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08900000030

第30章 华尔街弄潮儿 (4)

华纳的激烈反应似乎暗示着默多克比想象中的还要强大。毕竟当时谁也说不清楚默多克能否凑齐资金成功地收购华纳。但是由于史蒂芬·罗斯为了应对危机而与他人达成一项协议,结果让默多克在16年后成了最终的赢家。史蒂芬·罗斯的做法是用华纳19%的股份交换另一家小型媒体集团克里斯–科拉福特旗下一家全国性电视台42.5%的股份,而默多克在2000年买下了这家电视台。

由于外国公民不能拥有美国电视台20%以上的股份,因此与克里斯–科拉福特公司的交易使默多克未能收购华纳。(不过史蒂芬·罗斯没有想到的是,默多克后来加入了美国国籍,并在2000年收购了这家公司。)

默多克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指控华纳“获取非法利益”,因为倘若他放弃收购华纳的努力,那么包括他手中持有的华纳股票都会大跌,这与当时另外一桩起诉华纳高层通过不正当方式投资纽约一家剧院的指控不谋而合。但是,华纳立即反戈一击,声称默多克才是真正的入侵者。史蒂夫·罗斯这位曾经营过殡仪馆和停车场业务的人也不简单,一直有人传言他和黑道有牵连,这一次他成功地将默多克的形象刻画成一个利欲熏心的暴发户。无独有偶,当时伦敦《泰晤士报》总编哈里·埃文斯(默多克让他丢掉了饭碗)出版了一本名为《好时代,坏时代》(Good Times, Bad Times)的书,书中将默多克描述成一个道德败坏、奸诈、无情的家伙,后来哈里·埃文斯还被罗斯聘为华纳公司专门打击默多克的宣传小组成员。

当然,默多克也有自己的宣传小组,包括他最青睐的原《纽约邮报》记者史蒂夫·邓利维,此人对史蒂芬·罗斯以及华纳公司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甚至找到史蒂芬·罗斯曾就读的哥伦比亚预科学校的老校长,询问史蒂芬·罗斯在校时的学习成绩。

最终,华纳公司实在无法忍受,于1984年用高价买下了默多克手中持有的华纳股份,并给了他4000万美元的分红,让他离华纳公司远远的,这也成为20世纪80年代商界的一桩传奇故事。

毫无疑问,默多克喜欢参与这样的商业游戏。不管是和人竞争还是赚入钞票,他都很喜欢,更不用说打开知名度了。他的形象已经从简单的媒体经营者转变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国际金融大亨。更重要的是,他能将资金运用自如。

两个月后他再次采用了这种办法。在银行财团的支持下,他开始准备收购时代集团旗下的一家造纸公司圣里杰斯。这家造纸公司是时代集团在10年前收购的,后来因经营不善成为时代集团的负担。但是默多克的真正目标并不在这家造纸公司上,他真正感兴趣的是像梭鱼一样快速游动的商业机遇。造纸公司为了避开默多克的追堵,不得不将自己迅速出售给另一家大公司,默多克从出售造纸公司股票中又获得3700万美元的收益。到目前为止,默多克从商业投机中获得的收入要多于他从媒体实业中获得的收入。

默多克变得越来越擅长此道,要成为一个出色的收购者,不仅要有应对困境的办法,也要有挑战风险的勇气,还要有迅速作出判断的能力。而且,你不能因为担心遭人憎恨就放弃自己的目标。上述默多克的两桩被视为“讹诈”的收购举动让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臭名昭著。在“讹诈”的风声过去后,他又被视为粗暴的金融诡术者。但是,同《华尔街日报》当年最热衷于报道的枭雄人物(如卡尔·伊坎、T·布恩·皮肯斯、罗纳德·佩雷尔曼、艾什·阿德尔曼等)相比,默多克的负罪感更强烈一些。

对于默多克来说,真正拥有某样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尽管很快赚一大笔钱和同人竞争让他着迷,但他的骨子里还是一个守业者。他的父亲没有拥有很多实业,但他拥有。他是一个内心很传统的人,是一个唯资产论者而非唯资本论者。他想在自己拥有的实业世界中行走,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他希望可以向自己的母亲解释清楚自己所做的工作,因为他的母亲并不明白什么是金融投资。更重要的是,他对拥有太多的金钱并不感兴趣。如果让他选择挥金如土的生活还是收购报纸,他肯定会选择后者。

但是,正如上述卡尔·伊坎、T·布恩·皮肯斯、罗纳德·佩雷尔曼、艾什·阿德尔曼等人一样,默多克也明白,眼下正是行动的时候(默多克在与华纳交手后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他没有拟定什么远大的10年规划,他遵循的原则就是机会,机会在哪里他就去哪里),而且这些行动必须持续下去。此外,默多克还有一个其他商人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他并不担心将来,而且他依靠自己的直觉做事。

1984年年底,也就是默多克接管《阿德莱德新闻报》31年后、搬到纽约的10年后,他开始进行人生中最大的一桩收购计划。他要花费3.5亿美元收购一家报道各种行业信息的杂志。现在这家杂志已经成为了航空领域和旅游行业最著名的杂志。如果你想租借一架服役6年的波音767飞机,或者在仲夏预定亚特兰大酒店的打折房间,你可以从默多克亲自担任主编的《航空日报》和《酒店及旅行信息索引》杂志中获得你想知道的信息。

这桩看似不可能的收购案其实有很多亮点,它吸引了众多目光,可以说是出版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桩收购案。杂志所有人比尔·齐夫与默多克一样,大约30年前继承了父业,通过多年经营把它建成了一个出版集团,而且重塑了广告业。比尔·齐夫的理念很与众不同,主要是瞄准特定的读者群,除了上述杂志以外,他旗下的杂志还有《现代新娘》、《大众摄影》、《游艇》、《名车志》等。那么,比尔·齐夫为什么要出售这些畅销杂志呢?这种做法在媒体界并不常见,理由只有一个:他快去世了,无力再经营下去。

这桩收购案的规模太大了,默多克一个人无力承担(这也说明他为何当年没能成功收购华纳)。因此他竞购行业信息杂志,而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则买下了其他针对特定消费群体的杂志(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当年不计后果地进军报刊领域),共花费3.625亿美元。

这种频繁的大规模的竞购也为后来的大桩收购案开辟了一条渠道。后来的5年间,许多大媒体公司都以这种方式易主。你也不用等到自己快去世了才出售资产,所有人都在以此为生。(完成对比尔·齐夫旗下杂志收购的几个月后,默多克在一次搭乘飞机去棕榈滩时发现,一名年轻女子热情地走向了精神矍铄、皮肤黝黑的比尔·齐夫的怀抱。比尔·齐夫后来又活了21年才去世。)

默多克掀起了媒体收购的热潮,现在他自己就处在媒体旋涡的中心(任何准备出售的媒体公司都会第一时间通知默多克,他成了投资银行的宠儿)。他对比尔·齐夫的公司倾注了巨大的热情,花费了3.5亿美元的资金来收购商业杂志,造成了重磅炸弹般的结果,却未料到这也造成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市场上到处都是急于收购和出售的人,有人出售公司只是为了马上去收购另一家公司。眼下的媒体行业俨然成了一个投机风行的行业。实际上,默多克可以把收购的比尔·齐夫的杂志以较高的价格转让出去,就像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从这笔生意中大赚了一票并帮助自己朝着电影业进军一样。

1985年的时候,默多克仍把重心放在报纸上。他有2/3的时间花在经营报纸上,这其中又有一半的时间花在报道策划、安排头版新闻、提高发行量、钩心斗角和招聘编辑上。不过,即使当时他有足够的资金,也没有足够多的报纸供他收购。

因此,默多克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了电视台。

电视台成为默多克的目标,其中的一个原因与他的澳大利亚国籍有关。由于外国人不能拥有美国电视台20%以上的股份,因此收购电视台的目标一直让默多克难以企及。他对电视节目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他对电视台的投资回报很感兴趣。澳大利亚电视台的第10频道就是他的一个赢利大户。早在1977年收购了《纽约邮报》和《纽约杂志》后,他就咨询了Squadron,Ellenoff,Plesent and Lehrer律所的律师,作为一个外国人应该如何在美国收购电视台。但是,当时政府规定严格,除非默多克加入美国国籍,否则律师们也毫无办法。而当时唯一的障碍就是他母亲反对他加入美国国籍。

默多克盯上的另一个目标是在美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收费电视台HBO。默多克自己对技术有一种孩童般的崇敬,对于技术革新他既无实践经验也无知识积累。然而,有一样东西仍然吸引了他的眼球,那就是HBO的发展前景,尽管有线电视网这项新技术在当时并没有引起默多克的注意。

由时代集团1972年创立的HBO很符合他的兴趣,因为它虽然是美国的电视台,但并非传统的电视台,而且外国人也可以拥有。此外,HBO可以通过卫星传送到千家万户,卫星的概念也吸引了默多克。他喜欢这种超越国界的事物,可以不受任何政治和法规的管制。

HBO当时每天循环播放好莱坞电影。默多克脑中想的计划是:从电影制片商手中买下电影播放权,再把它加价卖给其他公司。这实质上是在作交易,而非在制作节目。

默多克自然而然地想到,如果收购了拥有这么多电影的电视频道,那么他就掌握了一个电影库。如果他能拥有这些电影的版权,那么他也能成为电影圈的重量级人物了。为了体会默多克当时的心境,我们有必要了解默多克缺乏在电影界投资远见的实际情况。当年,他2/3的精力还用在经营报纸上,完全没考虑过离他9000英里远的好莱坞跟他会有什么关系。如果稍有空闲,那么他考虑的是该怎样确保收购到更多的报纸。

当默多克买下20世纪福克斯公司时,没有人比默多克更不适合在好莱坞发展了。他的性情和经历与好莱坞所推崇的奢华、性感、懒散、穿着暴露的做法都大相径庭。

不过,他仍与其他商人一样参与着好莱坞游戏,可能是因为虽然他对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不感兴趣,但他对金钱感兴趣。

默多克从房产大亨马文·戴维斯(Marvin Davis)手中买下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50%的股份(马文·戴维斯当年从大宗商品交易商和金融投机商马克·里奇手里买下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股份,后来马克·里奇为了躲避51项欺诈和逃税罪名潜逃到了瑞士,直到18年后克林顿政府时期才被撤销指控)。马文·戴维斯1981年花费了1.16亿美元从里奇手中买下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股份,并在1984年以2.5亿美元的价格转卖给了默多克。

默多克可能是第一个不是因为对电影、明星、娱乐感兴趣而进入好莱坞的商人。而他的新合作伙伴马文·戴维斯却是典型的热衷好莱坞娱乐的商人,他大腹便便而且在意明星光环,这让默多克感到十分不满。

默多克在美国本来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网,但他却总能与其他投资商保持联系。到美国10年后,他逐渐认识了美国媒体界的所有投资商。这也是他对商界本质的一个新理解。他很早就是一个社交高手。他参加了各种俱乐部、高尔夫联谊等社交活动,虽然他对此并无兴趣,但是只要与做生意有关的事他都会去做。虽然他认为人际交往、社交礼仪其实是对商业活动的束缚,但是他也不得不参加这些社交活动(这一做法有时将那些新闯入者隔绝在外)。

他对迅速结交自己所需要的达人很感兴趣。

这其中包括美国媒体国际集团的董事长约翰·克鲁吉,他旗下拥有美国为数最多的独立电视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默多克没有朋友,也不喜欢根据是否意气相投来判断他人,因而他能够与也没有什么朋友的约翰·克鲁吉相处融洽。此人是发家很早的媒体巨鳄,专横武断,却以传奇式的方式收购了其他股东的股份,建立了美国媒体国际集团,这也使得他成为媒体界的第一个亿万富豪。(当67岁的约翰·克鲁吉迎娶他的第3任妻子、32岁的安妮时,安娜是当时的伴娘。)

1985年3月默多克答应以高价收购约翰·克鲁吉旗下的6家电视台,当时的收购价几乎达到了当时电视台平均收购价的2倍。而这么高的收购价也重塑了一个新的时代,默多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相继收购了20世纪福克斯电视台和多家电视台,使他从一个平面媒体老板晋升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大亨。

随着电视台收购案的完成,各种各样激烈的矛盾和利益纠纷也相继出现,这些矛盾足以把大多数公司摧毁,不过新闻集团不同于其他公司。默多克总能把公司危机化解为个人危机,他自己能够容忍那些矛盾和纠纷。

收购约翰·克鲁吉的电视台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也需要独到的眼光,这也使得20世纪80年代的收购案就像球赛一样精彩。你不能忽视这些收购案的重要性,如果默多克取得成功,那么他将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势者之一;如果他失败,他将无路可退。

同类推荐
  • 特许连锁召盟战略

    特许连锁召盟战略

    该书分为十一章,内容包括做一名合格的特许人,特许连锁经营体系可行性分析,拓展特许连锁经营体系步骤,拓展特许连锁经营体系的规则等。
  • 中兴通讯:全面分散企业风险的中庸之道

    中兴通讯:全面分散企业风险的中庸之道

    拿在您手中的这本书,不是关于一个企业的案例,从某种意义上,我建议您把往下的阅读,当做寻找我们这个时代中国企业哲学根基的开始。 中兴,一家位于深圳的通信企业,在它的同城兄弟——华为的神秘光芒笼罩之下,除了通信圈和证券界,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我作为一名经管类图书编辑,也是在编辑本书的姊妹篇《华为真相》时才了解到,无论是在每一个产品线上,还是在国内和海外的征战中,中兴都是华为的强劲对手。
  • 餐饮店就该这样管

    餐饮店就该这样管

    《餐饮店就该这样管》从当今餐饮市场的实情出发,浓缩作者实战精华,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翔实的案例,揭秘多家成功餐饮店的经营绝招,并有针对性地做出诊断、形成制度、设置流程,让广大餐饮管理者能够拿来即用,全方位提升管理效率。
  • 公司的坏话

    公司的坏话

    公司的坏话,说什么?简言之:公司八卦。加点儿修饰:有深度的公司八卦。明星八卦太多了,有些八卦的幕后推手还是明星自己,这样的八卦缺乏诚意;著名企业家的八卦也不少,有的是抹了粉的励志小说,有的是道听途说张冠李戴的激情演绎,这样的八卦是口水消费,缺乏建设性。公司的八卦不同,一家公司的故事,不论是属下匍匐在地的马屁文化,还是揪出公司无间杀手,从高管辛苦而不叫座的个人形象塑造,到问题重重的二代接班,那些让企业家和高管们睡不着觉的事,在任何一家公司,都可能正在上演。
  • 柳传志何以成大事

    柳传志何以成大事

    在叙述的条理性上,本书将柳传志的全部管理思想分为“企业战略”、“决策制定”、“人员管理”、“品牌塑造”等十大方面,分门别类地为您进行细致地疏通和整理,让您能够更有效率地吸收柳传志管理思想中的精华。最后,愿本书可以帮助您站在柳传志这样的巨人的肩膀上并且更进一步,早日成就辉煌的事业。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霸道小火凰

    穿越之霸道小火凰

    一朝穿越成凰,某女表示,这真心让人不爽。但是,看着她目前的所谓主人,一个萌萌的小正太。好吧,一切都可以忍受。一开始吧,她也只是想让他早一点儿变得强大,然后她就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弄到这个世界来。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似乎有些东西,正在发生着改变……
  • 蝴蝶路过谁的梦

    蝴蝶路过谁的梦

    蝴蝶匆匆飞过,留下了她曾出现过的痕迹,可是午夜梦回,却再也寻不会她的身影。有时,一时的过错,会成为一生的错过。一段手链引发的爱情,最终败给了阴谋,蓦然回首,才发现那人一直在灯火阑珊处等着自己。也许,最好的选择莫过于一个自己爱也爱自己的人。不再犹豫,不再徘徊,因为有他……
  • 兽王三国

    兽王三国

    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西凉‘猛虎’董卓!幽州‘老牛’公孙瓒!冀州‘老鼠’袁绍!兖州‘毒蛇’曹操!江东‘烈马’孙坚!流浪‘鸡仔’刘备!荆州‘兔子’刘表……主角?‘蠢猪’……袁术是也。万兽齐鸣,鹿之天下,究竟花落谁家?一切尽在书中!完本有保障,请各位书友放心阅读。(有人和我说简介写的不好,这个我真不太会,随意改了一下,就这样吧!)
  • 海贼之世界核平

    海贼之世界核平

    若白神奇的卵穿来到海贼世界并成为文斯莫克家族长子……——“什么?这位小姐,你也是穿越者?”——“是吖!怎么?”——“要不……处处cp?”——“……”……得到武器果实血统因子和武器制造图纸……然后若白的旅程便开始了!冥王主炮?!天际浩劫?!反物质湮灭炮?!——“凯多,这发核弹吃的可还爽?”……『这是一个奇妙的旅行,欢迎上船!』(????)‥?
  • 腹黑加逗比:校草的心机丫头

    腹黑加逗比:校草的心机丫头

    家长的决定,让沐夕染和腹黑的校草夜皓勋同居,而后,爱情种子在两人心里生根发芽……他们的爱会有裂痕吗?
  • 闪婚老公

    闪婚老公

    他叫纪默,我叫古丹。寂寞,孤单…纪先生说:“当寂寞遇到孤单,你是我心痒难耐的麻烦。”给彩礼送房子讨外债,打前夫整公公斗小妹。爽歪。到头来我还要叫敌人一声姐姐?作死!我倒在血泊里,神志涣散地听到男人痛苦地呢喃:“我的儿子没了。”原来天上掉下来的永远都不会是诱人的馅饼,而是,我穷尽一生也爬不上来的陷阱。
  • 小女子穿越记

    小女子穿越记

    [花雨授权]六个女生来自现代性格迥异的女生,自蓝恩学院的神秘喷水池里穿越之后,落到这个她们完全不熟悉的年代里。不但没有客死异乡,甚至还遇见了各种美男子!那么,就拐个古代男友回现代吧!
  • 爱似玄

    爱似玄

    路上结识闺蜜,说走就走的旅行,中途遇外,从此转变
  • 创业其实并不难

    创业其实并不难

    创业是青年人的梦想,创业是有志者的目标。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市场要繁荣,所有这些都有赖于我们大家的敢想、敢干、敢创业。我们这个时代是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要求有志于实现人生价值的人都应培养创业精神,树立创业的志向。在这个变革的社会中,要想实现人身价值,只有适应社会的发展,创造自己的事业,才能把个体融于发展的社会进步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生的价值。今天,知识经济的暖流已经浸润进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创业提供了条件,也为创业拓宽了广阔的道路。
  • 裘莎的世界

    裘莎的世界

    这是一本养成文。讲述女主慢慢变强变大的文,直到屹立到世界顶端!经历了风风雨雨,我们已经变成了翱翔于九州的雄鹰,无畏将来,无俱往昔。让我们所向披靡!向前走去……别人都说∶“没有伞的孩子要努力奔跑!”我们不可以躲在屋檐乘凉,要勇往直前……