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90700000007

第7章 企业家制度能力的界定和测量(1)

在第二章中,我们已经从企业家能力和企业成长、尤其是转型经济情境下的企业家能力和企业成长角度铺垫性地提出了企业家制度能力,而且指出研究这种能力很可能具有源头价值。企业家制度能力作为一个新概念,所谋求突破现有理论难以克服的困境——如何从企业家能力角度解答中国企业家制度创新行为。

在制度视野中,正在向市场经济纵深层次演进的中国转型经济对中国企业家创业造成了双重影响:既激发了创业激情、创业能力和提供了丰富的创业机会,也制造了大量的制度性创业约束。在制度约束面前,有些企业家畏难退缩,企业止步不前;有些企业家却能通过制度创新,勇敢而巧妙地突破制度约束,促进企业成长。例如,李书福领导吉利集团打破民营企业不能造车的产业管制性进入壁垒,倪捷领导绿源公司打破制约电动自行车发展的桎梏。影响企业家成功实现制度创新的因素众多,企业家能力应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企业家能力角度来看,企业家制度创新行为的能力依托是什么?他们如何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企业成长?现有相关研究难以有效地回答这些问题。因此,为了有效回答上述问题,需要概念创新。

提出新概念是一个严谨的科学过程,需要建立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之上。企业家制度能力是企业家能力理论和制度理论的整合产物。为了夯实理论基础,正式提出并系统剖析企业家制度能力的内涵,本章将重点分析制度理论(包括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企业家理论和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学派中的组织合法性理论、制度创业理论)。前者聚焦于宏观层制度(近似于“规制合法性”),强调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动力机制;后者关注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次的合法性,注重组织如何趋同于“现成的制度”,而不论及这种新制度的生成与发展机制。

两者是互补关系(Scott,1995)。Peng(2003)曾经结合这两个理论,研究制度变迁中的企业战略选择。

第一节企业家制度能力概念提出的理论基础

一、制度企业家理论

制度企业家理论从行为主体角度对企业家制度能力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制度企业家是制度变迁的关键主体。戴维斯和诺斯(1994)认为,任何一个制度变迁中的初级行动团体的成员至少是一个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在制度变迁情境下,制度企业家通过实施制度创新,打破制度障碍,促进企业成长(张曙光,1999、2005;Dieleman和Sachs,2008)。周其仁(1997)、陈湘舸(1998)都强调了制度企业家才能是企业家实现制度创新的力量源泉。制度企业家的企业家能力结构不同于一般企业家。李稻葵等(Daokui Lietal,2006)认为制度企业家不仅应该具备传统企业家能力,而且要具有处理企业和政府、社会公众的关系能力,从而能够在商业活动过程中促进市场制度发展。

二、组织合法性理论

组织合法性理论为企业家制度能力研究提供了行为识别和目的指向。

1.合法性理论的发展脉络

韦伯(Weber)是首位提出合法性概念的学者。在Weber(1968)的研究中,最初合法性概念用于权利结构的研究,即领导者所做的决定是否能得到其下属的执行会受到传统观念、领导者的魅力或者法律约束的影响。

Parsons(1960)在其文化-制度视角的研究中,将合法性概念运用到了权利系统以外的领域,提出作为子系统的组织的价值体系必须取得上层系统合法化认可,这一强调组织目标要与社会规则保持一致性的合法性概念受到了当时很多学者的支持(如Dowling和Pfeffer,1975;Pfeffer和Salancik,1978)。随着新制度主义的出现,大量的学者开始关注认知信任系统的重要性——通过对组织是否具有与文化模式或特定的结构或程序的一致性的形式来评价组织。作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Berger和Luckmann(1967)强调制度化的模式具有可预见性和规范化的作用,Meyer和Rowan(1977)研究组织通过何种途径来使组织的结构和程序符合“被广泛接受”的文化模式——从而获得合法性和支持。这些研究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都潜在的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合法性概念,而这些研究也可以被看成合法性理论的前身。

根据Zuker(1997)的观点,组织环境中充满着对组织形式的适当性的普遍理解和期望。这种对组织形式的理解和期望也就是合法性概念的潜在内涵,包括了对组织存在的接受性、适当性和合意性的社会整体判断(DiMaggio和Powel,1991;Erno和Scott,2007)。根据这个概念,组织可以通过与现存的成功企业保持形式上的一致来取得合法性(Hawley,1968;Meyer和Rowan,1977),使之在潜在的资源交换者看来是具备合法性的,从而提高其绩效表现和生存前景(Deephouse,1996)。

早期的组织合法性研究认为,凡是能与上述理解很好地保持一致的组织都会被认为是具有合法性的(DiMaggio和Powel,1983;Meyer和Rowan,1977)。逐渐地,合法化的组织必须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观点被广泛认同和传播,而这种特征逐渐被制度化并成为企业生存所必须的要求。这种同构化过程的最终结果是大量的组织采用了非常类似的组织形式和行为——因为不可靠的组织将被环境所淘汰(DiMaggio和Powel,1983)。所以,这时候的组织是通过被动的采用社会认可的组织特征(即合法化的组织具备的特征)来取得合法性。

随后的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组织通过控制和应用启发性的符号来主动获取合法性的能力(Suchman,1995;Zimmerman和Zeitz,2002)。通过这种理解,合法性被看做是一种可操纵并且可以从环境中主动获得的资源——组织可以通过精心计划战略行为来控制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认知(Ashforth和Gibbs,1990;Suchman,1995)。Tornikoski和Newbert (2007)将其称为战略合法性(strategic legitimacy),它不依赖于被动的特征化,而是通过主动行为来获得。

上述研究形成了合法性理论的两个视角——制度视角和战略视角(Suchman,1995)。从事制度研究的学者,例如DiMaggio和Powell(1983)、Meyer和Scott (1983)、Meyer和Rowan(1991)等强调基本信念(constitutive beliefs),认为外部制度会影响组织的方方面面。从事战略研究的学者,例如Ashforth和Gibbs(1990)等强调合法性是一种操作性资源(operational resource),认为组织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组织的合法化进程上,可以通过工具化的操作和应用启发性的符号来获得社会支持,管理者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控制合法化过程。这两种研究组织合法性的视角其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朝里看”,而后者则是站在组织管理者的角度“往外看”(Suchman,1995);前者在组织和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显得消极被动,而后者在审视组织如何获得合法性的问题上表现得积极主动。曹正汉(1995)认为,基于制度视角的合法性研究似悬于半空,缺乏微观基础。基于战略视角的合法性研究摒弃了把合法性视为既有社会现实,组织只能消极服从和被动遵守的观点,认为合法性是一种有助于获得其他资源的重要资源,组织可以通过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战略积极主动地争取合法性,这使合法性理论取得了新的突破,在实践中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曾楚宏、朱仁宏和李孔岳,2008)。

随着组织合法性研究的深入进展,学者们意识到很有必要对已有研究加以清晰公正的综合(Suchman,1995)。从这一认识出发,学者们对合法性理论尤其是战略视角的合法性理论做了大量的研究。

2.合法性的定义

Maurer(1971)给出了一个层级化的合法性定义:合法化就是组织向其同层或上层系统证明其存在权利的过程。Dowling和Pfeffer(1975)认为获得合法性意味着组织行为的社会价值观评价与其所在的社会系统的行为标准的一致性。Meyer和Scott(1983)对合法性的描述也反映了组织与文化环境的一致性。与Pfeffer等人的评价性标准不同的是,他们更加关注人们对组织认知的影响,认为组织是否具有合法性在于其行为是否可理解,而并非是否被期望。组织合法性的获得在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现有的文化概念来解释组织存在(Meyer和Scott,1983)。Suchman(1995)在吸收了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整合了评价性维度和认知性维度,对合法性作出了这个界定:合法性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体系内的规范、价值观、信仰和定义的框架下,对实体活动的适当性、恰当性和合意性的一般性感知或假设。

这个定义包括了社会文化对组织行为的评价和认知维度,还对社会公众在组织合法化过程中作了角色的定位。首先,合法性是一种保护性评价,可以用来应对不利的行为和事件,组织某些偶然性的背离社会标准的行为可能因为其一贯的良好表现而被忽略。其次,组织的合法性建立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是社会成员对其所能感知到的组织的一种反应。最后,合法性依赖于社会公众的整体认知,而并非单个人的价值观评价(Suchman,1995)。周雪光(2003)指出合法性机制是那些诱使或者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合法性机制可以在社会层面、行业层面和组织层面发生作用。

3.合法性的类型

尽管合法性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学者们还是尝试着通过各种间接的方法来测量它,比较通用的方法是从合法性的来源来将其分类。

Aldrich和Fiol(1994)将组织合法性分为认知合法性和社会政治合法性两个方面:组织的认知合法性测量的是社会公众对组织及其产品和行为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社会政治合法性是在现存的标准和法律框架下,关键的利益相关者、普通大众、政府官员对组织的适当性和权利的承认。Hunt和Aldrich(1996)把社会政治合法性区分为规制合法性和规范合法性。

Suchman和Scott(1995)也作了类似的合法性分类。也有另外的学者作了不同的分类。如Zimmerman和Zeitz(2002)在Scott 分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产业合法性。Dacin等(2007)则把合法性分为市场合法性、投资合法性、关系合法性、社会合法性和联盟合法性。

Scott(1995)基于三个制度支柱(institutional pillars)——规制、规范和认知认识,划分了三种合法性:规制合法性(regulatory legitimacy)、规范合法性(normative legitimacy)和认知合法性(cognitive legitimacy)。这种分类为当前学术界所普遍采用(曾楚宏、朱仁宏和李孔岳,2008)。从这一角度出发还可以得到各自不同的控制机制的类型——规范的、政治强制力的和模仿的(DiMaggio和Powell,1983)。其中,规制制度强调了这样一种外在规制过程:立法行为、监控行为、处罚行为(Scott,1995)。规范性内容表达了社会生活中的惯例的、评价性的和义务的维度(Scott,1995),所有组织都要服从一般的社会标准(如公平竞争),但当进入某个特定领域时,同时也会受到大量特殊的职业和专业性的标准的约束。认知因素是对哪种类型的行动者被允许存在,哪些组织特征是可以利用的,需要符合怎样的程序以及这些行为的意义等问题进行区分的规则。所以认知因素比社会系统的操作更加基础,同时也提供了构建规范和规制系统的框架。

(1)规制合法性

规制合法性来源于政府部门、认证机构、专业组织甚至权力机构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特征的规章规则、标准。规制系统通常包括对企业组织是否符合这些规则、规制、标准的批准和制裁制度,通过批准并符合这些要求为组织提供来自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性(Deephouse,1996;Scott,1995)。

但规制合法性并不仅仅是纯粹获得这些批准,同时还包括对一个组织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条文和精神的判定,是对组织是否是一个“好公民”的评价。

同类推荐
  • 教练的智慧

    教练的智慧

    《教练的智慧》系列为国内第一套专门描写企业教练的书籍。在书中,作者结合多年行业经验,通过简短生动的案例、故事,辅以内涵丰富的插图,一点一滴呈现教练智慧精华。从第一本推出至今已十余年,在业内口碑相传、历久不衰,被奉为行业经典。历经多年积累沉淀之后,作者再推力作,为广大读者提供更新、更丰富的教练智慧及心得感悟。
  • 节约=创造利润

    节约=创造利润

    《节约=创造利润》既是一本建设节约型企业的知识读物,又是一本教育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同节约创造利润的培训教材。在已进入微利时代的今天,厉行节约和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道。细微之处见精神,点滴之间见利润。为了适应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节约=创造利润》通过总结中外众多优秀企业的经验写作而成。该书篇幅不长,但内容却比较丰富,不但深入全面地分新了节约对企业创造利润的意义与作用,阐述了企业铸造节约精神、培育节约文化的重要性,而且深刻剖析了企业存在种种浪费现象的原因之所在,从中指出了通过节约创造利润的实现途径和细节要求。
  • 决定下半辈子的50种互联网思维方法

    决定下半辈子的50种互联网思维方法

    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紧随时代潮流,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业领域也正在进行一场新的革命。在这种形势下,互联网产生了特有的思维方法。我们需要用互联网思维方法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企业则需要互联网思维来进行模式改革。随着技术的革新,我们已经总结和掌握了一些互联网思维,而这些思维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商业启发,值得我们去详深入认知和熟练运用。
  • 商用心理学全集

    商用心理学全集

    本书通过七个主题力求全面、生动地向读者介绍“商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技巧。包括:商务场合的身体语言破译、商务场合的细节识人方法、读懂消费行为的心理分析、把握顾客心理的情感营销战术、成交高于一切的销售心理把握、企业管理阶层的领导心理法则、职业生涯常青的个人心理自助。希望本书能够帮助你“心”想事成、用“心”管理,赢得快乐,赢得未来!
  • 世界上没有沟通不了的客户

    世界上没有沟通不了的客户

    销售是一项成就自我、服务别人的伟大事业,世界上80%的百万富翁都是从销售员做起的,奥格?曼迪曼、乔?吉拉德、博恩?崔西、原一平、李嘉诚、王永庆等,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推销神话,并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理论知识与成功经验。阿基米德说:“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对于销售员来说,这本书就是你的支点。本书以沟通为基础,结合一些经典的小故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销售员提供了一套简单方便、行之有效的提升销售业绩的方法。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使你早日摆脱平庸,从中国8000万销售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金牌销售员。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冷酷宿主虐渣记

    快穿之冷酷宿主虐渣记

    失去记忆的司攸莫名其妙的绑定了一个系统,这不算什么,变态的是,这个系统居然让她去虐渣虐男主才能获得记忆碎片。而只有攻略了位面里最强大的反派才能获得重生值。司攸(冷漠脸):我做错了什么要承受这么多?系统一八:大大!冲鸭!!司攸:不,我并不想。边做任务还得边应付某个腹黑的家伙,司攸表示她很心累...
  • 横行八道

    横行八道

    竞速为王,横行八道!一个天才赛车手,在八个迥异世界的征服之路!-----------------------------更快,更强!勇往直前,永不止步!永远跑在别人前面,永远不要落在别人后面!永远都要让别人追赶,永远不要被别人领先!用速度征服八个世界!穿越异界,速度为王!
  • 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

    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

    正在看战狼的江海,突然穿越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成为了国防科技大学的新兵,并且获得了万界军火商系统,只要进入万界完成各种战争任务,就可以获得大礼包,看江海怎么装逼带你飞,纵横在战狼,亮剑!读者群:743432403
  • 一剑绝仙

    一剑绝仙

    地狱里归来的修罗,情憾九天,一剑绝仙!无论是谁,挡住我逆行的步伐,通通一剑斩杀!上辈子的欠的债,这辈子还!于是,楚羿带着一条披着狗皮的狼,埋藏着无人可想的野心,一剑一剑的杀上巅峰!这一世,除了那个曾经魂飞魄散的女子,他只相信手中的剑!剑锋直指,所向无敌!!灯火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里面有激情,有热血,有感动!(新人新书很不容易,请大家看书的同时收藏一下,灯火拜谢)(群号:221254109)
  • 逮捕小逃妻:狼性总裁请温柔

    逮捕小逃妻:狼性总裁请温柔

    一场欢情,他强占了她!“你敢对我第二次做…那种事,我杀了你!”“当然不止第二次,我们还有第三次,第四次…无数次。无休无止。”男人是魔鬼,囚她做玩物。“放开我吧,我的身体没有感觉了。”“我有感觉,你听到没,云裳,我很有感觉。我不放手,也放不了…”他凶残的掠夺不再是为了征服她,而她呢……
  • 无上超级至尊系统

    无上超级至尊系统

    新书《纵横网游之血影修罗》已在起点中文网发布,希望大家支持自卑胆小的少年本打算结束自己蹉跎的一生,然而一个来自高等文明的智能系统从天而降,少年叶秋的生活自此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上至尊群:815762271
  • 星运传说

    星运传说

    一段过去与未来的纠葛,一个来自未来逃婚少年。中间断掉的痕迹,命运中星痕,一步一步敲开远古阴谋。被命运主宰的一切是否能够再度回到原点?少年又是否能够回到未来?漫漫长路唯有贱作伴,一个少年带动不一样的风波。
  • 混混王子与落难公主

    混混王子与落难公主

    或许,一帆风顺的爱情并不是真正的爱情或许,经历百般曲折的爱情方能永恒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只在于身旁是否有他/她“永远不会放开你的手”多美的誓言然而造化往往为庸人设计放开,那便是更深沉的爱被捉弄的爱情在冲破万般枷锁之时会越发的美丽动人,熠熠生辉
  • 逆天改命:男主,你的帽子真好看

    逆天改命:男主,你的帽子真好看

    前世的她,不信他,而是错信旁人,最后自杀身亡;今世的她,不信旁人,而是错信了他,最后陷害而死。当前世的自己和今世的自己交换了灵魂,他们的故事又会变成什么样。女主们和男主们的日常:古代:“爱妃,我想带你去环游世界,你愿意么?”“不去,太麻烦了,太累了。”现代:“老婆,他们都说你被包养了,我不开心了。”“哦,这个新闻过几天就下去了。”当两个女主碰面时:“蔚儿,我想带你去环游世界,你愿意么?”“我行李已经收拾好了,咱们什么时候出发?”“熙儿,他们说你被包养了,我好不开心。”“你等一会,我现在就去澄清,顺便把哪家报社告了。”两位男主蹲在角落里咬着手帕。本书又名《女主和她的小娇妻二三事》
  • 梦中的妖怪

    梦中的妖怪

    因为一个梦产生的故事,随便看看。然后,开始凑字数了。为什么介绍必须要有二十字啊。不定期更新,要是写得不好私信说,保持评论区的干净整洁。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