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60200000016

第16章 一破瓶颈千年路——隋文帝杨坚(1)

一、得来最容易的江山

隋高祖文皇帝杨坚,生于梁武帝大同七年(541),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登基,仁寿四年驾崩(604),享年63岁,在位23年。

有人要问了,隋文帝是隋朝开国皇帝,怎能做本篇主角?事实上,他父亲杨忠才是隋朝实际创始人,所以为杨忠上太祖庙号,杨坚的庙号是高祖,谥号仍是第二代皇帝的标配文皇帝,情况和魏文帝一样。

杨忠出自中原望族弘农杨氏,渊源可溯至东汉名臣杨震。杨忠18岁时据说是到泰山去旅游,恰遇南朝梁军来袭,就做了俘虏。后来梁武帝派陈庆之护送元颢回洛阳去当皇帝,杨忠也跟着去了。杨忠虽然当了南朝的俘虏,不太光彩,但南朝又让他当史上最强的白袍神军,想给他挽回点颜面。这本来是很幸运的,然而不幸的是陈庆之最终丢下元颢跑了,杨忠却正陪着元颢在洛阳当皇帝,被尔朱荣逮个正着,又当了一次北朝的俘虏。不过还好杨忠自身素质高,被尔朱荣的族弟卫将军尔朱度律看上,招至帐下当了一名统军,之后跟随了大将独孤信,从此命运发生了转折。

独孤信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要说他的特点是什么?有人说是会打仗,有人说是会内政,还有人说是会搞人际关系,但要我说是相貌英俊。独孤信人称独孤郎,甚至能在南北朝的美男大潮中脱颖而出。据说有一次独孤郎出城娱乐回来晚了,城门马上就要关了,独孤信策马飞驰,连帽子歪了都顾不上扶。于是一幕美景出现了:夕阳斜照下,一名美少年鲜衣怒马,在醉人的晚风中轻灵地穿过秦州城外昏黄的古道,任一袭余晖飘洒在身后,尤其是那顶斜戴的锦帽更衬托出少年的不羁与潇洒。这种格调很快风靡一时,时尚男女纷纷效仿,至今美国牛仔仍在模仿独孤信的品味。

英俊有什么用?如果早几年可以亲自进宫去和皇帝喜结连理,现在不行了,但至少还可以生出很多漂亮的女儿。独孤信有七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嫁宇文泰长子周明帝,史称北周明敬皇后;四女儿嫁八柱国之一李虎之子李昞,李昞之子李渊就是后来的唐高祖,所以唐朝追赠她为元贞皇后;五女儿嫁上柱国宇文述,其子宇文化及一度僭越称帝,追赠其母为皇后;七女儿独孤伽罗则嫁杨忠之子杨坚(隋文帝),史称隋文献皇后。57%的女儿都获得皇后称号,无愧为史上国丈第一人。可见他在北周豪门中的人脉,杨忠傍上了他,就开创了大好前途。

尽管宇文护掌权后将独孤信逼死,但杨忠羽翼已丰,自成一派,到61岁寿终正寝时已位至随国公、上柱国、大司空,27岁的杨坚继承了爵位。

史载杨坚从小体貌非常,“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而且他身材上长下短,坐姿威严,很小到太学读书,再亲近的人也不敢亲狎。不过据考证,其实是他当时成绩差,没人愿意理他。当然,门阀贵族时代成绩好坏是次要的,14岁时杨坚便被京兆尹薛善辟为功曹,开启了仕途。16岁官至开府、骠骑大将军。宇文泰看到杨坚,惊叹:“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周明帝曾派了一位善于相面的赵昭去看杨坚,赵昭答复:“这人最多当到柱国。”但他又私下对杨坚本人说:“杨公日后为天下君,必定要大诛杀然后安定,请好好记住鄙人的话。”宇文护专权后很忌惮杨坚,有点想除掉他,但一直没下手。

杨坚的长女杨丽华深得独孤氏相貌基因,被周武帝聘为皇太子妃,这成为杨坚从普通门阀进位至权力核心的关键。进位后告诫周武帝尽早除掉杨坚的人更是源源不断。齐王宇文宪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次见到他都自惭形秽,恐非人下,请早除之。”周武帝说:“他也就只能当个将军罢了。”内史王轨有一天突然对周武帝说:“太子的才干不是社稷之主,到时普六茹坚可能会反!”周武帝反复听到这些有点不高兴,说:“若天命如此,又能如何?”周武帝的开阔胸襟给杨坚留了一条活路,但这些话难免传到杨坚耳朵里,他自己也很害怕,从此更加低调做人。

其实周武帝是个英雄神略的帝王,他铲除宇文护后北周气象一新,又结好北方的突厥和南方的陈朝,积蓄力量,于六年后攻灭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北齐,统一北方,之后又筹备大举讨伐突厥。如果照此持续发展,杨坚也就只能持续低调下去,混到死再把随国公爵位传给儿子。然而天不假年,35岁的周武帝因病驾崩,把国家留给了年仅19岁的太子宇文赟,即为北周宣帝。杨丽华成为皇后,杨坚也就成为最重要的外戚。

周武帝从小对儿子管教很严,但显然教育失败,而且周宣帝对父母的严格管教怀恨在心。周武帝出殡时,周宣帝敲着棺木骂道:“死得太晚了!”然后迫不及待地让周武帝的嫔妃站成一排,从中挑选合意的纳为己用。请不要以游牧民族的风俗来为他辩护,他们已经汉化了,这就是不折不扣的荒淫无耻。

杨坚以上柱国、大司马辅政,威望越来越高。周宣帝虽然荒淫,还是知道忌惮权臣。然而他第一个下手除掉的权臣竟是齐王宇文宪。宇文宪是宇文泰第五子,能征善战,深得宇文护和周武帝重用,在攻灭北齐的战争中立下大功,之后又懂得急流勇退,不问政事。但周宣帝偏偏觉得这位亲叔叔是最大威胁,先行诛灭。周宣帝杀宇文宪动机不明,从后来他大力提拔平辈的几个兄弟为王来看,可能是想铲除父辈老臣,以新人构筑新一代权力网。但这样做实际上是宇文氏自相残杀,削弱了宗室。

可能是鲜卑婚俗,周宣帝有四个皇后,后来又扩编至五个,杨皇后只是其中一个。这么多皇后争风吃醋在所难免,但因为杨坚,周宣帝对杨后特别不爽。有一次杨后惹怒了宣帝,周宣帝便要赐死她。独孤伽罗(杨坚的夫人)立即到皇帝面前谢罪,甚至叩头流血,才保得女儿一命。而且周宣帝经常生杨后的气便会咬牙切齿:“敏感词已被屏蔽,信不信老子杀你全家!”有一次周宣帝说着说着就真的想杀她全家了,就叫人去召杨坚,并对左右说:“待会儿他来了,如果神色一动,就杀了。”但杨坚来了后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从小的威仪,神色丝毫不动,周宣帝居然就一直没下手。还有一次赵王宇文招请杨坚到家里做客,暗藏甲士准备刺杀,所幸随行的亲信元胄发现了阴谋,力劝杨坚离席并舍命相护,才免一死。北周宗室其实早就意识到了杨坚的威胁,但一方面杨坚夫妇韬光养晦,宗室杀他的意图不够坚决;另一方面他的实力已经很强,宗室也不敢贸然下手。

周宣帝这人确实不是当皇帝的料,既不会用人,也不会做事。把内政搞得一团糟,身体也越来越差。一怒之下,这皇帝老子不当了!于是禅位于7岁的皇太子宇文阐,即为周静帝,自为太上皇帝摄政。

次年,周宣帝驾崩,权力斗争进入白热化。周宣帝生前最信任的两个近臣是内史上大夫郑译、御正大夫刘昉。这两位本来都是小官,但为宣帝当上太子出谋划策不少,所以周宣帝即位后立即重用。然而这两位当上大官后又什么事都不做,任由周宣帝乱搞,搞到现在他们非要做一件大事了——假传圣旨,由杨坚摄政。说实话作者很怀疑这两个汉人是杨坚早就安插在宣帝身边的卧底。

杨坚领政后没有着急,首先他要控制住宣帝扶植的赵、陈、纯、代、腾五位年轻亲王,其中主要是赵王宇文招。当时北周与突厥和亲,杨坚选定赵王之女千金公主嫁给突厥沙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以此为由召宇文招来京城嫁女。这种事宇文招也没什么好怀疑的,当然就来了,来了就被控制住了。这时杨坚才宣布周宣帝死讯,并以假黄钺、左大丞相摄政,并宣其余四王进京控制起来。假黄钺是皇帝把黄金装饰的御用仪仗借给出征的重臣用,可代行君权,后来演化成权臣篡权的标志。周宣帝已经把国政搞得一团糟,杨坚拨乱反正,很快使国家重回正轨,而且带头履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于是“天下悦之”。

不过老百姓悦了,忠于宇文氏的贵族就不悦了,相州总管尉迟迥率先起兵,很快反响强烈,其中包括杨忠的结义兄弟、周静帝岳父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尉迟迥以儿子做人质,请南朝陈助兵,杨坚遣上柱国、陨国公韦孝宽率兵讨平,将尉迟迥传首阙下,司马消难逃往陈朝。毕王、雍州牧宇文贤联络京城五王,准备做掉杨坚,还没动手就被发现了。这种情况无须出兵,直接把毕王抓起来杀掉就行。但接下来对赵、陈等五王的处理体现出杨坚成熟的政治手腕,他没有简单粗暴的诛杀五王,反而给予他们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上朝时可佩剑穿鞋,而且不用小步快跑)的特权,让他们安心。这五王逃出生天还受到此等优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大爆发,对杨坚感激涕零,早忘了当初是为什么要反他。现在所有对杨坚还略有不满的人都已抚平,重要的是杨坚废除部族制,令所有赐鲜卑姓氏的汉人还汉姓,君臣穿汉服上朝。北周虽然有一些返来复去的汉化运动,但终究是鲜卑政权,杨坚本人是汉族,又力推汉化,得到汉族官民(重点是关陇汉族门阀)的热烈拥戴,威望日隆,篡位已成定局。

陈宣帝太建十三年(581),周静帝禅位于随王杨坚,即为隋文帝。按理新王朝应该叫随朝,但杨坚认为“随”字有个“辶”不吉利,新朝遂称“隋”,改元开皇。

很多人认为隋文帝是所有开国皇帝中最轻松的一位,清人赵翼甚至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安坐而登帝位。”其实未必中肯,隋文帝确实没有遵循大多数开国皇帝马上打江山的惯例,但并不能说就很轻松。隋文帝祖上几代为将,在南北朝这个血腥乱世中打拼得相当艰苦,经过数代积累,才将一个公爵传给杨坚。杨坚袭爵后经受了各方猜忌、打压。他坚持走低调路线,表面上波澜不惊,实则暗藏汹涌,很多时候甚至需要忍辱偷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走过多年,才等到合适的时机上位。这不是明刀明枪的战争,但其实更加凶险!战场上的战争有时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而杨坚的这场战争却历时数10年,容不得他犯下哪怕一次错误。

当然,杨氏能走到最后也有很多幸运因素,比如杨忠攀上独孤信、周武帝英年早逝、周宣帝下不了决心和他翻脸等,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宇文氏自相残杀太烈,削弱了宗室,而且杨坚作为汉族,得到了广大汉族官民的支持,才能重建汉族王朝。

不过仅仅重建隋朝还不够,现在还有两个重大任务必须去做好:

第一,重新完成中华帝国的统一,将太平盛世还给饱受乱世摧残的各族人民;

第二,构建一套适时的行政组织结构和公共管理体系,突破中华文明发展至汉晋的瓶颈,引领人类走向新的文明阶段。

杨先生,整个中华民族都在翘首以待。

二、三省六部科举制

隋文帝的两大任务其实一个是目的,一个是手段,改革组织结构是实现太平盛世这个目的的一个手段。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历史推进至隋朝,必须有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能突破瓶颈,走向新的文明阶段。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是中华帝国进入有中国特色封建社会后的第一套成熟的组织结构体系,历经秦、汉、魏、晋近600年历史,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走过了这一文明阶段。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有三:

第一,宰相权限太大,容易专权。三公九卿中,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形成国家领导层,九卿形成部门领导层,再加上皇帝本人,形成1:3:9的架构,在李斯看来很合理。但丞相(大司徒)和太尉(大司马、大将军)一个全权掌控政府,一个全权掌控军队,很容易形成专权。历代权臣都利用这两个职位,可见职位设置本身就不合理。

第二,地方长官容易形成事实独立。秦朝进入中国特色封建社会,不再分封拥有主权的封建领主,但行政上仍需条块分割,委政于吏。秦分郡县两级,事实证明层级太少,不利于有效管理。汉朝在郡县之上增设州一级,将全国分为13个州。这更符合人口和国土规模的实际,沿用很长时间。但州刺史权限太大,很容易形成割据,最后中央成了空壳。晋朝汲取教训,但恢复分封的办法却是南辕北辙。如何把握地方长官权限设置,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

第三,公民不分阶级,但门阀依然强大。汉式帝国废除分封,理论上除皇帝一人外,不应有所谓贵族存在。但事实上直到隋朝贵族还没有完全消失,只是在逐渐式微。而南北朝大量游牧部族把他们的贵族阶级思想带入中原,更是严重倒退。隋文帝本人也是袭爵而来的世家,他的朝廷中有不少鲜卑贵族,他的统治基础更来自于汉族关陇门阀的支持。大秦帝国横扫六合,所向无敌,却因六国贵族的反噬,二世而亡,隋朝又该如何处理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这些门阀世族?

其实这三个问题前文已经提过,早就有人认识到了,但隋文帝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所以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首先是中央官制问题。汉朝坚持三公九卿,但从三国起,新建国家都试图有所创新,比如魏文帝设中书省、蜀后主以尚书令取代丞相等措施。北朝的官制很可爱,他们从游牧部族突然变成正式国家,急需照抄一套官制,大多抄自《周礼》《周官》。因为照抄,所以很多国家的元首不是皇帝,而是天王(周天子的爵位),国家领导层是周代六官中的大冢宰、大司徒等,并设有丞相、太尉、尚书令、大将军等职。隋朝当然不会用这套官制,也不会回到秦汉官制。隋文帝篡位前在北周恢复丞相职务,但很显然他也不会让这个王莽、董卓、曹操、司马炎还有他自己依次当过的职务继续存在下去了。

其实历代君主都很想废除丞相这个篡权专用职位,做出了很多努力,但都不太成功,直到隋文帝推出三省六部制,丞相这个伴随了中华帝国汉晋阶段的经典职务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隋文帝在隋初名臣高颎(jiǒng)、李德林的协助下,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官制。新制并不直接废除前代的“三公”、“三师”职衔,而是将它们保留为正一品虚衔,实际行政则移交至新设立的三省六部。三省严格的说是六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殿中省、内侍省。其中秘书省主管典章图籍,殿中省主管皇帝个人饮食起居,内侍省则是宦官家政服务中心,都不是权力中枢,渐渐人们便习惯了只称三省。

同类推荐
  • 弦断谁人听

    弦断谁人听

    一代名将岳飞戎马一生,驰骋沙场二十年从无一不敌!可是纵观他一生的两段婚姻,第一任妻子在战乱中抛母弃子而去,岳飞缘何并不伤心?第二任妻子贤良淑德,持家有方,岳飞又缘何在深夜里苦吟“知音少,弦断有人听?”究竟谁才是让他魂牵梦绕一生,痴恋一世都不能割舍的女子呢?
  • 晚明之江山无尽

    晚明之江山无尽

    公元1644年,是个奇特的年份。那一年,老千“猪吃狼”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明亡清兴的悲催时代,成为太子朱慈烺……那一年,刚刚打下北京城,坐了龙椅的大顺皇帝李自成陛下在山海关大败,不得不放弃京师,一路西逃......那一年,野猪皮的后代,威风凛凛的睿亲王爷多尔衮率领八旗子弟兵进入了朝思暮想的大明帝都;同一天,留守在南京的大明文武百官也在燕子矶拥立福王监国,开启了苟延残喘的南明朝廷......
  • 波澜升起

    波澜升起

    自大夏一统天下已有二十五年,在这看似太平的国家里,其内部早已暗潮汹涌,在这外有强敌内有忧患的敏感时期帝国内部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此事足以影响如今帝国朝堂格局,同一时期北方四国迅速的统一建立了北魏帝国,北凉与帝国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断的上演,世子殿下回到北凉不久替父又走了一遭江湖,且看他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通透,看他如何世袭罔替,且看他如何挑的起北凉重担,且看他如何兑现自己的诺言,又如何坚守北凉防线使帝国免遭厄运。
  • 有人说:二十四史

    有人说:二十四史

    《有人说》以《二十四史》为史料素材,全书共12篇故事。故事的写作视角为一些历史事件中的人物,以他们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经历过的故事。比如以秦舞阳为视角去看待荆轲刺秦王的《秦舞阳说》;以屠岸贾为视角去看待赵氏孤儿的《屠岸贾说》;还有以赵祯为视角去还原“狸猫换太子”这个离奇传说背后真实历史的《赵祯说》等。全新的视角描述,在严肃的史料内形成和传统历史观大反差的新观点,激活读者对固有思想的新思考。
  • 秦汉战争史(上)

    秦汉战争史(上)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战争史是记述这一特殊社会现象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的专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主体组成部分。我国几千年来,有记载的部落之间、民族之间、诸侯之间、新旧王朝之间、阶级之间、阶级内部及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战争,数以千记。中国战争史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灿烂夺目的光辉。
热门推荐
  • 恐怖城市

    恐怖城市

    失败品001号潜逃,疫情迅速扩张,这次研究人员洛南受到领导人及其全国人民的谴责,这是一场绝地反击的故事,他们能够了结这次恐怖丧尸疫情吗?
  • 宇宙之源

    宇宙之源

    传说中的古武家族不但拥有高深的武技,而且还还有着超强的科技。他们生活在玄界之内,据说早在几千年前,就和外星生命有着密切的来往,一直保持到至今。十万年前,远在银河系万亿光年之外的卡塔尔文明忽然遭受一群强大敌人来袭,只因一块黑色的晶石,然而这颗黑色的晶体来到了地球被叶开所获。从此,宇宙格局在他的手上被颠覆了……
  • 异能战魂

    异能战魂

    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变强,在成功的道路上,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挡我者,皆成为亡魂。因为受到弱者的洗礼,才知道强大的重要性。欲望的延伸,现实的前进,敢于疯狂,追逐梦想。探索人生意义,追寻生命价值。
  • 梦回临安忆

    梦回临安忆

    初见时,她是这临安城内最明媚的少女,媚眼含羞,丹唇逐笑。家宴上,我悄悄送她一支木兰玉簪:“我送你的聘礼。待我归来之时,娶你过门可好?”她接过玉簪轻声答:“好。”归来时,她已嫁作人妇。低眉顺眼,再无往日光彩。匆匆一面只道:“今生无缘,与君长辞。”她故去的那天,阳光很好,微风不燥。从前喜欢一个人,愿她余生喜乐。后来喜欢一个人,守她黄土埋骨。我散尽家财,遍寻天下名士,只为求得她一缕芳魂。今生今世已惘然,岁月山河空惆怅。而我,终究是要等着她的。
  • 逆天成神

    逆天成神

    他本皇子,却被害成为蛮族奴隶,倍受欺凌!幸得神秘八卦图,操控先天五行之力,收服八位风华绝代女神主,斗虫师,灭巫族,重归故土。却逃不过命运捉弄,身中奇毒,危难之际八位女神帮他再塑金身!从此誓要逆天改命,与大道抗衡!坚信九霄之上,造化之间,定要有他一席之地……
  • 驯兽记

    驯兽记

    凌澈再一次抱怨道:你睡觉犯下的错,为什么倒霉的却是我?灼言冷冷着说:闭嘴!此时凌澈头顶上一万只草泥马奔过,上天啊,哪个上仙能帮凌澈收了这妖孽。灼言:玉帝都奈何不了我,区区小小的神仙又奈我何?凌澈:……凌澈自在娘胎里悲催的命运便已开始。娘亲是雪仙,爹爹是上古凶兽混沌,只因那掌管神兽之人因为睡过头导致凶兽跑到六界,两股力量结合毁天灭地,于是乎天界要灭了她。她很无辜的好不好?好不容易死里逃生,更悲催的是一切只是开始,她遇见了这辈子让她心烦意乱外加无可奈何的神秘男人。
  • 十年亦梦

    十年亦梦

    她就是因为一句玩笑话就开挂般的穿越了!她的身边总是无缘无故的出现美男!她的身份无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都好得离谱跑!有人说“这是前世缘故,也有人说是仙女下凡”那她的身份究竟是什么呢?是仙女下凡或仙女下凡还是------另有其它
  • 斗罗之我弟是唐三

    斗罗之我弟是唐三

    【简介无力,请看正文。】唐霄,三生武魂:九爪金龙!昊天锤!紫薇帝瞳!个个都是先天满魂力!个个都是强大无比的武魂!并且天赋异禀!天生神力!天选之子!他的弟弟是唐三,这一世,因为唐霄的存在。究极结局能否逆转?斗罗的轮回能否破灭?不必要的悲惨结局是否还会发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统一大陆只不过是起点,神界之上才是目标开始!毕竟,我们的目标可是星辰大海!当茫茫宇宙插满九霄皇旗之时!便是吾九霄大帝君临宇宙之日!企鹅书友群:5.8.0.3.1.2.1.0.5.企鹅聊天群:8.0.5.3.1.5.0.7.8.
  • 我想先看看结局

    我想先看看结局

    眼泪和失望汇集的眼泪,欣喜和憧憬凝聚成满心欢喜。我从未想过会遇见你,如果当初没有走那一步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一切是不是都如过往云烟。明明是你先闯进我的生活,为什么到最后却成了我独自一人站在玻璃外面看你的点点滴滴,我想走进你的生活,想走进你的世界,想走进你心里。如果你还爱我,能不能回头看看我?如果你不爱我,能不能就此放过我?来自——我身边,最真实的故事
  • 国为家之复仇计划

    国为家之复仇计划

    被君王送至他国的她,身在异国他乡背井离乡的她会选择忍耐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