇太后,史称应天皇太后,并将幼弟耶律李胡立为皇太弟。

登基后,辽太宗和述律太后不断削弱东丹国。这本意是打压耶律倍,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契丹帝国中央集权化。耶律倍备受打压,非常郁闷,又常受到唐明宗的召唤,最后留下一首汉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这能算诗吗?)遂逃离契丹,投奔后唐,扫除了辽太宗最大的隐患。

但这并不表示辽太宗便可大权在握,述律太后似乎比他实权更大,而且与他政见相当不合。辽太宗虽然不如哥哥那么热衷于汉化,但也算汉化倾向者,这与极度反感汉化的述律太后就形成了冲突,而且述律太后还随时准备扶耶律李胡上位,形势也很微妙。

契丹汗国恰好建于唐朝终结这一年,这个草原新霸陪伴了中原的五代十国。按理说,中原小国林立,朝不保夕,勃兴的大契丹国应该很容易踩扁他们。但事实是辽太祖、辽太宗多次南下均被一些破烂国家击败,连晋出帝这种傻货也先赢了辽太宗两阵。尤其是晋辽第二次大战的白团卫战役,明明是辽军占据上风,明明战场上还刮起了东北风,明明晋军已经陷入逆风和火海的困境,但还是在杜重威、李守贞的指挥下反败为胜,大破辽军,这不由得让辽太宗陷入深思。

第一,时至唐代,游牧部族的战斗力和军事思想比汉人已经差了不止一个时代。游牧部族以民为兵,尽管表面上看成本低,但素质更低,根本没有阵型的概念,上阵就只会“猪突”。这种军队劫掠下汉民可以,一遇到职业军队就惨了。尽管五代的汉族军阀无力远征草原,但游牧骑兵(确切的说是牧民)主动进攻中原那就完全是送死。怎么建设契丹民族自己的正规军?

第二,汉民族实力强大,即便四分五裂,也远非游牧部族可望项背。怎样利用巧妙的政治杠杆,撬动汉族的内部力量为我所用?

辽太祖以汉制建立了一个草原帝国,留给辽太宗的任务就是以上两点,应该说他还算基本做到了。

最初辽太祖挟一统草原之势,很快踩扁了河北的小军阀,但遇到他干侄儿唐庄宗,这位票友打他比唱戏还轻松。辽军虽然有不错的马骑,但都穿着杂色衣袄,更无阵型可言。而票友麾下精兵统一着黑甲,号称鸦军,队列整齐,进退得法,阵型切换时如寒鸦蔽日,牧民兄弟看一眼尿都吓出来了,还打什么仗?辽太宗汲取教训,不再轻易挑衅中原,所以唐明宗一朝,战乱较少。直到后晋高祖石敬瑭主动来求,辽太宗才利用汉奸的帮助首次将势力伸向中原。但很快他又遇到了弱智儿童晋出帝。此时辽军的正规化建设已大有进步,比如著名的铁鹞军已经登场,或许辽太宗也想试一试剑,于是御驾亲征,但又被打了脸。辽太祖不敌五代第一战神唐庄宗也就罢了,辽太宗连弱智儿童都打不过,想来景延广的豪言壮语也并非完全没道理。

但辽太宗非常执着南征,因为他知道五代是契丹民族入主中原,成为一个主流文明帝国的最好时机。以述律太后为首的游牧主义者却非常反对,提出汉地难治,就算打下来也治理不好。辽太宗两次南征失败,内部压力更大,但他还是顶住压力,组织了第三次南征。这次他也算是脑筋转过弯来,重拾找汉奸当儿皇帝的技巧,在杜重威的指引下打进了开封。

打进开封后,辽太宗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身穿汉服,以汉礼制即中国皇帝位。

以前的耶律尧骨是契丹帝国皇帝,现在他要以汉制成为中国皇帝,把所谓契丹帝国改为中华帝国辽朝。之前入主中原的鲜卑天王,包括后来的元清皇帝都不会穿汉服以汉礼即位,他们只是以蒙古或满洲可汗兼中国皇帝,和大不列颠国王兼印度皇帝、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兼东罗马皇帝一个道理。辽太宗这不是兼,是真的变成中国皇帝。

辽太宗改年号大同,改国号为辽。汉文史料记载,该国后来在大辽和大契丹两个国号之间切换了至少四次,所以宋人认为契丹和辽是一个意思。但事实上,改年号确实很好玩,国号改来改去干嘛?据研究,契丹可能是契丹民族真实的自称,而所谓辽则便是“写给汉人看的”。

无论如何,至少辽太宗本人有一种雄心,要让辽朝成为中华帝国史上一个和汉朝、唐朝一样的正统王朝,他要带领契丹民族融入这个主流帝国。

那他的理想完成得如何呢?前面已经说了,汉民自发起来反抗,汉高祖又宣称要断他后路,几下就把他搞得焦头烂额,连病推翻了。不久,汉高祖兵至洛阳,辽太宗只好骑上骆驼仓皇逃出开封,撤返东北。但辽太宗是个非常善于总结经验的人,他总结此行有三失:第一,没有约束士兵劫掠(打草谷);第二,括民私财,没有获得汉民支持;第三,没有及时派契丹人去当各地的节度使。途中,辽太宗病情愈发严重,于是派人告诫皇太弟耶律李胡:“治国之术无非与臣僚推心置腹、和协军情、抚绥百姓三者。你老哥受不了开封炎热,所以回来纳凉,不然最多一年可以治平中原。以后要以镇州(今河北正定,但此县不久被周世宗所取,宋朝也再未归还)为中京,再图后举。”

事实上,他还是没有总结出(也可能是不好意思说)最根本的一个原因——缺乏契丹的后援。

同类推荐
  • 梦回古城传

    梦回古城传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迷茫青年,在下班后因疲劳而倒床就睡。。。。。。谁知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已是身处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距离自己的二十一世纪足足相隔近千年的世界!混吃骗喝?哪知天不遂其愿灭瓦刺败鞑靼且看这小子又如何在这个纷乱的世界走下去。。。。。。
  • 三国霸道

    三国霸道

    欧阳天本是欧阳家的下任家主继承人,因车祸意外穿越到三国。争霸、猛将、美女、、、、、
  • 南朝纪元

    南朝纪元

    战国乱世枭雄四起,铁马金戈谁主沉浮,唯我慕容子尹。
  • 蛮荒抢妻记

    蛮荒抢妻记

    新石器时代后期,青铜器渐渐出现,但异常少见。父系氏族部落社会发展成熟,部落纷争不断。在某个没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出现男多女少的现象。在出生率及生存率都极其低下的荒蛮社会,为了保证氏族繁衍,抢夺女人成为当时部落男人的重要工作。
  • 追随曹总混三国

    追随曹总混三国

    建安初年,曹丞相奉天子诏,讨伐逆贼袁术,军中缺粮,杀粮官示众以安军心,与袁逆决战,一举大破贼兵,堪称用计之妙!只不过唯一一点,这个将要被砍脑袋的倒霉粮官不是老子就好了!旌旗猎猎,大军云集,眼看着光着膀子长着一身腱子肉的刽子手在自己脑瓜子后头晃悠着大刀片子,王垕是悲催的对老天比划着中指。
热门推荐
  • 古今穿越之迷途

    古今穿越之迷途

    上了下网却意外穿越了,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居然还是个乞丐?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帅哥,结果却弄得一身伤?老天有没有这么倒霉?为了回家,她跟帅哥演了一出戏,谁知却不经意间入了戏,爱了,伤了,痛了,她却意外回到了现在,难道这一切只是一场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荒断

    天荒断

    悠悠千古,一梦万年!天亦断,地已老。上古传承,悠远流传。天地之道,在为修身,太极两仪,阴阳晨分。神灵祭祀,八荒殇,邪魔落泪,天地乱。风云起,长生断。红尘征战,再续千年缘,万年疑谜谁来揭晓…勤奋少年凌飞羽,天荒荒鲲鹏法、混沌太极、晓梦蝴蝶舞...上古神通无不修炼到极致,万法归一,只为在今世超脱,羽化飞仙傲九天!
  • 林子长大了

    林子长大了

    那年,林织的生命中出现了两个人,一个初见时的英雄救美。一个让她心跳失控了一瞬。她觉得自己是喜欢他的,苦苦追求,死缠烂打,他一如既往地冰冷,然后她懂了,第一次的暗恋黯然收场。后来,暗恋不成的她收获了一个甜甜的初恋,对象不是他,她发现这才是爱情!
  • 听,海都哭了

    听,海都哭了

    4年前,两人青梅竹马,小小和郎哥哥在最美的年纪遇见最美好的爱情。4年后,她恨他,这个4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是如此美好,别让时光轻逝
  • 末日后归来

    末日后归来

    我们都想过自己的未来,也梦想着未来一定要做个了不起的人,未来什么时候是未来,今天,明天,还是现在。欢迎来到作家康子熙的科幻世界,在这里你将会对世界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并不是一个个体,地球与你我同在……
  • 异星蛮人传

    异星蛮人传

    一群蛮族强盗的历史,突破天险、历经万难并建立一个辉煌帝国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过耳青春不言语

    过耳青春不言语

    绝对的纯爱和青春,带着忧伤和惋惜的青春,她叫安凡汐,意外遭遇车祸后失去听力,迷样的身世之谜,青春的意外爱恋,薄荷里你说的情话,可惜听不到.........霸道表哥的温柔一面,暖心学长的付出所有,校草同桌的关怀备至,青春的奇妙冒险,爱和泪水的交织错杂..........
  • 快穿之男主别骄傲

    快穿之男主别骄傲

    【叮,己检测到灵魂】……【叮,正在绑定中】……【叮,绑定成功】……安可迷茫的看着这四周不见色彩的墙,“我不是死了吗?这是哪?我又在哪里?”【恭喜宿主你己成功绑定,将穿越三千世界完成各路女配的心愿】……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守护世界的和平,我,安可来了。可是,有个娇傲的狼跟在我身后怎么办?在线等,求急!![小剧场]“老公,我们来个亲亲好不”,“不好”,他瞟了她一眼,忽的对那樱挑般的小嘴亲了下去,说好的不亲呢?(处女作,请多指教)
  • 某悲剧的最古之王

    某悲剧的最古之王

    有人说好书就要有好标题~如题目所言,本书是有关金闪闪的~此金闪闪非那金闪闪,而是一个非常悲剧的金闪闪,幸运可能比L叔还低,而且这本书是穿越文,新人投稿勿喷。。。PS:更新不稳定~可以养肥再看,应该不会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