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08900000064

第64章 后 记 报业大佬 (3)

我们不妨把这种心态称为一种躁动心结吧。他已经搞定福克斯了,也不能指望在这一块再有什么大的突破了。

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从很大程度上而言,也可以说是出于一种改善形象的动机。原先,世人对默多克的看法都是他偏执、好斗、粗鄙、聒噪、凶悍、粗心,而他希望世人认为他变得更高雅、更大度而且更细腻了。因此,他在寻找收购更好的公司。

还有人给出了另一种比较尖刻的解释,不过这种解释也很符合默多克的个性:如果收购了《华尔街日报》,那就成了一位受人敬仰的出版商,这也就等于羞辱了那些自鸣得意而且指责他的名人们。

但是,如果默多克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而去尝试收购《纽约时报》,那么他就过度贪婪了,这种尝试也太费钱了。

不过,从默多克的内心来讲,他是愿意这样做的。

对于他而言,生意机会依然存在,这些机会就像能够把他的奢望变为现实的催化剂。

在正式把《华尔街日报》收入囊中几周前的一天,默多克乘车去机场,传言美林证券公司遇到了大麻烦。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斯坦·奥尼尔刚刚被董事会解雇。默多克预料到美林证券公司经营上遭遇了危机,很有可能急需现金,因此不得不出售它所持有的彭博社20%的股份。在路上的一个小时里,默多克脑海中浮想联翩,他想象自己买入了这20%的股份(默多克心中是怀有一些奢望的,彭博社就是其中之一)。他至少在脑海中想象了一番,如果能插手彭博社,那么他就可以控制全球的金融资讯命脉了。不过在默多克的头脑中,这类经营管理上的奢望可不止这么一个,不过想想之后也就抛在脑后了。

新闻集团也曾擦出和雅虎网站联姻的火花,或者说几度和雅虎网站传出要联姻的消息。在新闻集团收购道琼斯进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在美国西海岸的彼得·彻宁则要和雅虎的首席执行官特里·塞梅尔(Terry Semel)商谈MySpace同雅虎的战略联盟(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彻宁为了分散大家对《华尔街日报》交易的过分关注而放出的烟幕弹)。可是,没过多久,特里·塞梅尔就被解雇了。新闻集团收购道琼斯成功之后,当时微软有意收购雅虎,经过一两天的酝酿,默多克让人刊登一篇文章。文章指出,只有在另一个世界里,新闻集团和微软公司在这一收购案中才会有共同利益。然而,世事难料。

同样,买下《华尔街日报》的做法也是冲动的行为。班氏家族一直表态不会出售《华尔街日报》,而默多克认为自己可以把它买下来,这种想法本来就是一种奢望。他认为以这么高的价格收购《华尔街日报》后还能赚钱也是一种奢望。如果新闻集团的股东对他的做法感到疑惑、不满,那就由他们去吧(对默多克持批评态度的人一直都有,默多克的态度是置若罔闻)。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是有长远考虑的,是为他77岁的时候考虑的。

默多克身边的心腹反复提醒他,要想买下《纽约时报》是非常不现实的。首先,这一动议会遇到监管层的阻挠;其次,《纽约时报》的大股东苏兹贝格家族肯定不会……另外,公众也会反对。尽管如此,这种奢望还是让默多克感到难以抗拒。对他而言,如果能买下《纽约时报》,自己就成了真命天子。这是因为《纽约时报》是报界王冠上的明珠,而默多克把自己视为最优秀的报业老板,他应该拥有这颗明珠。默多克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爱报纸的人,即便其他报业老板都另谋他路,他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呵护报纸。在默多克看来,《纽约时报》缺乏硬新闻、头版空洞无物、对自己品牌自吹自擂的做派都算不上大家风范。默多克认为自己才是报业的白衣骑士。

尽管在收购《华尔街日报》之后,默多克看起来像是一个宅心仁厚的报业老板,可他毕竟还是那个默多克。我就见过默多克在计算一堆数字,估算着收购《纽约时报》之后,它同《华尔街日报》在新闻编辑采写方面的整合效果,并且想象着《纽约时报》的员工集体辞职的场面。他也用典型的默多克思维方式想象着:如果他同意保留小阿瑟·苏兹贝格的职位,那么苏兹贝格家族就会同意他入主《纽约时报》,他也可以想办法让小阿瑟·苏兹贝格成为他手中的傀儡。

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后没多久,美国地产大亨、《芝加哥论坛报》萨姆·泽尔宣布出售纽约长岛的主流报纸《新闻日报》。萨姆·泽尔不久前刚刚买下《新闻日报》的母公司芝加哥论坛报集团。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默多克在苦等了30年之后,终于有机会可以让《新闻日报》和《纽约邮报》的业务进行整合。这样一来,默多克之前买下《纽约邮报》付出的代价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回报了。不过,默多克的态度还是有些迟疑,因为他对纽约长岛的地产和经济状况心存担忧。或者说默多克当时不想过多地考虑《纽约邮报》,因为还有别的事需要他去操心。

然而,默多克又不希望《新闻日报》落入纽约《每日新闻报》的老板莫蒂默·朱克曼手里,因为这会挤占《纽约邮报》的市场份额。在另一方面,默多克倒是不介意本部也设在纽约长岛的有线电视公司突然对报纸业务感兴趣,斥资把《新闻日报》给买下来。有线电视公司的老板是纽约的杜兰家族,这是纽约出了名的有钱但没脑子的家族之一。默多克的立场反反复复地在变化,帮他居中斡旋的是邓文迪的好友戴维·格芬。戴维·格芬之所以和萨姆·泽尔交好,是因为戴维·格芬对《洛杉矶时报》感兴趣。磋商看起来进展顺利,尽管洽购《新闻日报》会加大默多克将面临的监管障碍,不过他更深刻地认识到,在美国,《纽约时报》那种地地道道的全国大报的地位越发重要。

事实上,尽管有人把杜兰家族的成员称为傻富翁,但他们开出的价码却高得离谱。默多克对此并不在意,他认为杜兰家族最后会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的,对新闻集团构不成什么威胁。不过,在默多克脑海中可能出现的看法却是《纽约邮报》的地位也变得不如从前了,他认为可以把《纽约邮报》当成一个交换的棋子。这样一来,默多克原先钟爱的《纽约邮报》就地位不保了。默多克下了决心并用诡秘的商业手段和《纽约邮报》最大的竞争对手莫蒂默·朱克曼开始了谈判(一天下午,当采访完默多克之后,我无意间发现,在曼哈顿第六大道1211号新闻集团总部前,莫蒂默·朱克曼坐在一张长椅上等人)。所有筹码都摆到桌面上来谈了,默多克和莫蒂默·朱克曼之间有可能达成一项合作协议,也有可能把广告和销售收入捆绑到一起……这些可能性都会减轻《纽约邮报》依靠新闻集团的现金流压力,符合《纽约邮报》在默多克心中的定位(《华尔街日报》现在才是最得宠的),而且万一默多克想要竞购《纽约时报》,他所面临的监管阻力也会更小。

默多克眼前的世界是崭新的,而且日新月异。

不过,默多克眼中的世界还是那个世界。2008年秋天,默多克身边开明的高管和家人都能感觉到他对奥巴马的期待越来越强烈,金斯伯格说:“他会这样做的。”当年5月份的时候,默多克在参加一次会议的时候,这样评价奥巴马:“他就像人气飙升的明星一样,太棒了!”可是,自此以后,默多克的立场却开始变了,他认为奥巴马缺乏决心、性格脆弱而且立场不鲜明。

当别人提及默多克对民主党人士示好的最新表态时(2008年9月份的时候,我和默多克聊起了《名利场》杂志上刊登的他对奥巴马的称赞之词),默多克显然是不乐意的,而且他的说法和之前的表态完全不同。默多克其实并不是一个开明派人士!之前是谁下的这类断言?默多克从骨子里就是一个想要我行我素的人。

默多克有可能会把你捧上天,也有可能把你打入地狱。当年9月,《纽约邮报》表达了对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的支持。很多了解默多克性格的心腹再一次了解了这位媒体大亨的性格。他不会屈从于局势,他会去创造局势,他不愿当任何人的陪衬。

不过,与此同时,默多克也忍不住自言自语,约翰·麦凯恩年纪实在是……太大了。

2008年夏天,新闻集团的股价下挫到6年来的新低。新闻集团内的一些人士指出,收购道琼斯付出的代价并不是56亿美元,而是250亿美元的市值缩水。新闻集团独有的特点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一般而言,其他这样大规模的上市公司都不会是一言堂。默多克做成了有史以来最不像生意的一笔买卖,他让君主制在集团内重生,他想方设法地花钱实现了心中的梦想。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有些人生经历精彩耀眼,有些经历则让人捉摸不透。

2008年8月,本来默多克是要在新闻集团接受华尔街分析师们关于季度赢利的采访的,不过他和家人到北京看了奥运会。默多克在中国享受着很高的礼遇,估计也处在他自己人生最得意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就像正义的化身,无往而不胜。因为长途飞行,默多克需要好几天才能把时差倒过来,因此脾气也变得格外焦躁易怒。他典型的特点就是自命不凡,言行暴戾,不会耐心去听任何人说话。

这一次和华尔街分析师之间的电话会议极具默多克的招牌式风格。他拒绝为这次会议作准备,也不愿听从任何人的建议。在和华尔街分析师以及世界各地的投资人进行沟通的时候,他明显心不在焉,他的脑子里还在想着更有意思的事,对每个提问都显得很不耐烦,甚至还打断彻宁的发言。他的表现糟糕透顶,使得新闻集团的股价又重挫了7%。这一次,连他身旁最忠诚的亲信都为之愤怒了。

不过,甭管你嘴里骂骂咧咧地说些什么,他的行为再一次向你宣告:

游戏接着该怎么玩,还得由他说了算。

同类推荐
  • 稻盛和夫为何能不断成功

    稻盛和夫为何能不断成功

    作为当今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是持续的和惊人的。一直以来,他的哲学思想和经营理念都被人们奉为圭臬。本书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对稻盛和夫成功法则的清晰解读,而且用翔实的资料告诉读者,稻盛和夫是如何从他的精神导师西乡隆盛那里继承了“敬天爱人”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经营哲学和人生哲学。稻盛和夫在刷新自己传奇人生的同时,也在以自己的理念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而这些对于所有渴望成功的企业家和企业员工来说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 广告销售老鸟成长记

    广告销售老鸟成长记

    优秀的广告销售人员与一般的广告销售人员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善于提问和聆听,后者习惯喋喋不休地推荐广告投放方案。所以,要想成为广告销售高手(老鸟),不只要学习销售技巧和谈判技巧,更要学习提问与聆听的技巧,即是否善于闭上我们的“鸟嘴”。作者研究了几千个案例,涉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户外、直邮、电梯、网络等各种媒体,结合切身实践及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总结出提问与聆听的三个套路和六个技巧,对广大广告销售从业人员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本次修订根据广告销售发展形势进行了一些更新,使之更适合现在的实际情况。
  • 世界顶级企业人力资源经典模式

    世界顶级企业人力资源经典模式

    本书展示了目前国际上最成功企业正在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内容将对管理最新趋势的概括与世界500强企业的深层实践相结合。
  • 私营公司全面制胜的22条底线

    私营公司全面制胜的22条底线

    一套让你受益匪浅的经商底线术。任何一个公司都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利润,但无论是在经营之始,还是在经营之中,往往都是一段美妙的设想。所以有的选择“抢先登陆”,总想一下子赚一大把钱,殊不知,由于求胜心切,结果碰得头破血流;有的谨小慎微,总是打不出一张好牌,结果眼睁睁地望着别人大丰收。其实不管你做什么样的生意,只要盘算清楚自己可以攻守的底线,就可以立即果敢出击,扑向自己赚钱的目标!
  • 客房管理

    客房管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客房产品的概念、种类及设计,客房部的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管理,客房价格决策和经营效益分析,客房预订与销售管理,客房对客服务与客服清洁保养及管理等。
热门推荐
  • 天价宠婚:霍总的小娇妻

    天价宠婚:霍总的小娇妻

    不知道年雅璇真实身份的时候,樾城霍少:“来人!把这个女人给我丢出上阳商场!”“来人!把这个女人给我扔进大海里!”“来人!把这个女人给我活埋!”某助理小声哔哔:“霍总,您要活埋的女人,是……夫人。”霍凌沉一记阴冷的目光扫过去,一脚踹到助理腿上,“滚去工地搬砖!”不早说,耽误他宠妻大事!当他知道那个女人是他受法律保护的妻子,从此对她宠宠宠!当樾城所有人都知道年雅璇是霍凌沉妻子并对她宠之入骨的那一天,他们却离婚了……
  • 便宜大师兄

    便宜大师兄

    白南穿越到了一个武者众多,妖兽横行的世界。凭借穿越带来的一本《名侦探柯南》,换来了二流势力青云门首席弟子的位置。迟到了三年的系统,终究还是来了。白南:“虽然我这个上品圣体是冒充的,但我有系统加持,修炼起来比上品圣体还要凶好不好。”
  • 网游之枪神纵横天下

    网游之枪神纵横天下

    手枪步枪冲锋枪;冰弹炎弹核子弹;神级神器神技术;秒人秒怪秒军团;他是枪神无法超越纵横天下唯我独尊
  • 舆商:企业如何应对舆论

    舆商:企业如何应对舆论

    新的媒体传播形式正在崛起,信息环境正在由单一的权威发布向“众声喧哗”的舆论场转变,企业面对的舆论环境正变得越来越不可控。企业如何避免被汹涌的舆论“灼伤”?又如何利用自发的口碑传播来提升自己的品牌?
  • 清胤

    清胤

    一个是清冷孤傲的冰冷少年,一个是沉稳内敛的琼华弟子。他们的相遇,是缘还是劫?百里清萧VS慕容紫英(紫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叔文的世界

    叔文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惆怅,转身到另一个世界享受阳光。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穿梭在不同的世界中,学会享受在不同世界的自己。
  • 穿越1987

    穿越1987

    为革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保健操开始,闭眼。那年白云悠悠,水草青青,鸟儿不轻易自尽。那天,看到女老师徐雅楠出现,我震惊了。
  • 国民影后成长记

    国民影后成长记

    一个冷峻如斯的商界巨子,甘为心上人弃商从医;一个固执隐忍的多年替身,一朝成长为国民影后。有一天,他们结婚了。一场意外,让两个最熟悉的陌生人睡在一张床上。司御沉娶苏小晚,因为责任;苏小晚嫁司御沉,因为爱情。他是她的姐夫,是她此生难断的缘;她是他的妹妹,是他藏在心底的眷念。
  • 皇后娘娘是财迷

    皇后娘娘是财迷

    南宫羽亲率数十万大军攻城略地,冲冠一怒,只为夺回红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