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08900000008

第8章 逼入绝境 (3)

如果说新闻集团的高管们不算软弱,那么他们一直都是以低调著称的。作为新闻集团大家庭的一员,即便你在这个大家庭中深受其他人的爱戴,你也要明白在新闻集团里只有一个父亲,他的地位是至高无上而又无法替代的。离开了这个父亲,也就谈不上这个大家庭的存在了。在新闻集团中,没有其他与之叫板的权力中心,甚至也没有什么高管要急迫地显露峥嵘。在这个公司里,所有的权力、行事作风甚至需求都同最高决策者至高的权力、行事作风和需求有关联。其他人都要为默多克的需要服务。这种特点和其他大型组织截然不同,因为在其他大公司里,你往往会看到尔虞我诈、各立山头的权力格局。

但是,在新闻集团内部你不会见到这种情况出现。大家唯一一次见过高管和默多克意见相左并坚持己见的情形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任福克斯影业和福克斯电视网老板的巴里·迪勒(Barry Diller)认为他应该得到公司更多的股份。默多克和巴里·迪勒两人都意识到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此就商定了巴里·迪勒离开新闻集团的条件。

彻宁之所以能在新闻集团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完全没有想要利用现有的条件让自己更成功。他是一个满足于年薪几百万美元的人,不过突然间彻宁随和的个性使他开始变得大受欢迎。

在媒体这个行业中,多年来吸引人们眼球的都是一些天文数字和大规模的扩张,而彻宁则给这个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宁静,也成为这个行业中的新楷模。很多超大型的媒体企业都愿意聘请善良、理性而且正常的家伙来管理日常业务,例如新闻集团的二把手彻宁,时代华纳公司的二把手、首席运营官兼总裁杰弗里·比克斯,迪士尼公司的二把手、总裁鲍勃·艾格。媒体行业中出现了一个二把手时代。

彻宁看起来像个演员,但是他长得太清秀、太温和了,因此成不了一个大明星。缺乏个性也让他很难脱颖而出。他不会与人有摩擦,性情平和,以他的个性而言,要做好这么大一个公司的二把手似乎都很难,充其量也就能当好一个超级打工仔而已。这几乎是所有人对他的评价,至少这是在彼得·彻宁将成为其他公司一把手的传言之前很多人的评价。

在约翰·马龙掀起轩然大波几个月之前,彻宁巩固住了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半年多以来,新闻集团里谣言满天飞,说彻宁将接替迪士尼公司想要提高自己退休金而闹得不受欢迎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当然这其中不乏彻宁自己对这个谣言推波助澜的因素。

迪士尼公司向彻宁抛出了橄榄枝,不论这确实是迪士尼公司想要挖角,还是彻宁自导自演的一出戏,现在压力都抛给了默多克。一旦彻宁离开,新闻集团除了拉克伦以外几乎就没有人可以接班了,这种情形很危险(对于很多像马龙一样的股东而言,即便默多克不说让人觉得不悦和奇怪的话,至少也给人一种专横家长的感觉)。如果彻宁一旦跳槽到迪士尼,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就意味着74岁高龄的默多克将会失去自己最倚重的心腹,也会让公司的市值大受影响,也许会使市值下降几十亿美元。如果彻宁离开新闻集团,他还有可能成为新闻集团的竞争对手。

彻宁1996年成为新闻集团的首席运营官之后,帮助默多克分担了公司的繁冗事务。公司大多数业务部门都直接向他报告,这样就给默多克这个首席执行官留下了很多空余时间,可以高瞻远瞩地为公司勾画未来。这是公司本应具有的合理架构,让首席执行官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宏伟的构想上,而让首席运营官负责处理公司的诸多内部事务。在彻宁的打理下,新闻集团的业务不再那么庞杂,节奏不再那么让人感到不安,未来也不再让人感到难以预测,或者说默多克的味道不再那么浓烈了。

彻宁坚持认为,这种管理风格不仅对新闻集团有好处,对默多克自己也有益处。新闻集团成为其他公司很好的一个伙伴,而非整日忙着收购别的公司。在最近五六年,默多克也不像从前那样备受争议了,在大家心目中他更像是一个年长的政治家。对于彻宁这样一个民主党人而言,偏保守的福克斯新闻网依旧让他觉得别扭。不过,在彻宁和新闻集团发言人加里·金斯伯格的协助下,默多克也一直在向民主党人传递着善意。

在华尔街,投资者对默多克总是心存戒备,但他们都很喜欢彻宁。2004年夏天,彻宁在新闻集团的合约就要到期了,而且他转投迪士尼公司的消息也传得沸沸扬扬。

彼得·彻宁扭转了局面,他的要求非常直接,他把自己的意图表达得很清楚,在他下一个4年的任期内,如果公司需要一个首席执行官的话,那他必须是不二的选择。

让彻宁感到恼怒的是,默多克还是倾向自己的长子拉克伦来当接班人,尽管当时拉克伦还不到30岁,也不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拉克伦在管理澳大利亚的业务期间(如果说澳大利亚的报业公司是新闻集团发祥地的话,那么目前和整个集团的主营业务关系已经不怎么密切了),还卷入了一桩糟糕的电信投资中。当时拉克伦和父亲的宿敌凯利·帕克的儿子杰米·帕克一起亏掉了10亿美元。不久之后,默多克就把儿子调到了纽约,让他主要负责《纽约邮报》。30多年来,《纽约邮报》虽然风光无限,但是一直亏损不断(一年要亏损高达5000万美元),是美国报业一艘怪异的旗舰。继续保留这份报纸根本不是出于什么商业目的,只是出于表达政治、商业观点并满足默多克的个人需要,不可否认,这份报纸在新闻集团中一直占据着特殊位置。

彻宁深知自己的权力基础已经巩固,因此他也有恃无恐、近乎公开地诋毁拉克伦。这种诋毁就像好莱坞拍摄的影片一样,表面上风平浪静,尽管对别人交代的事推诿扯皮、偷奸耍滑,但是看起来都彬彬有礼,相处的时候甚至显得很是融洽。可是你要被表面现象蒙蔽就太傻了,在暗地里大家都忙着钩心斗角。

彻宁拉拢了罗杰·艾尔斯,罗杰·艾尔斯掌控着福克斯新闻网,连默多克对他也畏惧三分。因为争权夺利和性格不投缘,彻宁和艾尔斯两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铁杆兄弟,彻宁这个人温文尔雅、精于权术,而艾尔斯则个性张扬、活力四射。他们两个人都觉得默多克家族的太子过于幼稚、软弱无能,不像他的父亲,而且还挡了他俩的路,因此在反对拉克伦的问题上两人是一拍即合。如果他俩都不让拉克伦继续晋升的话,那么拉克伦只能可怜巴巴地管理《纽约邮报》了,彻宁和艾尔斯根本没有把这份报纸放在眼里,因为它只不过是一份报纸,他俩甚至认为这份报纸在如此庞大的一个新闻帝国里都没有立足之地。

默多克明白,他必须在自己的左膀右臂和儿子之间作一个选择。

在这对父子之间,还有其他的摩擦。20世纪90年代末默多克的家族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98年默多克和前妻安娜分居,1999年默多克同邓文迪再婚,在同邓文迪结婚前家族在经历了离异风暴之后刚刚稍许平静了些,随着默多克再婚,整个家族的基石又动摇了。

当默多克1999年和安娜正式离婚时,安娜放弃应得的大部分财产,换取了默多克同意继续由年长子女控制新闻集团家族信托的权利,而且孩子的这种权利永远都不能改变。而在同邓文迪结婚并生了两个女儿后,迫于邓文迪的压力,默多克希望自己的3个孩子能够自愿同意邓文迪生育的孩子也能得到继承权。拉克伦和姐姐、弟弟对父亲与母亲离婚一事依旧耿耿于怀,因此并不想接受父亲的这种提议。

这些情感上的负担让默多克感到难以释怀。他总是会把情感上的压力转化为新的战略构想。

2005年春天,默多克的脑中又有了一个想法。默多克的脑子里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越是出人意料,目标越是宏伟,就越会改变现有格局并让他处于领跑者的地位。这些想法会改变现有格局,会让天下大乱,就像是休克疗法。这同时也是默多克解决自身麻烦不断的办法,他会改变游戏规则。他的举动是那么惊天动地,弄得别人只能被他牵着鼻子向前走。

或许是出于习惯,或许是出于强迫症,每隔10年左右,默多克就会让公司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大变革。这是一种剧变式的改革,一种扰乱公众视线的变革,一种强力变革,默多克感兴趣的东西别人也必须要跟着感兴趣。因为默多克改变了整个游戏规则,因此在新的游戏中占据上风的也必然是他。

眼下,默多克想要再一次力促改变游戏规则,并通过游戏规则的改变再次成为新闻界故事的主人公。

这样做能帮助他对付约翰·马龙,逼迫马龙来解决他所带来的麻烦。这样做也能帮助他对付彻宁,尽管在续签合同的问题上,他可能会对彻宁作出一些让步,也就是答应彻宁如果自己离开公司的话,会把一把手的位置交给他,但是默多克确信自己走了这一步棋的话,彻宁的羽翼也不一定会那么丰满,默多克孩子的势力也不至于那么软弱,下一次续签合同的时候,默多克家族就有更多讨价还价的能力,不会再按照现在的条件续约了。而且这也能帮助它解决家族的麻烦,在默多克看来,家族的麻烦就是继承权的问题。倘若如此的话,那么他一直都在创造新的遗产可供继承。默多克想要打造一份更大的产业,这实际上也是他一直以来在做的事情。

2005年春季的某一天,默多克和布鲁斯·瓦塞斯特恩共进午餐。瓦塞斯特恩经营着投资银行瑞德集团,他是20世纪80年代非常活跃的投资银行家之一。瓦塞斯特恩当时想试探一下能否从默多克这里拉到生意,于是就提到了道琼斯。当时要做成这笔生意并不可能,但是在另一方面,道琼斯的经营也是江河日下,而班克罗夫特的需求却在不断上升……也许中间会有机会……几乎每个人都知道默多克梦想收购道琼斯,如果你能让他得到道琼斯的话,那么你就有大生意做了。如果你了解一点儿和默多克做生意的经验,那么你就得散布一些流言蜚语,需要眉飞色舞地跟他讲述一些人际关系纠葛、攻守同盟的变化、如何利用别人的弱点以及常人想象不到的商机,即使你讲得有些夸张或是完全在编造故事也没有关系。

后来,克林顿总统的经济顾问、在多家董事会任职的弗农·乔丹也给默多克提了类似的建议。乔丹因为年龄原因被迫在克林顿任职还没有结束时就离开了白宫,他催促默多克说:“你把钱砸在桌子上就行了,班克罗夫特家族肯定会要的,他们家族就是一群想分钱想疯了的家伙。”

摩根大通的副董事长詹姆斯·李在向默多克推销道琼斯时也是不遗余力,詹姆斯·李知道默多克对道琼斯极感兴趣,他也清楚道琼斯存在着问题,因此在把这两个要素综合在一起时他是非常积极的。

同类推荐
  • 酒店营销一本通

    酒店营销一本通

    《酒店营销一本通》不仅介绍了阐述了酒店营销工作的岗位职责、岗位要求、管理技能,还通过25个经典案例,34个经验提醒,32个核心问题,19个工具表单,分享了作者多年来总结的实操技巧,让读者拥有酒店营销的真本领,从而实现酒店利润倍增。
  • 成功创业的300个常识

    成功创业的300个常识

    创业并不是传奇!书中的内容并不会让您头脑发热、热血沸腾,反而会让您趋于理性、冷静!它没有吹嘘种种创业的“宝典”和“圣经”,而是讲述可能导致创业失败甚至让创业者破产的种种可能和潜在隐患。它解决的问题是:在当下的中国,没有资本支撑也没有强大的后台,普通人如何避开陷阱、少走弯路、修正做事方法,从而走出“我想创业”的梦想,迈向“我能创业”的征程!是企业老板、门店经营者、草根创业者和不甘于打工者不可不读的创业实践宝典。
  • 腾讯传

    腾讯传

    著名财经作者吴晓波最新著作《腾讯传:1998-2012》微信自媒体“吴晓波频道”联合腾讯文学从2014年9月15日起持续连载,并在“吴晓波频道”发起独家预售。当市值超1500亿美金的互联网公司遇上中国财经界最冷静的一双眼睛,一个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正娓娓道来……
  • 跨越障碍:经理人最容易犯的21个错误

    跨越障碍:经理人最容易犯的21个错误

    在世界巨头公司逐渐将“猎场”扩展到全球的今天,中国企业管理者必然参与群雄逐鹿的竞争。然而中国传统经理人所存在的种种顽症往往成为竞争中的“短板”。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从顽症中走出,与世界巨头一争高下。成为当前经理人必须跨越的一道坎。本书正是针对国内传统经理人的“短板”,研究战略与执行、集权与授权、管人与用人、稳定与变革等矛盾关系的平衡,找出导致错误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肯建议,帮助经理人关注自身顽症,并逐渐消除“短板”增强企业竞争力。
  • 再造企业制度

    再造企业制度

    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用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用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节约又不讲效果。再创企业制度的目的,旨在应用经济学有关理论,通过确立物质和人力“两类资本并举”的产权观,科学界定人力资本产权,充分保障人力资本权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企业制度框架,实施“动态管理型”的产权制度安排、“三位一体”的分配制度安排和“有分有合”的人事与劳动制度安排。进而把用别的钱办别人的事,变为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
热门推荐
  • 查理九世之云中秘密

    查理九世之云中秘密

    DODO冒险队收到来自云中王国的求助信,踏上了奇妙的旅行,四季钥匙的消失和邪恶女巫的不见有什么关联?DODO冒险队究竟能不能找到四季钥匙和邪恶女巫呢?一切都是未知数······
  • 亡国之君三缺一

    亡国之君三缺一

    麻烦大了,陈小狼让神仙选中,去拯救历朝的亡国之君们……好吧,人生就此改变了……帝辛:你才是纣王!你才是暴君!秦始皇:大秦不是短命王朝!铁木真:那我勉强就算是中国人吧……刘邦:斩曹贼者,封王拜相!隋炀帝:朕,绝非昏君!李治:还我大明宫!武则天:怎么看朕也不是亡国之君……赵匡胤:不释兵权了,跟北辽打到底!朱元璋:给朕一把剑,朕要去亲自斩了李自成!崇祯:怪朕剿匪不力啊!光绪:其实朕觉得大清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袁世凯:我才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陈小狼:不如我称帝算了……
  • 悠长的告别

    悠长的告别

    布伦南一家刚刚从澳大利亚南部的塔斯马尼亚搬到北部的莫维伦巴。不同于常年干冷的南方,北方的这个小镇炎热多雨、湿气重重,遍地长着丰盛、高大的植物。一切看起来都生机勃勃,像是他们一家:父亲芬恩和母亲布丽姬特都有自己喜欢的工作,虽已年近中年(结婚十八年),有了两个儿子,却仍旧渴望着对方。全新的生活正要开始,小儿子托比却在自家后院意外溺亡。残酷的悲剧从此笼罩着全家,如影随形。每个人都像是被托比的死绊住了,陷在各自悲痛、内疚、怀疑和责备的孤塔中,难以自拔。根据作者亲身经历所写。这本书,她写了整整四十年。一部会深深陷入你骨髓里的小说:美丽,迷人又令人心碎。关于人生中那些让人无可奈何的缺憾所做的一次勇敢又温柔的探索。它打碎了你的心,又一点点用爱把它拼凑了完整。
  • 恋想悠悠别时圆

    恋想悠悠别时圆

    故事讲述了一个平凡女孩和一个大明星的爱情罗曼史,在相处过程中一对欢喜冤家慢慢地对彼此爱慕之情越来越深,最终天意弄人还是离别了。 树秋说:遇上你是我这辈子最不幸的事,昨天被当成贼、今天我的工作没有了,唯一的稻草都被打得七八烂....话还没说完,云溪深情款款地望着她说;你还有我,以后我养你就好,不论大事小事我都会负责到底,你要相信我。
  • 青楼掌柜

    青楼掌柜

    阎王满足某人三个愿望---长寿,有钱,有美女。于是,主角轮回转世,成了响当当的青楼掌柜,且看主角怎样带着MM走出新一片天地。目前每天10更。各位朋友可以多看看。请大家有什么意见都留在书评区,好的坏的都可以,来者不拒。或者加到这个群里面来。群号:110771300,110900727。验证的时候输主角名字就可以了最后,求收藏,订阅,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尊师敬业(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尊师敬业(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千年味道

    千年味道

    宁做盛世凡人,不做乱世英雄。兴,百姓安居乐乐业。乱,百姓颠沛流离。生活在战乱的人命如草芥,上午还活蹦乱跳,下午就一动不动,这可不是一动不动是王八拍摄的段子,而是被战乱祸害的再也不会动了,这样的事经常发生在两国边界,一会儿是赵国人,一会儿是齐国人,被逼无奈冒险游说诸侯联合纵横,成功之后相印在手,天下我有。七国之相,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唯独却奈何不了自己的妹妹……,苏烟才不管天下事,来到战国,吃的东西实在少得可怜,她撸起袖子,做出了一道道美食,天下纷争,与她无关,她只安心做个小厨娘,……
  • 无修之道

    无修之道

    莫言道,是无修。普通人?天才?那又怎样!ps:求收藏推荐,谢谢
  • 长平乐

    长平乐

    她本身身处孤岛无忧无虑的少女,她以为自己可以一辈子如此快乐的生活。直到父亲失踪,她才不得不在异姓兄长的帮助下,解开身世之谜,踏上复仇之路......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