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30100000007

第7章 文臣武将 (4)

不过,李旦是个聪明人,他眼看三个哥哥都从太子、甚至皇帝的位置上跌下来,而自己的才能远比不上大哥、二哥,就连他们最后都无法保全,更何况是自己呢!因此,他对母后武则天说:“我年轻不懂事,又无德无才,不堪执掌国政。”后来,他干脆连朝都不上,把所有的政务都交给母后去处理。

武则天垂帘听政后,又于当年将李旦降为太子,自己亲自临朝。尽管两年后,武则天提出要还政于他,可李旦只是不停地磕头,死也不肯答应。事情既然到了这个份儿上,武则天取代李家的人当皇帝已是迟早的事。但对于裴炎来说,这个江山必须是李家的人来坐,不管他是有本事,还是无能之辈,这才算正统、没有违反礼制。由于裴炎存了这个想法,所以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时不时地刺激一下武则天。

公元684年,在章怀太子李贤死后六个多月、中宗李显被废七个多月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宣布要推翻武则天的“伪政权”。徐敬业是李世璾的孙子,李世璾曾被唐太宗赐姓李,所以徐敬业当时还叫李敬业,不过,既然他公然对抗武则天,自然就改回了原来的姓。徐敬业还请骆宾王专门起草了一份讨伐武则天的檄文,对其进行口诛笔伐,同时对天下人进行宣传。

武则天得知徐敬业谋反,便与宰相裴炎商量,该如何平定这场叛乱。

裴炎不慌不忙地说:“陛下已经长大成人,到了亲政的时候,但他始终没有临朝的机会,这才给了叛匪以口实。如果太后还政于陛下,臣以为,叛军自然不讨自平。”

其实,裴炎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徐敬业并没有反唐,他打的旗号是“匡复唐室”,如果皇帝回到朝廷,徐敬业岂有不偃旗息鼓、俯首称臣之理?

但武则天并不傻,她暗自冷笑道:“不讨自平?天下哪有不讨自平的反贼!就算出动大军征讨,都还不一定平呢!更何况,就算我把政权还给皇帝,徐敬业也会借口‘还政是假’继续作乱。你裴炎身为宰相,头脑之清醒、政治经验之丰富难道看不出这些道理吗?看来,所谓‘不讨自平’是假,要我下台才是真的。”

于是她当即以谋反罪将裴炎关进大狱,然后紧急调动三十万大军应战。而徐敬业的十万叛军本来就是几个文人一时冲动纠集起来的,又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因此在这种强大的军事攻势下,只闹腾了四五十天便烟消云散、一败涂地,徐敬业则在逃往高丽的途中被部下杀死。

在这期间,朝臣们纷纷上书为裴炎求情,大家都不相信裴炎会谋反,因为谁都知道裴炎既是忠臣又是清官。裴炎被捕后照例抄家,却发现堂堂相府居然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但武则天对此置之不理,毫不犹豫地将裴炎送上了断头台。

那么,既然裴炎是以谋反罪被杀的,那他到底有没有谋反之心呢?

据说裴炎曾与叛乱分子骆宾王私下接触,并与徐敬业有书信来往。骆宾王为了策反裴炎,曾编造民谣“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绯衣”即裴,“一片火,两片火”即炎,“小儿”即子隆——裴炎的字,“当殿坐”自然就是当皇帝了。而裴炎给徐敬业的回信只有“青鹅”两个字,结果被武则天猜出谜底,是“十二月(青),我自与(鹅)”,也就是说,裴炎将于十二月在朝廷发动政变,与扬州之变里应外合。所以,裴炎的谋反铁证如山、不容狡辩。

不过,裴炎与徐敬业并不是一路人,徐敬业的目的是推翻武氏,自己称王;裴炎的目的则是逼退太后,还政于睿宗。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裴炎曾经打算和程务挺一起,对武则天进行“兵谏”。他们计划趁武则天游龙门时,“以兵执之”,逼她交出政权,可惜的是天公不作美,一直在下大雨,导致这个计划无法实施。因此,当徐敬业在扬州起兵时,裴炎觉得机会来了,趁机威胁武则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扬州叛乱的一个重要人物——薛仲璋是裴炎的亲外甥。当初,就是此人将徐敬业迎进扬州城,徐敬业才得以发动扬州叛乱。

所以,有了以上三个原因,裴炎很可能有谋反之心。但是,仍有很多人觉得裴炎死得有些冤枉,其实对于这一点,武则天想得非常明白。如果她不当皇帝,还政于睿宗,裴炎必定不反;如果她公然称帝,那么裴炎必反无疑。裴炎是个忠臣,但他忠于的是李唐王朝,而非武周王朝,既然武则天打算改朝换代,那么裴炎这样的“唐忠臣”不是她需要的,所以非杀不可。

裴炎的死是个悲剧,对裴炎如是,对武则天也如是,因为他们都没有错,却又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裴炎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主张而被杀的,他认为:“皇帝只能由男人来当,而且只能由李家的子孙来当,自己维护的是正义和正道。”从传统的封建礼法来看,裴炎有这种想法非常正常,所以他没错。而武则天认为:“强者为王,能者居上。皇帝应该由有能力的人来当,不管这个人是男是女,姓李还是姓武。”这是她维护的正义和正道,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没错。但是,他们二人的“正义”和“正道”发生了冲突,最后,裴炎丢了性命,武则天则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谋臣。

模棱两可保仕途

苏味道深诣为官之道,所以在担任宰相期间,他从不发表意见,也不对别人的意见指手画脚,奉行模棱两可的原则。应该说,这个做法还是颇有成效的,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苏味道的仕途并未受到严重地影响,但在中宗上台之后,他的做法怎么就行不通了呢?

苏模棱本名苏味道,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可能提起这个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印象,因为他在担任宰相的七年间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政绩,不像狄仁杰、裴炎那样为人们所熟知。不过,说起他的后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洵、苏轼和苏辙,恐怕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不过,苏味道虽然没什么政绩,但他在唐朝的宰相中,也算得上是一个著名人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们现在熟知的两个成语“火树银花”和“模棱两可”都跟他有关,可以说就是由其一手创造,这在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

“火树银花”出自苏味道的著名诗作《正月十五夜》。据记载:在唐代的所有帝王中,最会享受的要数唐睿宗。每逢正月十五的元宵之夜,他一定会征用大批人力物力,在长安城中张灯结彩。当时,城中不仅要扎起二十余丈高、号为“火树”的灯柱,还要点燃五万多盏彩灯,而且通宵达旦,使夜晚也和白天一样灯火通明。

面对这种热闹非凡的情景,苏味道于是写了一首诗: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就是《正月十五夜》,全诗语言简洁精炼,将长安城元宵之夜的盛景描绘得非常传神,甚至与后来苏轼所写的《守岁》、王安石所写的《元旦》并称为中国文学宝库中描写民俗节日的经典。

“模棱两可”指的则是苏味道在官场上的态度。“模棱”原为“摸棱”,一根方柱有四棱,“摸棱”的意思是说用手摸任何一棱,都能同时摸到方柱的两面,后来人们将“摸棱”演化为“模棱”。

苏味道奉行模棱两可的官场原则,不言而喻,就是说为人做事要左右逢源,出了问题不要表示明确的态度,最好是不置可否,各方都不得罪。

公元698年,苏味道升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由于苏味道非常熟悉台阁历来的典章制度,所以他上朝言事从来不带奏章,只凭口头禀报就能侃侃而谈,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口成章”。

不过,虽然苏味道担任了好几年的宰相,但他在朝廷政务上从来都没有建树。他不仅没有提出过自己的见解,对于其他大臣提出的意见,他也是含糊其辞、不置可否,只知一味地阿谀奉承,给别人戴高帽。日子一长,人们纷纷讥笑他,一些正直的朝臣甚至公开表示对其鄙夷不屑,但即便如此,苏味道依然我行我素,毫不改变自己的为人处事风格。苏味道为何要这么做呢?难道他是个笨蛋草包,提不出独到的见解?如果自己想不出来,那别人想到了,你苏味道点头或者是摇头总该会吧,但为何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呢?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苏味道不是个酒囊饭袋。据史料记载,苏味道是通过科举而步入官场的,更何况他曾被三度拜相,居相位长达九年时间,仅从这一点来看,苏味道就不是等闲之辈。因为唐朝选拔宰相的程序是极其严格的。士人在取得进士出身之后,必须经过严格的吏部考试才能做官。然后从最底层做起,一步一个台阶爬上来,经过由低到高各级职位的考验。只有通过这种层层筛选,具备了决断军国大事的才能和智慧,任职后又能经受住皇帝检验的官员,才能够出任宰相,所以,苏味道能够官至宰相,证明他在才学、见识方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另外,苏味道留下了不少的诗文,从他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此人颇有才华。这下,就更令人想不通了。一个满腹经纶的才子,为何最后落了个碌碌无为的“模棱宰相”之名呢?终于,在一次与友人的聚会中,苏味道酒后吐了真言。

他握着酒杯醉醺醺地说:“嘿嘿,我知道人们都在笑话我,说我无所作为、庸庸碌碌,只知道阿谀奉承,是一个没有原则的无耻之辈。你们知道吗?我自己也不愿意啊!可是,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我这条老命早就不知死了多少回了……”

他抬手又喝了一口,接着说道:“在这朝堂上,关系多么复杂,谁知道这个人的背后是什么背景?又找了个什么人做靠山?祸从口出,这是古人就传下来的话。说得多错得多,处理事情不要那么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地表示自己的意见,日后肯定会后悔。当你被贬官、流放的时候,你哪知道是自己在何时何地说的一句话得罪了别人而怀恨在心?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谁也不得罪,模棱两可地糊弄过去就差不多了。”

就这样,苏味道后来得了一个外号“模棱宰相”。

不过,苏味道没有料到的是,自己的这套模棱哲学后来居然有了行不通的一天。

在武则天执政时,酷吏横行,朝中官员人人自危。每天上朝时,他们都会与家人依依惜别,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一去还有没有机会回来,也许下一个呆的地方就是大牢了。神奇的是,苏味道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都生存下来了,尽管中途他也两次被罢相、贬官,但没多久又被武则天召回来了。

中宗继位后,苏味道就彻底地开始倒霉了,理由是他曾依附张易之兄弟,最后被贬为眉州刺史。没多久,苏味道就病逝在任上。

应该说,苏味道的说法看上去不无道理,谁都不得罪,所以祸从口出的几率要小很多。但他忘了,如果皇帝想要整治什么人的时候,其实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借口,有时甚至不需要理由。

同类推荐
  • 玩转春秋

    玩转春秋

    本文述说了一个逗比and吃货穿越至春秋战国时代的奇闻趣事。
  • 三国之小兵传奇

    三国之小兵传奇

    这是一个三国培养的过程,这里只是借用三国的构架,这里全部都是虚构,这里都是作者的胡编乱造。
  • 穿成反派的娘亲

    穿成反派的娘亲

    江雨,玉兰街人称黄焖鸡小仙女的大姐大,遵守师傅遗嘱兢兢业业升级位面交易器,预防世界末日降临。不料两瓶白酒下肚,没有迎来末日,却穿越了,穿的还是一本书!成了跟她同名同姓的唐家村第一极品丑妇,看着将来会成为大反派的儿砸,以及日后会把她剁成碎肉的相公,她只想蹲在角落里静静的长蘑菇…
  • 创世三国

    创世三国

    三国史册何以没有他姓名?真正三国到底如何?木牛流马如何获得?生于东汉末年,是受天命,为达成使命,周旋于各路英雄之中!他语出惊人,称为三川先生,又被曹操称为刘三刀,是两面三刀!是能力通天!三国终能一统!万离不开此人!
  • 二货小王爷

    二货小王爷

    一个胆小如鼠,只会吹牛打游戏的二货,突然被劈到了架空王朝,面对一个比女汉子还女汉子的大将军未婚妻,一个比狐狸还精明的母亲,还有一个只会做坏事不会做好事的好朋友,二货玩的转吗?
热门推荐
  • 空悲切之殇

    空悲切之殇

    我爱你,很认真的爱着你,但是,那只是曾经,我已经累了,再也爱不动了。。。。
  • 原来我们都不曾回头

    原来我们都不曾回头

    最难过的不是我们分开了,而是我们明明相爱,却要相识相爱相望再分离。就像白诺的名字,白白承诺。在我向你迈出99步的距离,最后一步飞蛾扑火,走向剧终!最后我们相爱且分离!
  • 最好的年华和你相遇

    最好的年华和你相遇

    如果,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你,我一定比你爱我还爱你……如果,有一天我们分手的时候,天会不会突然下起雨呢?
  • 诱惑狼的猎人

    诱惑狼的猎人

    “原来你喜欢这样的姿势。”跨坐在他身上,我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我是一个狼人,一个能够控制人们思想的异能者。妖孽般的身材和致命的诱惑,会让我看中的任何猎物窒息。“你错了,这才是我的最爱。”他将我压在身下,狂野的笑让我心悸。“宝贝,我才是主导者。”他笑得诡异。“因为我是猎人……”……
  • 一个打工仔

    一个打工仔

    第一次从山村出来的秦毅来到大城市中打工,保安、厨师、街头卖唱……他都干过,然而他却发现这个城市并不简单。钱不是那么好赚的。随着一个又一个人物的出现,秦毅的平静生活能否继续呢?
  • 五行异界之陈家三少

    五行异界之陈家三少

    这不是一个很久前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另一个世界的故事。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具有真魂,而这个世界的真魂,根据五行属性分为金木水火土。本故事讲述豪门天才少年,陈家三少一路披荆斩棘,主宰真魂世界的热血历程。
  • 盛世美颜之要男神or影帝

    盛世美颜之要男神or影帝

    她,洛氏集团千金,睡了一觉醒来,就被自己亲妈告知已经结婚了!好惊喜啊!可是她已经有男票了啊,这怎么办?亲妈:“那你把他给我带过来!”她无奈:“好吧,那我去找他”她带着希望去他家找他,可是他给的惊喜更大啊!灰心之际,她表示结婚就结婚呗!反正以后还能离,都OKヽ( ̄▽ ̄)?!一个月后她终于见到了她的老公,第二次见面,这个老公似乎有点不正常?...第N次见面,他这哪是有点,他这是非常,都已经病入膏肓了!***他,霍氏集团总裁,因听从父母之命娶了她,娶了她就要好好对她。但为什么他的情敌这么多,尤其是那个人,不止出现在她的梦里,还出现在他自己家里!最后,既然你不爱我,那我就成全你!他怒气冲冲的把她逼到墙角:“男神和影帝,你到底要谁?”可她接下来的话瞬间抚平了他。自从他结婚,他的助理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日常跪”!求助理内心的阴影面积:前一秒,我招谁惹谁了T^T?!后一秒,哼!我自己智商不够不行吗( ̄へ ̄)?
  • 葬尘

    葬尘

    如果过去无尽岁月,天地还能留下什么,是沧海桑田,还是星移斗转。记得一切,也忘了一切,万古岁月长河流淌,葬下无数红尘。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少年郎,过着平静的高中生涯,一场邂逅,一念而动,命运的齿轮却因此而改变…………
  • 九国帝师,神女妖娆

    九国帝师,神女妖娆

    一场预谋已久的灭门灾祸降临,霎时,申屠一门数千族众宿夜惨死,唯有申屠幼女一人逃出;杀戮过后,大黎国败国之兆突现,护国结界出现裂痕,至此,怪事尽出,群妖毕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